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0
格奧爾格・巴塞利茲 | 黑柱
估價
12,000,000 - 20,00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Georg Baselitz
- 黑柱
- 款識GB,30.VI 8330. VI. 83(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 250.2 x 200.2 公分,98½ x 78⅞ 英寸
1983年作
來源
科隆,Michael Werner畫廊
紐倫堡美術館,紐倫堡
科隆,Michael Werner畫廊
私人收藏
紐約,富藝斯,2018年5月17日,拍品編號24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紐倫堡美術館,紐倫堡
科隆,Michael Werner畫廊
私人收藏
紐約,富藝斯,2018年5月17日,拍品編號24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漢堡美術館,「Arbeit in Geschichte– Geschichte in Arbeit」,1988年9月至11月,編號4,頁87,載圖
比伯拉赫,Villa Rot美術館,「Baselitz – Ekstasen der Figur. Im Dialog mit der Kunst Afrikas」,2005年4月至8月,載圖
巴登-巴登,Frieder Burda美術館,「Baselitz 50 Jahre Malerei」,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頁143,載圖
倫敦, Thaddaeus Ropac畫廊,「Georg Baselitz: A Focus on the 1980s」,2018年10月至11月
比伯拉赫,Villa Rot美術館,「Baselitz – Ekstasen der Figur. Im Dialog mit der Kunst Afrikas」,2005年4月至8月,載圖
巴登-巴登,Frieder Burda美術館,「Baselitz 50 Jahre Malerei」,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頁143,載圖
倫敦, Thaddaeus Ropac畫廊,「Georg Baselitz: A Focus on the 1980s」,2018年10月至11月
出版
Andreas Franzke著,《格奧爾格・巴塞利茲》(慕尼黑,1989年),頁197,號167,載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在作畫時會假裝自己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前人的畫作並不存在。」
格奧爾格・巴塞利茲
這幅1983 年的巴塞利茲大型畫作原為紐倫堡美術館典藏,龐然聳立,氣勢逼人。粗糙的黑色筆觸織成一張濃密巨網,中間赫然顯現一個圖騰般的雙頭生物,下半部分是一顆上下顛倒的頭顱,上半部分則是一張用雙手悲傷遮掩著的臉龐。不加修飾的赤裸筆觸令人想起巴塞利茲在同一時期,用斧頭和電鋸把樹幹砍鑿而成的木雕。雙頭生物和背景的戲劇性比照,反映出藝術家從八十年代開始,再次在作品中注入縝密的心思,他重新發掘色彩和形態裡豐沛的表達之情,並藉此定義自己的創作。八十年代初,巴塞利茲依然受到德國表現主義影響,尤其是埃米爾・諾爾德和恩斯特・路德維格・基希納等「橋社」(Die Brücke)藝術家,同時,在歐洲及其他地方復興具象繪畫的新表現主義藝術家也為他帶來鼓舞。本作完成於這個藝術生涯的決定性時刻,期間,巴塞利茲創作了一系列宏偉激昂的作品,本作正正體現出這些上乘佳作所蘊含的感染力、幽默感,以及一份莊嚴肅穆。
從1969年起,倒置的人物就成為巴塞利茲的標誌手筆,旨在使畫面的直接解讀與所畫的圖像互相脫離。他嘗試把語境從內容中釋放出來,但卻並未跟隨同儕藝術家的步伐投身前衛抽象風格,而是將人物畫成上下顛倒,放棄主題和景深透視,凸顯色彩和個人風格。他解釋道:「繪畫並不是為求達到目的的手段,相反,繪畫是自主的行為。我曾經對自己說過,如果真是如此,我必定會把所有對象畫成上下顛倒,風景、人像、裸體皆無例外。這是把意義從內容中釋放出來的最佳方法」(引自藝術家,羅伊・博恩著,《題材、社會與文化》,倫敦,2001年,頁83)。他繼續闡述:「如果你停止製造主題,但仍想繼續作畫,那麼顛覆主題就是顯而易見的解決方式。無論如何,天上地下的順序只是約定俗成的慣例。我們習慣於此,但不必深信不疑……我只不過希望找到一條讓人感覺置身事外的繪畫途徑 」(引自藝術家與彼得・莫里茲・匹克索斯對談,載於法蘭茲・達林,《格奧爾格・巴塞利茲》,科隆,1990年,頁29)。
本作中怪誕的雙頭生物令這種置身事外的疏離感愈發強烈,也許亦暗示了巴塞利茲從東德移居西德後,在兩種意識形態夾縫中感受到的孤獨。刻畫兩個頭顱的原始色調與濃黑的線條風格一致,表露出藝術家同時期粗獷木雕的特徵,而第一件木雕完成的時間是1979年末。巴塞利茲曾在1961年畫過一幅名為《G.-Kopf》的頭像,靈感來自翁托南・阿鐸(Antoine Artaud)的詩歌以及一名精神病人的畫。1987年,他以充滿活力的獨創性和不加細琢的表現力,砍削出一件同名木雕。雕塑上的鑿痕縱橫交錯,線條稚陋粗糙卻意涵豐富,鐫刻著熾熱激情,這些情感在本作中同樣清晰可見。此畫沿襲了巴塞利茲較早年的風格,它從六十年代早期作品裡扭曲歪斜、畸形鼓脹的夢魘中蛻變而成,當中以「Pandemonium」系列和極具爭議的1963年畫作《徒勞的重要一夜》至為登峰造極。
