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26
  • 1126

草間彌生 | 再生時刻

估價
6,000,000 - 8,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草間彌生
  • 再生時刻
  • 布料,泡沫橡胶,亞克力,木材 (共54件作品)
  • 尺寸各異
2004年作

來源

倫敦,Victoria Miro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此作品附設藝術家工作室所簽發之官方聲明,認證《再生時刻》為一組54件之完整作品。

展覽

東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京都,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YAYOI KUSAMA: Eternity-Modernity」,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頁226及227,載彩圖
廣島,廣島市當代美術館,「Yayoi Kusama: Eight Places for Burning Soul」,2005年2月至4月
熊本,當代美術館,「Yayoi Kusama: Sailing the Sea of Infinity」,2005年4月至7月
松本,松本市美術館,「Yayoi Kusama:The Place for My Soul」,2005年7月至10月
東京,東京森美術館; 柏林,Die Kunst zweir Stadte美術館,「Berlin-Tokyo/Tokyo-Berlin. Die Kunst zweier Städte」,2006年1月至5月
新西蘭,City Gallery Wellington畫廊, 9月2009年至2月2010年;鹿特丹,Boijmans Van Beuningen藝術博物館,「Yayoi Kusama Mirrored Years」,8月至10月2010年,頁6及9,14及17,295,載彩圖 (展覽現場)。此展覽後巡迴至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2月至6月2009年
巴黎,蓬皮杜現代美術館;馬德里,Reina Sofia美術館,「草間彌生」,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
首爾,Daegu美術館,「草間彌生,我的一个梦」,2013年7月至11月,頁28及29,載彩圖。此展覽後巡迴至上海,當代美術館,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頁43及44,載彩圖;首爾,首爾藝術中心,Hangaram美術館,2014年5月至6月,頁36及37,載彩圖;台北,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年2月至5月;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5年6月至8月

出版

Louise Neri和Takaya Goto編,《Yayoi Kusama》(紐約,2012年),頁150及151,281,載彩圖
Frances Morris編,《Yayoi Kusama》(倫敦,2012年),頁196,載彩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想消融、抹去世紀末的陰暗,親手打開光耀之門通往二十一世紀,願永遠輝煌的生命之歌能跨越死亡的孤寂,永垂不朽。」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藝壇大放異彩,《再生時刻》正是象徵這個光輝時刻的里程碑式鉅作。作品充滿稀奇荒誕的狂想意味,夾雜著些許妖嬈不祥的氣息,鮮紅的怪手破土而出,曲纏亂舞,如邪惡的觸鬚般擺動著、伸展著。這片帶著圓點的紅色散發出強烈的草間風格,隨後十年在世界各地美術館的草間回顧展裡,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凝望。從藝術家內心迸發而出的創意化成遍地獨特的視覺符號,是草間傳奇藝術途上的奪目之作,代表她蜚聲國際、不斷挑戰傳統並進化到至臻境界的修煉歷程。

備受讚譽的草間雕塑最早在六十年代初面世,時值她在紐約藝壇旋風式展露鋒芒後的創作小巔峰。其「無限網」系列繪畫在紐約、芝加哥、華盛頓和匹茲堡各地的重要群展和個展中亮相,並參與惠特尼年展、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和萊頓的「新潮」展覽。期間,草間搬到紐約東19街53號的一間新工作室,在同一幢建築裡有一位草間的年輕朋友,他就是雕刻家、藝評家兼收藏家唐納德・賈德。1962年6月,即草間搬到新工作室的六個月後,參加了一場在青畫廊舉辦的群展,同場的藝術新星包括安迪・沃荷、羅伯特・莫里斯、羅伯特・惠特曼、克萊斯・歐登伯格及詹姆斯・羅森基斯特。草間以驚世駭俗的全新創作——軟雕塑參展,她擺出一張扶手椅和沙發,在表面覆滿男性生殖器造型的填充物。一年後,即1963年12月,她在葛楚・史坦畫廊舉辦名為「千舟會」的展覽,場地中央赫然停泊著一隻擠滿陽具軟雕塑的小舟,四周排滿這隻小舟的照片,給予觀者排山倒海的感官震撼。草間特立獨行的裝置藝術總是蠱惑人心,並隱約帶點威脅,充滿惡作劇般的淘氣以及讓人血脈賁張的激情,它們受到沃荷等人的激賞,美國藝評家布萊恩・奧多爾蒂將她的創作形容為物件與環境的雙重產物。

面對這些強迫性重複的雕塑和裝置藝術,草間曾經說過:「我要製造這些形狀,重複製造,不斷製造,直至把自己淹沒於整個過程中。我把這個過程稱為『自我消融』。」法蘭西絲・莫里斯寫道:「就像繪畫一樣,草間繼續在作品表面『覆滿』密密麻麻、幾乎一式一樣的東西,不過這次不是讓人浮想聯翩的網,而是堆積著男性生殖器的日常生活用品,女主人的家居堡壘被男性象徵異乎尋常地攻破,畫面滑稽惹笑,卻也讓人心生厭惡」(法蘭西絲・莫里斯,〈草間彌生:我的生活,一個圓點〉,載於《草間彌生:無盡痴迷》展覽圖錄,2014年,頁197)。莫里斯繼續寫道,草間能夠「撮合看似水火不容的情感概念——與極簡主義相關的『序列性』、超現實主義的『詭態』以及對人體部位的迷戀、拼貼藝術的廢物美學和偶發藝術的主動參與——鞏固了草間作為藝術圈中『他者』的特殊身份」(同上)。這種前衛的作風令她在紐約藝壇鋒芒畢露,奠定其作為歐美藝術新聲的底韻,吸引了當時不少知名評論學者以及藝商的青睞。

《再生時刻》創建於2004年,是草間彌生從1960年代的軟雕塑演變而來的大型雕塑裝置:與軟雕塑的外觀相似,卻實際上以木材為媒體,體現硬質感。此標誌性作品乃來自草間藝術生涯裡意義重大、積極樂觀的千禧年代。在紐約聲名鵲起後,草間在1975年回到日本,自願入住精神病院休養,此後二十年過著半隱居生活,期間不斷默默創作,成果豐碩。1993年,她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為日本展館設計了一間擺滿南瓜雕塑的鏡屋,這個讓人神迷目眩的裝置令草間在國際藝壇再次冒起,向世人展示不受時間侵蝕的美學風格,重新奠定她在當代藝術界的不朽地位。莫里斯觀察道:「在這段時期,『積累』系列裡的男性生殖器演變成外形猶如彎曲觸手的大型多部件雕塑」(同上,頁200)。一如本作標題所指,草間在2004年前後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國際藝術家,那是她涅磐重生的時刻,作品象徵了她在個人和藝術層面上的凱旋;就如孟璐所說,草間的藝術創作「不僅要向瘋狂投降,還要將之征服。創傷必先要全然轉化,方可在人前呈現美感與意義」(孟璐,〈天地之間:草間彌生的藝術〉,載於《永恆的愛:草間彌生1958-1968年》展覽圖錄,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1998年,頁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