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2
克里夫・斯蒂 | PH-306
估價
54,000,000 - 84,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Clyfford Still
- PH-306
- 款識Clyfford Still,1946-7Clyfford Still,1946-1947(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 136.5 x 71.2 公分,53¾ x 28 英寸
1946-1947年作
來源
藝術家私人收藏
桑德拉·坎貝爾·斯蒂(藝術家贈予)
紐約,Diane Upright Fine Art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桑德拉·坎貝爾·斯蒂(藝術家贈予)
紐約,Diane Upright Fine Art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出版
Amelia Redgrift編,《Conversations on Artist's Estates & Modern Masters: For Art Basel 2019》(2019年),頁88-89,載彩圖,頁90-91,內文
拍品資料及來源
斯蒂在早年時與大自然的接觸,成為他畢生創作理念的基石。斯蒂在1904年生於北達科他州,出生不久後,他的家人遷往華盛頓州的斯波坎。從1911年起,斯蒂一家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的大草原上耕作。當地的生活環境十分艱辛,令斯蒂對周遭的自然環境又愛又恨。其中,被斯蒂稱為「大得可怕」(awful bigness)、遼闊無邊的草原,對斯蒂的影響尤其深刻,啟發其創作的極端二元性質。一方面,寬廣的草原大地與無垠的天空,呈現出活力澎湃、充滿威脅的純粹空間力量;另一方面,天地間的草原為一切生靈提供了棲息之所,讓人類、穀物及穀倉塔等農業設施得以容身。從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上半葉,斯蒂以多種不同的創作手法,孜孜不倦地探索這些對立面,他的創作主題從最初的寫實形象和圖案,逐漸變得更為零碎及抽象。此外,斯蒂的另一個發展方向與本作的構圖有密切關係。在事業生涯早期,斯蒂將黑暗與亮光在畫面上並置,使兩者猶如互相各力。此後作品的畫面漸趨猙獰,看似正在撕裂,同時又互纏不清,與上述的作畫手法相輔相成。
《PH-306》其中一個過人之處,在於這些早期的元素已經蛻變得脫離了其具象的本源,成為抽象形態,但仍流露出以往的激烈力量。例如,畫幅的整體構圖垂直有力,彷彿體現了斯蒂當時所斷言:「在這樣的(艾伯塔省大草原)大地上,男子漢定當頂天立地,才能活下去。」畫中的圖案從畫面下方向右延伸的大片泥土色物體中拔地而起,呼應了草原上的曠遠空間。其二,畫面後方的黑白色塊與一個張牙舞爪的形體互相交纏,其外型以調色刀的粗獷筆觸勾勒,形象鮮明。
其三,這種將圖案彼此割裂、再互相融合的作畫手法,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空間感。畫面左方的檸檬色域與右方的深灰色域猶如鉗子般互相緊扣,驟眼看去,彷彿成為了畫面上的主要顏色。總括而言,《PH-306》捨棄了傳統的前景與後景,為觀者創造出一個生機勃勃的連貫畫面,甚至在立體派作品中亦前所未見。這種構圖反映出斯蒂的熱切宏願:「我從來都不想讓顏色成為顏色。我不想讓肌理成為肌理、圖案成為形狀。我想讓它們全部合而為一,躍然紙上。」
在色彩拼搭方面,《PH-306》亦堪稱斯蒂的典範。畫中的主要亮色使暗沉的色調更矚目,如黑色、灰色、棕色和畫面中上方的暗褐紅色,亮色則包括耀眼的白色、畫面左上方的淡黃色、從中綻放的橙色,以及在畫面中央蜿蜒而行的明艷鮮黃色。這種運色技巧是斯蒂的主要創作手法,藝術家取名為「生命線」,意義不言自明。
畫面上的生命線宛如一條川流不息的中樞幹道,將作品的能量匯聚成一個充滿澎湃動力的核心。《PH-306》的畫面看似相對簡單,可是,當觀者注視畫面的時間越長,他們越會發現作品呈現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動感(更何況,斯蒂以極精細的藍色線,凸顯黑色顏料的深邃感)。此處,斯蒂的形容可謂十分貼切:「一幅優秀的作品,往往具備最簡單明了的元素。這些作品幾乎淺白易明,直至你進一步仔細觀察,才會發現箇中乾坤。」如其所言,《PH-306》的畫面結構看似疏散,卻蘊藏無窮「乾坤」。
此外,本作與斯蒂的其他作品還有一些分別。《PH-306》尺寸不大,一反觀者先入為主的想法,即認為斯蒂追求的雄闊氣魄和崇高感,會促使他偏向創作巨幅作品。事實上,斯蒂的許多作品均採用中等尺幅,使畫面的力量更集中。這些作品的畫面不足以包圍觀眾、使之如入其境,卻能夠將觀者的視線向內聚焦(斯蒂曾經以「向心聚爆」一詞形容他的視覺力學)。為了保留紀錄,斯蒂在1947年創作了最少12幅與《PH-306》尺寸相近的作品,其中有部分尺幅更小。此外,斯蒂的作品紀年甚少長達兩年,但《PH-306》背面則罕有地有這樣的標示;這種做法表示了他在創作上有所蛻變或突破。
