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16
  • 1016

趙無極 | 29.02.88

估價
30,000,000 - 50,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趙無極
  • 29.02.88
  • 一九八八年作
  • 油畫畫布
  • 162 x 130 cm; 63 ¾ x 51 ¼ in.
款識無極ZAO(右下)ZAO WOU-KI 29.2.88(畫背)

來源

日內瓦,Jan Krugier畫廊
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趙無極作品 1935-1993〉皮耶・戴克斯(納沙泰爾,Ides et Calendes,一九九四年),154頁
〈趙無極〉伊夫・邦尼佛及熱拉爾・德・科坦茲編(巴黎,editions La Différence/Enrico Navarra,一九九八年),238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29.02.88》:東經西略,臻臨桂冠大師殿堂 1966年,趙無極的紐約代理庫茲畫廊結束營運,此後長達十多年間,藝術家一直專注於歐洲發展;及至八○年代,隨著美蘇冷戰進入尾聲、亞洲門戶重新開放,藝術家展開新一輪在北美及東亞的頻繁活動:1980年,野獸派大師亨利・馬蒂斯公子皮耶・馬蒂斯正式代理趙無極,在其位於紐約五十七街的畫廊為藝術家舉行個展,標誌藝術家重返北美藝壇;另一方面,時值亞洲迅速崛起,藝術家緊接於台北歷史博物館(1981年)、香港藝術中心(1981年)、日本福岡、東京、福井、京都及鎌倉(1981至82年)、以及北京中國美術館(1983年)等地舉行重要個展,宣示他去國三十多年以後載譽回歸;此時,年屆耳順的趙無極已被視為殿堂級大師,全球博物館展覽邀請不斷,在事業邁向嶄新階段的同時,亦明顯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創作靈感與時代使命;在人生閱歷與智慧增長之中,他的創作狀態更顯從容不迫,由內而發的自信與氣度,彰顯其深植於東、西方文化之底蘊,尤其在聲名鼎定之後,更能直面前輩大師的藝術語言,作為對於藝術史的致敬,亦是對於自我的鞭策與挑戰,催生了他八○年代的璀璨生輝的作品風貌,而《29.02.88》(拍品編號1016)即是此一征途上的精彩烙印。

趙無極「狂草時期」(1959至1972年)的作品以中軸式構圖最為經典,這種以強大力量支撐畫面的風格,可以視為藝術家自我意識的投映;1972年以後,隨著藝術家妻子美琴逝世,這種作品中的力量支撐驟然消失,抽象結構陡然大變,呈現「構築外圍、中間放空」的新風貌,色彩以虛白飄渺之色調為主,是為「無境時期」之始,反映藝術家的創作開始進入「忘我」、「無我」的狀態;及至八〇年代,趙無極簽約皮耶・馬蒂斯畫廊,面對重返美國的事業新章,加上法國大皇宮博物館在1981年為他策劃首個法國博物館個展,藝術家似乎更致力於梳理自已與西方的藝術淵源,並創作出一系列致敬西方大師之作,包括1986年的《向馬蒂斯致敬I—02.02.86》,這幅作品的構圖,明顯取法自亨利・馬蒂斯的1914年的作品《柯利歐雷的外窗》,馬蒂斯原作呈「川」字型的結構,中間深邃玄黑而兩邊輔以簡約具象的條狀色塊,一直被視為馬蒂斯最接近於抽象繪畫的作品;趙無極以此作為基礎創作《向馬蒂斯致敬I—02.02.86》,明顯是從此作找到馬蒂斯與自己在藝術語言上最相近之連結點;此外,趙無極又於1991年創作了《向莫內致敬(三聯作)—1991年2月至6月》,其構圖則是取法印象派大師莫內著名的「埃特雷塔」風景系列。埃特雷塔位於莫內家鄉上諾曼第大區,其著名的象鼻海岸更因莫內的精彩作品而享譽全球;值得注意的是,象鼻海岸猶如岩洞或拱門的特殊地貌,似乎給予趙無極抽象創作上的啟發,若仔細考查趙無極創作兩幅致敬作品之間,即約1986至1991年前後,其作品往往呈現中間放空而上、左、右三邊連接如拱門的岩洞式結構,形成八〇年代至九〇年代初作品的一種嶄新形態;《29.02.88》正好誕生於《向馬蒂斯致敬I—02.02.86》與《向莫內致敬(三聯作)—1991年2月至6月》之間,恰好見證藝術家此番體大思精的反覆推敲:論尺幅與整體結構,《29.02.88》與《向馬蒂斯致敬I—02.02.86》可謂一脈相承,然而《29.02.88》在畫面上方出現的一抹紅霞,將左右兩邊連起來,改變了《向馬蒂斯致敬I—02.02.86》的「川」字型結構,此一藝術靈光,若往後找到《向莫內致敬(三聯作)—1991年2月至6月》,即可在那源自埃特雷塔象鼻海岸的結構中找到答案。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東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節錄

與此同時,趙無極的東歸歷程亦對他的創作影響殊鉅。1981年,趙無極來到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行個展,重逢數十年不見的國畫大師張大千。趙無極與張大千曾於五〇年代相識於巴黎,當時,初到花都舉行展覽的張大千仍然以其工筆作品著稱;然而,隨著大千海外遊歷既久,作品逐漸受到歐美抽象繪畫影響,其六〇年代以還的潑彩潑墨山水,更標誌著晚年成就之高峰;趙無極與張大千此次在台北會面,堪稱二十世紀華人油畫、書畫頂尖大師之高峰會面;此次會面之後,張大千創作出人生壓軸名作《桃源圖》,趙無極的作品色彩亦明顯走向絢麗璀璨,更多運用稀釋顏料再流動、潑灑的技法,若以《29.02.88》對照《桃源圖》,上文提到的岩洞式結構,即可連結中國「桃花源」之經典構想,而《29.02.88》中央部份靉靆氤氳的色彩變化,亦顯然呼應了國畫潑墨的藝術效果。如此偉大的東、西藝術結合,當年即獲得藝壇關注:1986年,皮耶・馬蒂斯畫廊舉行「趙無極繪畫1980至1985」個展,藝術家畢生摯友、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方斯華・賈克柏為此撰寫序言,當中即可見其慧眼卓識,亦堪稱《29.02.88》的最佳注腳:

「趙無極首先以創造並放空宇宙的重量為方法,宣示自己的中國底蘊。如果說中國繪畫強調以筆墨的力量,趙無極的作品則是以色彩駕馭空間,並以線條緊隨其後,在必要的時候作為輔助。在此,線條的作用不在於定義形體,也不在於盛載色彩,它孕育色彩,像血管深入肌肉並延伸開來。趙無極投以色彩投入空間的搏鬥,那複疊的層次足為憑證,遼廓的地貌預示著隱秘的世界,斑駁的痕跡被不可思議之光線所穿透,昏暗的岩洞張開了隙縫。藝術家永恒不渝的追求,在光輝的慶典與色彩的至樂之中展現;通過其盤旋、閃爍、點亮與脈動,我們得以窺見那猶如空間的細膩呼吸。」



註:畫背貼有Jan Krugier畫廊標籤 此作將收錄於由梵思娃・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資料提供/趙無極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