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3
吳冠中 | 海南島木棉林
估價
4,000,000 - 6,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吳冠中
- 海南島木棉林
- 一九六〇年作
- 油畫木板
- 46 x 61 cm; 18 ⅛ x 24 in.
款識荼 59(右下)吳冠中(畫背)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吳冠中全集 II〉水天中、汪華主編(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二〇〇七年),78頁
〈世界名畫家:吳冠中〉吳可雨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一〇年),64頁
〈世界名畫家:吳冠中〉吳可雨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一〇年),64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踏遍祖國的角角落落,窮鄉僻壤,體會到土地的芬芳與人民純樸的心腸。排除了名、利的干擾與誘惑,寂寞耕耘了三、四十年,一味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漫長歲月中與外界完全隔絕了,過著孤陋寡聞的生活,但卻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年華。」 吳冠中《美醜緣:孤陋寡聞與土生土長》中追憶五〇年代回國歲月之節錄
二十世紀五〇年代初,正值新中國伊始之時,中國美術界首次提出「油畫民族化」的倡導,包括吳冠中在內的藝術家們受到建設新社會的高昂熱情之感召,積極響應此時代命題,一時間,表現新時代氣象、新群眾生活的作品百花齊放,融合民族風情的藝術形式成為當時藝界的主流。對於一位怀揣著以藝術效國之熱忱的畫家而言,這一倡導完全貼合吳冠中遠渡歸國的雄心壯志,他一九五六年任職北京藝術師範學院油畫教研室主任,在校長達八年的執教生涯中,為實現這一目標,堅持身體力行地進行藝術實踐,每年前往全國各個城市、鄉村甚至尚未開墾、條件惡劣的窮鄉僻壤寫生,《海南島木棉林》(拍品編號1033)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承載了吳冠中藉由海南這一方遙遠而炙熱的土地,傳達出的無盡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之情。
南國畫緣:藝術墾荒之路
距離北京數千公里外的這座南國島嶼風情獨特,帶有濃厚的人文情調與地域色彩,充滿異域的新鮮感與神秘感,對於吳冠中這位致力革新、狂熱追求色彩的畫家而言,它就是一張激發創作原動力的溫床,具有極致的吸引力。一九六〇年暑假,吳冠中自費前往海南島寫生,為了省錢,他背著幾十公斤重的油畫顏料一路輾轉。寫生時,飽受自然叢林中的蚊蟲叮咬和酷暑煎熬,連裝油彩的錫管都炙熱燙手。歸程時,因擔心未乾的油彩受到擠壓磨蹭,他將油畫置於座位,自己則安守其旁一路站回北京,回家時包括本畫在內的所有寫生作品全部安然無恙地凱旋歸來,而吳冠中的雙腿早已因長時間站立而腫脹不已。此趟艱辛的創作歷程不僅記錄了吳冠中南北征戰的藝術足跡,更為本畫刻下一枚感人至深的時代烙印。
據《吳冠中全集》統計,包括本畫在內,一九六〇年吳冠中一共創作了五幅海南島風景油畫,這也是他相同主題油畫中最早獻世的一批,其中,與本畫尺幅相同的《椰林與牛》(油畫木板,46 x 61 cm)與《海南島香茅加工廠》(油畫木板,61.2 × 46 cm)分別由吳冠中本人及家人捐贈與中國美術館和香港藝術館,並作為重要文化財產珍藏保存,可見藝術家海南島主題作品在美術界無可取代的重要性。而今《海南島木棉林》作為最早的海南島寫生系列之一,首現蘇富比現代藝術春季晚拍,實為藏家探索藝術家早期創作的心路歷程及風格演變的難得機會。
移情換景:虛構境界之美
吳冠中五、六〇年代的藝術創作雖以寫實為主,但他已開始嘗試在傳統美術中極力找尋突破點,在客觀的景物描繪中,融入主觀的空間構圖,並結合略微誇張形變的構型:遠觀本畫,整體構圖飽滿,畫面以木棉樹林為主,天地少而簡略。他一反傳統中國畫中前繁後簡、前重後輕的傳統,於畫中由前往後地逐漸增強作品的豐富性,密集的樹叢及耕作的人物反而在遠景中聚集,形成複雜多變的視覺焦點,營造奇妙的畫面景深;細看本畫,濃綠的木棉枝葉拔地仰天、縱向生長,土黃色大地與翠綠的胡椒葉田則橫向相間分佈,拉開色差的層次;在描繪樹幹時,幾乎是直線型的一揮而就,帶有傳統繪畫中的寫意氣魄,線與面在其巧妙的佈局下縱橫交錯地切割畫面,彷彿看見馬蒂斯對平面色彩與粗線條相互碰撞的前衛藝術實踐。
