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34
  • 1134

達米恩・赫斯特 | 靈魂之歌

估價
5,000,000 - 7,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達米恩·赫斯特
  • 靈魂之歌
  • 蝴蝶、光澤塗料畫布與藝術家親選畫框
  • 畫作:213.4 公分,84 英寸整體:269 公分,105⅞ 英寸
  • 2008年作

來源

倫敦,白立方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拍品資料及來源

本作滿佈精緻繁茂的紅色、翡翠色、琥珀色和綠松石馬賽克圖案,是達米恩・赫斯特絢爛多姿的《蝴蝶網格畫》系列的迷人典例。此系列在2001年誕生,而本作出自2008年,畫面充滿宗教涵義。正如標題所示,《靈魂之歌》令人聯想到一場冥想靜修。宏觀而言,《蝴蝶網格畫》系列展現赫斯特對其人生大哉問的反复思索——宗教與科學這兩大當代信仰體系所闡述的死亡觀念。赫斯特向現今世代的生死觀、以及藝術在這兩個信仰體系中所擔任的角色提出強力質詢。在一次近期的採訪中,赫斯特談及藝術的救世與贖罪力量,並講述他對藝術所蘊含的正向力量篤信不疑,一如宗教及科學:「即使藝術的表達內容是消極的,它的本質必定是積極的……我認為,你總能以積極的角度,將藝術應用於生活之中」(引自達米恩・赫斯特與尼古拉斯・塞羅塔對談,錄於《達米恩・赫斯特》展覽圖錄,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 2012年,頁97)。

本系列的表面裝飾與彩繪玻璃窗互相呼應,作品標題亦流露出鮮明的宗教指涉。此外,蝴蝶主題亦具有深厚的靈性內蘊。蝴蝶與宗教信仰及精神靈性的連繫自古有之,在古代希臘文中,「蝴蝶」一詞與「靈魂」相通;在基督教傳統中,蝴蝶破繭重生,象徵耶穌基督的復活奇蹟。赫斯特自小深受天主教信仰熏陶,終生對此念念不忘,並醉心鑽研死亡觀念與宗教信仰的安撫作用;對他而言,蝴蝶就是生命循環的完美象徵。

1991年,赫斯特在倫敦一處前身是旅行社辦事處的地點舉辦個人展覽「愛與不愛」(In and Out of Love),時值其藝術生涯初期,蝴蝶亦首次出現在他的作品裡。展覽的佈置設計精密、氣勢恢宏,其中一個展廳掛滿五彩繽紛的作品,畫面塗上厚重亮澤的光漆,而畫面上的蝴蝶標本彷彿是飛過時不小心被光漆粘住,動彈不得;上層展廳被精心設計成一座蝴蝶養殖園。在展廳中,赫斯特將一批未孵化的蝶蛹置於純白畫幅之上,隨著時間流逝,蛹中成蟲破繭而出,漫天飛舞。這個蟲蛹孵化的變態過程,將整個生命循環的週期巧妙濃縮,而這就是赫斯特一直孜孜探求的主題。此外,蝴蝶死後絲毫無損的美態,亦為藝術家帶來美學和象徵方面的無窮啟發:「然後,你擁有了蝴蝶之美……這種昆蟲在死後仍然保持如此令人喜悅的姿態,實在美妙至極」(引自達米恩・赫斯特與米爾塔・達根齊奧對談,錄於《達米恩・赫斯特:痛苦與狂喜,1989-2004作品選粹》展覽圖錄,國家考古博物館,那不勒斯,2004年,頁83)。在「愛與不愛」中,赫斯特首次運用自然之美,演繹殘酷的暴力意象。根據藝術家在1997年所言:「你要找到普世共鳴的觸動之處,例如每個人都害怕玻璃、每個人都害怕鯊魚,但每個人都喜歡蝴蝶」(達米恩・赫斯特著,《我想與所有人、一對一、一直、永遠、立刻一起渡過餘生》,1997年,倫敦,頁132)。受到尚・杜布菲在1950年代以蝶翼創作的威尼斯鄉村景觀作品所啟發,赫斯特用他的蝴蝶作品,引導觀者專心欣賞大自然中芬華翡麗、卻纖弱易逝的美麗生靈。

《蝴蝶網格畫》系列是藝術家殫心竭力的創作成果,展現他對形態的探索,堪稱非凡臻絕之作。驟眼看去,這些作品令人毛骨悚然,背後卻高唱著生命的熱烈讚歌。《靈魂之歌》展現哥德式彩繪玻璃窗那令人驚嘆的流麗光彩,並以靜謐安詳的療癒系藍綠色調,在淒美哀戚與歡愉喜樂之中,達到細膩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