「时间并无形状;有时候,我连自己的记忆都觉得不真实,感觉像是一些凭空臆想出来的东西。」

时
间,对于一个人而言,究竟有什么意义?当代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透过探索自身过往,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他回溯自己童年时的记忆,从中汲取灵感,凭借艺术创作穿越时空,将过去的想象,投射到当下与未来的世界之中。终其事业生涯,阿尔轩醉心研究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日常物品,想象这些对象在未来的某一刻,成为「出土文物」时的模样。阿尔轩曾为阿迪达斯Originals系列创作一套名为《时光沙漏:往昔》的微电影,在电影中,他表示自己会不时回顾过去,在「童年的生活点滴中取材,将它们重新塑造」。
阿尔轩的大部份艺术作品,均源自他的个人体验与回忆。他将旧物品重新演绎,将它们变成为看似已有数百年历史、尘封已久的出土文物,成品一脱怀旧气息,以历史映像未来,为日常物品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根据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史蒂芬・马蒂乔(Steven Matijcio)在《虚构考古》(Fictional Archaeology)书中所述,阿尔轩的杰作让「二十一世纪的人能够同时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穿梭」。
骤眼看去,阿尔轩的《黄铁矿亚硒酸盐熊 (大)》似是孩子们挚爱的小熊玩偶;实际上,这只小熊以黄铁矿、亚硒酸盐、晶石和石膏制成,散发出一种不自然的别扭感。本作令人感到熟悉又陌生——泰迪熊曾是许多人的儿时好友,如今,我们早就将它抛诸脑后,遗弃在不起眼的一角。这件独一无二的作品于2017年面世,却彷如拥有多年历史的古老遗物。

「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如何令人们脱离当下,穿越时空。」
阿尔轩十分关注流行文化,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深得大众共鸣的物品,将它们加以改造,化身为多个世纪前的文物。他以稍纵即逝的「当下」为出发点,为自身创作虚构了未来的考古发现与它的远古起源,展现出丰富的二元面向。
艺术家马克・奎因为阿尔轩的著作《虚构考古》(贝浩登画廊及Editions Dilecta出版,2015年)撰写序言,在书中表示:「所有的艺术都是一场时空旅程,带领我们与现世的人和尚未出生的人互相交流」。根据奎因所述,阿尔轩「让我们体验到某种恐怖的快感:多个世纪以后的人会如何看待我们所身处的时代?」。
Time Travel Encouraged: Daniel Arsham’s Studio in the Year 3019
「透过阿尔轩的创作,我们可以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外,窥探每个人终将面对的生命无常与人世沧桑。没有什么比能够借他人之手体验死亡、还能绝地逢生更刺激的事了。」
除此以外,阿尔轩亦与《Vogue》时尚杂志上的国际时尚生活品牌紧密合作,打造联乘作品,如迪奥、保时捷、阿迪达斯和宝可梦等,深入探索他的「虚构考古」理念。制作奢侈品、时尚和玩具精品时,阿尔轩会透过时间的失真滤镜,在作品中映像出当代生活的剪影,将这些「未来的遗物」(future relic)与当下时空拉开距离。2019年,阿尔轩以月光石、石英和硬式石膏,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时尚生活杂志《Vogue》换上全新面貌。这件大型VOGUE时尚杂志雕塑高121.9公分,外型俨如一尊石碑,以纪念时人遗下的深厚文化传统与遗产。经过阿尔轩的精心巧制,这本「杂志」脱下了原本的高尚品味象征,摇身一变,成为备受尊崇的文化传承之宝。
马蒂乔曾在《虚构考古》中提出一个问题:「为何世界各地的社会民族,最终都要保存及尊敬自身的文化遗产?」他在书中如此回答:「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文物都是我们的一部分,见证了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以自身作为本位的重要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