巴塞利茲借助違逆前人的圖畫意象,造成繪畫傳統的撕裂,形成概念、主題和風格的過渡。他在1958年離開東德,抵達西柏林,經歷過兩種彼此對立的藝術和政治氣候,自然對兩者的局限有所回應。巴塞利茲背棄社會主義寫實流派,轉投當時風靡西歐、以美學主導的斑漬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他找到一種嶄新的視覺表達模式,把德國繪畫從被他視為是負贅的過去中解放出來,他表示:「我在作畫時會假裝自己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前人的畫作並不存在」(引自藝術家,載於展覽圖錄《巴塞利茲雕塑》,波爾多,當代藝術博物館,1983年,頁18)。巴塞利茲同時抵抗了抽象表現主義、概念藝術、極簡主義和普普藝術的衝擊,幫助德國表現主義的其中一種形式再次復甦,這種形式在八十年代後期對德國「新野獸派」(Neue-Wilden)的形成影響深遠。他的創作風格沿著一條獨特的表現主義分支不斷演變,與其人生歷練、以及堅信具象繪畫並非過時的信念息息相關。巴塞利茲的作品藏於全球各大公共藝術機構,可見他依然是同輩當中地位舉足輕重的畫家。
格奧爾格・巴塞利茲
這幅1983 年的巴塞利茲大型畫作原為紐倫堡美術館典藏,龐然聳立,氣勢逼人。粗糙的黑色筆觸織成一張濃密巨網,中間赫然顯現一個圖騰般的雙頭生物,下半部分是一顆上下顛倒的頭顱,上半部分則是一張用雙手悲傷遮掩著的臉龐。不加修飾的赤裸筆觸令人想起巴塞利茲在同一時期,用斧頭和電鋸把樹幹砍鑿而成的木雕。雙頭生物和背景的戲劇性比照,反映出藝術家從八十年代開始,再次在作品中注入縝密的心思,他重新發掘色彩和形態裡豐沛的表達之情,並藉此定義自己的創作。八十年代初,巴塞利茲依然受到德國表現主義影響,尤其是埃米爾・諾爾德和恩斯特・路德維格・基希納等「橋社」(Die Brücke)藝術家,同時,在歐洲及其他地方復興具象繪畫的新表現主義藝術家也為他帶來鼓舞。本作完成於這個藝術生涯的決定性時刻,期間,巴塞利茲創作了一系列宏偉激昂的作品,本作正正體現出這些上乘佳作所蘊含的感染力、幽默感,以及一份莊嚴肅穆。
從1969年起,倒置的人物就成為巴塞利茲的標誌手筆,旨在使畫面的直接解讀與所畫的圖像互相脫離。他嘗試把語境從內容中釋放出來,但卻並未跟隨同儕藝術家的步伐投身前衛抽象風格,而是將人物畫成上下顛倒,放棄主題和景深透視,凸顯色彩和個人風格。他解釋道:「繪畫並不是為求達到目的的手段,相反,繪畫是自主的行為。我曾經對自己說過,如果真是如此,我必定會把所有對象畫成上下顛倒,風景、人像、裸體皆無例外。這是把意義從內容中釋放出來的最佳方法」(引自藝術家,羅伊・博恩著,《題材、社會與文化》,倫敦,2001年,頁83)。他繼續闡述:「如果你停止製造主題,但仍想繼續作畫,那麼顛覆主題就是顯而易見的解決方式。無論如何,天上地下的順序只是約定俗成的慣例。我們習慣於此,但不必深信不疑……我只不過希望找到一條讓人感覺置身事外的繪畫途徑 」(引自藝術家與彼得・莫里茲・匹克索斯對談,載於法蘭茲・達林,《格奧爾格・巴塞利茲》,科隆,1990年,頁29)。
本作中怪誕的雙頭生物令這種置身事外的疏離感愈發強烈,也許亦暗示了巴塞利茲從東德移居西德後,在兩種意識形態夾縫中感受到的孤獨。刻畫兩個頭顱的原始色調與濃黑的線條風格一致,表露出藝術家同時期粗獷木雕的特徵,而第一件木雕完成的時間是1979年末。巴塞利茲曾在1961年畫過一幅名為《G.-Kopf》的頭像,靈感來自翁托南・阿鐸(Antoine Artaud)的詩歌以及一名精神病人的畫。1987年,他以充滿活力的獨創性和不加細琢的表現力,砍削出一件同名木雕。雕塑上的鑿痕縱橫交錯,線條稚陋粗糙卻意涵豐富,鐫刻著熾熱激情,這些情感在本作中同樣清晰可見。此畫沿襲了巴塞利茲較早年的風格,它從六十年代早期作品裡扭曲歪斜、畸形鼓脹的夢魘中蛻變而成,當中以「Pandemonium」系列和極具爭議的1963年畫作《徒勞的重要一夜》至為登峰造極。
巴塞利茲借助違逆前人的圖畫意象,造成繪畫傳統的撕裂,形成概念、主題和風格的過渡。他在1958年離開東德,抵達西柏林,經歷過兩種彼此對立的藝術和政治氣候,自然對兩者的局限有所回應。巴塞利茲背棄社會主義寫實流派,轉投當時風靡西歐、以美學主導的斑漬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他找到一種嶄新的視覺表達模式,把德國繪畫從被他視為是負贅的過去中解放出來,他表示:「我在作畫時會假裝自己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前人的畫作並不存在」(引自藝術家,載於展覽圖錄《巴塞利茲雕塑》,波爾多,當代藝術博物館,1983年,頁18)。巴塞利茲同時抵抗了抽象表現主義、概念藝術、極簡主義和普普藝術的衝擊,幫助德國表現主義的其中一種形式再次復甦,這種形式在八十年代後期對德國「新野獸派」(Neue-Wilden)的形成影響深遠。他的創作風格沿著一條獨特的表現主義分支不斷演變,與其人生歷練、以及堅信具象繪畫並非過時的信念息息相關。巴塞利茲的作品藏於全球各大公共藝術機構,可見他依然是同輩當中地位舉足輕重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