1946至47年無疑是斯蒂事業生涯的分水嶺。在1946年的作品中,偶爾仍可見具象圖案的痕跡;直至1947年末,他的作品已經完全進入抽象領域。斯蒂在1964年向水牛城亞布萊特・諾克斯美術館捐贈了33件重要作品,其中一幅畫作《PH-301》與《PH-306》構圖最為相似。兩幅畫面上均可見一條蜿蜒曲折的生命線;《PH-301》的線條呈深綠色,位於畫面右下角。由此可推斷,這兩幅作品同樣於1947年1月面世。故此,《PH-301》可能是《PH-306》的姊妹作,更有可能是其壓軸篇幅。斯蒂在1976年將《PH-306》贈予愛女桑德拉,掛於她在曼哈頓寓所的牆壁上,可見這幅作品在藝術家眼中意義特殊。總括而言,斯蒂是二十世紀的傑出美國藝術家,而《PH-306》是一幅經過精妙審慎考量的作品,地位和意義非同一般。
大衛・安凡
© Art Ex Ltd 2020
作家及策展人大衛・安凡(David Anfam)博士是現代美國藝術權威,現於丹佛克里夫・斯蒂博物館擔任資深策展顧問及其研究中心總監。安凡博士長駐倫敦,是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研究的知名學者,他在2017年籌辦的皇家藝術學院展覽「抽象表現主義」獲《金融時報》藝評版主筆雅姬・烏舒拉格(Jackie Wullschlager)譽為「本世紀英國國內最痛快淋漓且最具挑釁意味的美國藝術展」。
《PH-306》其中一個過人之處,在於這些早期的元素已經蛻變得脫離了其具象的本源,成為抽象形態,但仍流露出以往的激烈力量。例如,畫幅的整體構圖垂直有力,彷彿體現了斯蒂當時所斷言:「在這樣的(艾伯塔省大草原)大地上,男子漢定當頂天立地,才能活下去。」畫中的圖案從畫面下方向右延伸的大片泥土色物體中拔地而起,呼應了草原上的曠遠空間。其二,畫面後方的黑白色塊與一個張牙舞爪的形體互相交纏,其外型以調色刀的粗獷筆觸勾勒,形象鮮明。
其三,這種將圖案彼此割裂、再互相融合的作畫手法,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空間感。畫面左方的檸檬色域與右方的深灰色域猶如鉗子般互相緊扣,驟眼看去,彷彿成為了畫面上的主要顏色。總括而言,《PH-306》捨棄了傳統的前景與後景,為觀者創造出一個生機勃勃的連貫畫面,甚至在立體派作品中亦前所未見。這種構圖反映出斯蒂的熱切宏願:「我從來都不想讓顏色成為顏色。我不想讓肌理成為肌理、圖案成為形狀。我想讓它們全部合而為一,躍然紙上。」
在色彩拼搭方面,《PH-306》亦堪稱斯蒂的典範。畫中的主要亮色使暗沉的色調更矚目,如黑色、灰色、棕色和畫面中上方的暗褐紅色,亮色則包括耀眼的白色、畫面左上方的淡黃色、從中綻放的橙色,以及在畫面中央蜿蜒而行的明艷鮮黃色。這種運色技巧是斯蒂的主要創作手法,藝術家取名為「生命線」,意義不言自明。
畫面上的生命線宛如一條川流不息的中樞幹道,將作品的能量匯聚成一個充滿澎湃動力的核心。《PH-306》的畫面看似相對簡單,可是,當觀者注視畫面的時間越長,他們越會發現作品呈現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動感(更何況,斯蒂以極精細的藍色線,凸顯黑色顏料的深邃感)。此處,斯蒂的形容可謂十分貼切:「一幅優秀的作品,往往具備最簡單明了的元素。這些作品幾乎淺白易明,直至你進一步仔細觀察,才會發現箇中乾坤。」如其所言,《PH-306》的畫面結構看似疏散,卻蘊藏無窮「乾坤」。
此外,本作與斯蒂的其他作品還有一些分別。《PH-306》尺寸不大,一反觀者先入為主的想法,即認為斯蒂追求的雄闊氣魄和崇高感,會促使他偏向創作巨幅作品。事實上,斯蒂的許多作品均採用中等尺幅,使畫面的力量更集中。這些作品的畫面不足以包圍觀眾、使之如入其境,卻能夠將觀者的視線向內聚焦(斯蒂曾經以「向心聚爆」一詞形容他的視覺力學)。為了保留紀錄,斯蒂在1947年創作了最少12幅與《PH-306》尺寸相近的作品,其中有部分尺幅更小。此外,斯蒂的作品紀年甚少長達兩年,但《PH-306》背面則罕有地有這樣的標示;這種做法表示了他在創作上有所蛻變或突破。
1946至47年無疑是斯蒂事業生涯的分水嶺。在1946年的作品中,偶爾仍可見具象圖案的痕跡;直至1947年末,他的作品已經完全進入抽象領域。斯蒂在1964年向水牛城亞布萊特・諾克斯美術館捐贈了33件重要作品,其中一幅畫作《PH-301》與《PH-306》構圖最為相似。兩幅畫面上均可見一條蜿蜒曲折的生命線;《PH-301》的線條呈深綠色,位於畫面右下角。由此可推斷,這兩幅作品同樣於1947年1月面世。故此,《PH-301》可能是《PH-306》的姊妹作,更有可能是其壓軸篇幅。斯蒂在1976年將《PH-306》贈予愛女桑德拉,掛於她在曼哈頓寓所的牆壁上,可見這幅作品在藝術家眼中意義特殊。總括而言,斯蒂是二十世紀的傑出美國藝術家,而《PH-306》是一幅經過精妙審慎考量的作品,地位和意義非同一般。
大衛・安凡
© Art Ex Ltd 2020
作家及策展人大衛・安凡(David Anfam)博士是現代美國藝術權威,現於丹佛克里夫・斯蒂博物館擔任資深策展顧問及其研究中心總監。安凡博士長駐倫敦,是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研究的知名學者,他在2017年籌辦的皇家藝術學院展覽「抽象表現主義」獲《金融時報》藝評版主筆雅姬・烏舒拉格(Jackie Wullschlager)譽為「本世紀英國國內最痛快淋漓且最具挑釁意味的美國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