另一方面,相對於西方印象派的油畫寫生主張忠於自然、順應時間、光線與氣象的客觀變化,吳冠中在創作過程中,不受其限制,而主動發現和捕捉主觀情調上的景物美感,追求視覺上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南國夏日本應烈日當頭,光線敞亮,但在本畫中卻未見陽光普照的踪影,反而只有木棉樹從鬱鬱蔥蔥帶來的陰涼質感。情感認知與客觀事實看似相互矛盾,但在視覺上卻分外和諧,可見本畫所描繪的是藝術家理想中的風景,放任視覺上的偏差來強調主觀的真實感受,一如他在《油畫民族化雜談:土土洋洋 洋洋土土》中所言:「這不符合常理吧,但它卻符合藝術規律,是藝術的科學,因為在實踐檢驗中它獲得了好的藝術效果。」藉由《海南島木棉林》,我們由衷地感受到吳冠中不畏艱險地撲向原始、質樸的鄉村荒島,認真聆聽自然的變幻莫測,大口呼吸穿梭林間的沙沙海風,一顆為藝術而活的赤子之心脈動不止,餘音繞樑。
註:據〈吳冠中全集 II〉,本作簽名年份後補有誤,實際創作年份為一九六〇年
二十世紀五〇年代初,正值新中國伊始之時,中國美術界首次提出「油畫民族化」的倡導,包括吳冠中在內的藝術家們受到建設新社會的高昂熱情之感召,積極響應此時代命題,一時間,表現新時代氣象、新群眾生活的作品百花齊放,融合民族風情的藝術形式成為當時藝界的主流。對於一位怀揣著以藝術效國之熱忱的畫家而言,這一倡導完全貼合吳冠中遠渡歸國的雄心壯志,他一九五六年任職北京藝術師範學院油畫教研室主任,在校長達八年的執教生涯中,為實現這一目標,堅持身體力行地進行藝術實踐,每年前往全國各個城市、鄉村甚至尚未開墾、條件惡劣的窮鄉僻壤寫生,《海南島木棉林》(拍品編號1033)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承載了吳冠中藉由海南這一方遙遠而炙熱的土地,傳達出的無盡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之情。
南國畫緣:藝術墾荒之路
距離北京數千公里外的這座南國島嶼風情獨特,帶有濃厚的人文情調與地域色彩,充滿異域的新鮮感與神秘感,對於吳冠中這位致力革新、狂熱追求色彩的畫家而言,它就是一張激發創作原動力的溫床,具有極致的吸引力。一九六〇年暑假,吳冠中自費前往海南島寫生,為了省錢,他背著幾十公斤重的油畫顏料一路輾轉。寫生時,飽受自然叢林中的蚊蟲叮咬和酷暑煎熬,連裝油彩的錫管都炙熱燙手。歸程時,因擔心未乾的油彩受到擠壓磨蹭,他將油畫置於座位,自己則安守其旁一路站回北京,回家時包括本畫在內的所有寫生作品全部安然無恙地凱旋歸來,而吳冠中的雙腿早已因長時間站立而腫脹不已。此趟艱辛的創作歷程不僅記錄了吳冠中南北征戰的藝術足跡,更為本畫刻下一枚感人至深的時代烙印。
據《吳冠中全集》統計,包括本畫在內,一九六〇年吳冠中一共創作了五幅海南島風景油畫,這也是他相同主題油畫中最早獻世的一批,其中,與本畫尺幅相同的《椰林與牛》(油畫木板,46 x 61 cm)與《海南島香茅加工廠》(油畫木板,61.2 × 46 cm)分別由吳冠中本人及家人捐贈與中國美術館和香港藝術館,並作為重要文化財產珍藏保存,可見藝術家海南島主題作品在美術界無可取代的重要性。而今《海南島木棉林》作為最早的海南島寫生系列之一,首現蘇富比現代藝術春季晚拍,實為藏家探索藝術家早期創作的心路歷程及風格演變的難得機會。
移情換景:虛構境界之美
吳冠中五、六〇年代的藝術創作雖以寫實為主,但他已開始嘗試在傳統美術中極力找尋突破點,在客觀的景物描繪中,融入主觀的空間構圖,並結合略微誇張形變的構型:遠觀本畫,整體構圖飽滿,畫面以木棉樹林為主,天地少而簡略。他一反傳統中國畫中前繁後簡、前重後輕的傳統,於畫中由前往後地逐漸增強作品的豐富性,密集的樹叢及耕作的人物反而在遠景中聚集,形成複雜多變的視覺焦點,營造奇妙的畫面景深;細看本畫,濃綠的木棉枝葉拔地仰天、縱向生長,土黃色大地與翠綠的胡椒葉田則橫向相間分佈,拉開色差的層次;在描繪樹幹時,幾乎是直線型的一揮而就,帶有傳統繪畫中的寫意氣魄,線與面在其巧妙的佈局下縱橫交錯地切割畫面,彷彿看見馬蒂斯對平面色彩與粗線條相互碰撞的前衛藝術實踐。
另一方面,相對於西方印象派的油畫寫生主張忠於自然、順應時間、光線與氣象的客觀變化,吳冠中在創作過程中,不受其限制,而主動發現和捕捉主觀情調上的景物美感,追求視覺上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南國夏日本應烈日當頭,光線敞亮,但在本畫中卻未見陽光普照的踪影,反而只有木棉樹從鬱鬱蔥蔥帶來的陰涼質感。情感認知與客觀事實看似相互矛盾,但在視覺上卻分外和諧,可見本畫所描繪的是藝術家理想中的風景,放任視覺上的偏差來強調主觀的真實感受,一如他在《油畫民族化雜談:土土洋洋 洋洋土土》中所言:「這不符合常理吧,但它卻符合藝術規律,是藝術的科學,因為在實踐檢驗中它獲得了好的藝術效果。」藉由《海南島木棉林》,我們由衷地感受到吳冠中不畏艱險地撲向原始、質樸的鄉村荒島,認真聆聽自然的變幻莫測,大口呼吸穿梭林間的沙沙海風,一顆為藝術而活的赤子之心脈動不止,餘音繞樑。
註:據〈吳冠中全集 II〉,本作簽名年份後補有誤,實際創作年份為一九六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