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7
  • 117

南宋 龍泉官青釉鬲式爐 |

估價
6,000,000 - 8,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13.5 公分,5 1/4 英寸

來源

艾弗瑞.克拉克伉儷收藏
倫敦蘇富比1975年3月25日,編號58
Robert Barron 收藏
紐約佳士得2005年3月30日,編號321

展覽

《Celadon Wares》,東方陶瓷學會,倫敦,1947年,編號13,圖版9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Exhibition of Ju and Kuan Wares: Imperial Wares of the Sung Dynasty, Related Wares and Derivatives of Later Date》,倫敦,1952年,編號94
《Art of China and Japan》,亨茨維爾美術館,亨茨維爾,1977年,頁26,編號46
《Ceramics: The Chinese Legacy》,The Dixon Gallery and Gardens,曼非斯,1984年,頁15,編號10
《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 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新奧爾良藝術博物館,新奧爾良,2000年,編號57

出版

B. Gray,〈Chinese Porcelain and Pottery: Some Pieces in the Collection of Mrs. Alfred Clarke [sic]〉,《The Connoisseur》,1953年4月,頁21:X

Condition

整體品相良好。如圖錄所示,一足見日本金繕修補。足部及棱邊見細小磕痕,應為窰燒瑕疵。器面輕微磨,屬正常。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鬲式爐造形雅秀,釉色瑩潤,乃龍泉青瓷登峰之作,盡顯南宋美學菁粹。 北宋末年,女真大金攻入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室南遷,1135年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是時文藝發展甚為蓬勃,為供應南宋朝廷所需用器,南方製瓷工藝突飛猛進,前所未見,龍泉窰即為其中顯例。龍泉窰位於龍泉縣,以大窰為中心,燒造之器多為文紳、顯貴及朝廷所用,質精雅緻,尤以胎質、造形、做工為尚。龍泉瓷匠致力精進工藝,以臻完美,製器過程,不論煉土、塑形、施釉、燒造,處處精確嫻熟,成品典雅雋美,釉色青麗,亮澤如玉,一如本品。

南宋龍泉窰發展興盛,所造青瓷各色紛呈,此件鬲式爐釉色青中帶藍,釉厚乳潤,開片疏朗,近類杭州西南郊壇下官窰瓷。朱伯謙,《龍泉窰青瓷》,台北,1998年,頁37-39,論及此類開片青瓷應約造於1200年左右,其出土殘片可見於此時期龍泉窰遺址,如大窰地區的嶴底窰、溪口縣的瓦窰垟、骷髏灣、李家山窰址(見《宋官窰特展》,台北,1989年,頁30)。朱氏述及,龍泉窰開片青瓷可分為二類,其一胎骨色淺,如本品,另者胎深色黑。

宋瓷風雅,雋永悠長,呼應當朝文仕階級之品味,與前朝大唐富麗風格迥異,宋代美學發展於南宋達到巔峰,當朝器物多為素淨無紋,簡約內斂,造形端秀典雅,常取材高古玉器、青銅器。本品造形可溯自商周青銅鬲鼎,用於祭祀,為烹煮小米之禮器。龍泉窰鬲式爐數量甚豐,然罕見如本品之開片青釉者。參考一件龍泉窰鬲式爐,釉色乳黃,開片密布,出自 Sekido 家族舊藏,2014年9月18/19日售於紐約佳士得,編號745。

比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相類鬲式爐,斷為官窰,錄於《故宮藏瓷:南宋官窰》,香港,1962年,圖版19;並參考郊壇下遺址出土一件殘器,經修復後錄於《南宋官窰》,北京,1996年,圖版XX,編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