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18
  • 1118

大衛・霍克尼 | 三十朵向日葵

估價
估價待詢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大衛・霍克尼
  • 三十朵向日葵
  • 款識《30 Sunflowers》,David Hockney,1996(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 182.9 x 182.9 公分,72 x 72 英寸
1996年作

來源

倫敦,Annely Juda Fine Art畫廊
私人收藏
富藝斯,紐約,2011年5月12日,拍品編號31
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倫敦,Annely Juda Fine Art畫廊,「David Hockney: Flowers,Faces and Spaces」,1997年,封面載彩圖
倫敦,Whitechapel畫廊,「Lynette Yiadom-Boakye selects; Works from the V-A-C Foundation,Natures,Natural and Unnatural」,2015年
威尼斯,V-A-C基金會,薩萊宮,「The Explorers」,2018年

拍品資料及來源

「這個世界七彩繽紛,我認為它非常美麗。大自然無與倫比。梵谷崇尚大自然,他的內心也許充滿痛苦,但並未反映在作品中。世上難免有些事情會令人意志消沉,但我們應帶著喜悅的心看待世界。」

大衛・霍克尼

「大衛・霍克尼的《三十朵向日葵》(1996年)刻畫了鮮花的各個階段,與人類生命有著相似的軌跡,這是最早期令我深感著迷的作品。它的色彩和構圖包含著某種叫人饜足的魅力,堪稱畫家的視覺饗宴。一切都回歸關於理性與感官的討論。作品在顏色方面的處理,以及濃郁多彩的畫面,對我而言均吸引力十足。」

莉奈特・亞多姆・博凱

「創作靜物畫跟任何畫種一樣教人興奮。我記得曾經在巴黎對弗朗西斯・培根說過,我在加州見過一幅瓶中鬱金香,畫中蘊藏的深刻意涵,及得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他一開始幾乎以為我在說自己的畫,不過我其實是指諾頓・西門博物館收藏的塞尚作品。那是最漂亮的畫作,意涵之深刻與任何一幅培根作品不相伯仲。而那只是花瓶裡的幾枝鬱金香而已。意涵不在於取材,而在於題材的處理手法。」

大衛・霍克尼


《三十朵向日葵》作於1996年,當時霍克尼年近六十,這是一幅擁有重要意義的非凡鉅作,展示了藝術家無出其右的圖像表達手法,蘊含著刻骨銘心的深邃情懷。這幅燦然灼目的作品標誌著霍克尼從醉心攝影的十年時光裡抽身,重返繪畫,在藝術造詣達至巔峰之際,投身靜物畫此一傳統門類。他當時應該覺得自己終於準備就緒,擁有足夠資格直面梵谷、塞尚、莫內、維梅爾等藝術史上的巨匠先輩。霍克尼創作此畫前曾經參觀過兩場展覽,兩次均深深影響了其創作軌跡:一是芝加哥美術館的「克勞德・莫內(1840-1926)」展覽,二是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維梅爾回顧展。他步出會場時興奮莫名,精神大振,並在新一輪熱忱的驅使下,重新拾起畫筆,並於創作時更加著重畫面的質感和色調的掌控。《三十朵向日葵》是大衛·霍克尼在1996年創作的花卉靜物系列作品中兩幅尺幅最大的畫作之一,就其豐富明艷的色彩、錯綜複雜的構圖、個中題材的意義深重,尤顯畫作與眾不同,堪稱霍克尼筆下之經典極致。《三十朵向日葵》落在霍克尼傳奇創作道路上的重要分岔口,曾登上1997年展覽「花卉、臉龐與空間」的圖錄封面,那是繼1988年泰特回顧展後,他在倫敦舉行的最大型展覽。

霍克尼被譽為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偉大在世藝術家,憑著糅合普普藝術、極簡及抽象表現主義元素的創作,六十年代在國際藝壇聲名鵲起。其中六、七十年代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裡滿是艷陽下的游泳池和蠱惑人心的室內人像,風格大膽新穎,色彩和線條的調度流露出理想化的雕鑿痕跡;到了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他主要沉浸在攝影、舞台設計、版畫製作和電腦軟件繪圖的世界裡。1995年,霍克尼轉而埋首有關光線的嘗試,探討觀看的本質。他在各種光線下拍攝自己尚未完成的作品,然後把照片打印出來,再透過繪畫和攝影進一步潤色。1995年末,霍克尼深受芝加哥美術館的莫內回顧展啟發,而莫內正是捕捉不同光線下細膩氛圍幻變的開山鼻祖。他憶述:「我步出(莫內展覽)會場,開始更仔細地觀察密歇根大道上的樹叢。莫內教人看得更多。梵谷對人也有同樣的影響。他使人帶著更多情感注視身邊的世界。」在不久之後的1996年初,霍克尼前往海牙,並因維梅爾的作品而心頭為之一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維梅爾畫中的色彩狀態極佳,鮮豔如昔。這些畫是如此的光華煥發!他小心翼翼地上色,透明的色層讓人能夠看見明亮的藍色。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我在過去多年裡學到不少關於油畫薄塗顏料層的知識,而且認真看待。看到維梅爾處理顏料的手法,以及他對落在人物和事物上光線的精彩駕馭,讓我不禁躍躍欲試地衝回自己的工作室。」

回到加州後,霍克尼重新調整畫架擺放的位置,讓北面的陽光正好落在靜物習作上。1996年的花卉系列在霍克尼的畢生創作裡可謂一枝獨秀,它們與莫內、梵谷、高更乃至維梅爾和荷蘭黃金時代等更早期的大師,展開引人入勝的對話;另一方面,他的創作手法前衛新穎,別樹一幟。他為濃郁的自然主義配上極富感染力的絢爛色彩,以失而復得的精力,一絲不苟地勾畫著顏色和光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霍克尼借鑑了維梅爾的用色手法,在上層顏色之下,塗上黃色和藍色打底,凸顯向日葵和花瓶穠麗動人的光華,並在《三十朵向日葵》裡將這種手法運用得精煉純熟。本作畫面不僅綻放出斑斕的色彩,更流露出扣人心弦的純淨和真實感。與其説這種真實感源於技法上的模仿,不如說是來自印象派畫家的主張——光線和顏色時刻變化,人眼前的事物亦因此不斷改變。

《三十朵向日葵》尺幅恢宏,色彩穠麗,畫面質感豐富、矚目動人,是霍克尼的傾力鉅作,也是其藝術造詣最成熟老練時期的代表作。作品巧妙地呈現出一幅動人心魄的壯麗畫面,莊嚴高貴的向日葵傲然挺立,托斯卡尼艷黃和黃金赭色花盤綻放在翠綠花莖的頂端,光彩耀目。這是古典靜物畫的全新演繹,桌上端放著五個經過精心編排的花瓶,背後穠麗的松綠色以短促的點描筆觸交織而成。華麗的深紅桌布猶如舞台上的布幕,暗示霍克尼一直以來對舞台設計情有獨鍾。一切準備就緒,觀者目光彷彿著魔一般,沿著順時針方向環視畫面──先是左上角昂首直立的飽滿花莖,然後是右方微微下垂的花朵,最後是橫躺在左下角的凋零花枝。藝術家莉奈特・亞多姆・博凱(Lynette Yiadom-Boakye)認為畫作寓意與人類的生老病死有異曲同工之妙,她評論道:「大衛・霍克尼的《三十朵向日葵》(1996年)刻畫了鮮花的各個階段,與人類生命有著相似的軌跡,這是最早期令我深感著迷的作品。它的色彩和構圖包含著某種叫人饜足的魅力,堪稱畫家的視覺饗宴。一切都回歸關於理性與感官的討論。作品在顏色方面的處理,以及濃郁多彩的畫面,對我而言均吸引力十足」(莉奈特・亞多姆・博凱談籌辦展覽「V-A-C收藏:大自然、自然與非自然」,白教堂美術館,倫敦,2015年)。

本作洋溢奔放熱情,卻又優雅矜持,當中的出色技巧只能經過長年磨礪而得,也反映了一位藝術大師在修為最精練之時安靜而熾烈的迸發。正如霍克尼自言:「把畫筆浸滿顏料,在任何東西上留下痕跡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時至今日,我依然樂意花一整天時間,只用一種顏色來畫一扇門。」本作不但散發出靜物畫的雋永特質,還透過這種古老的藝術門類,以更高層次的嶄新角度觀看世界。按霍克尼本人的話:「創作靜物畫跟任何畫種一樣教人興奮。我記得曾經在巴黎對弗朗西斯・培根說過,我在加州見過一幅瓶中鬱金香,畫中蘊藏的深刻意涵,及得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他一開始幾乎以為我在說自己的畫,不過我其實是指諾頓・西門博物館收藏的塞尚作品。那是最漂亮的畫作,意涵之深刻與任何一幅培根作品不相伯仲。而那只是花瓶裡的幾枝鬱金香而已。意涵不在於取材,而在於題材的處理手法。」

本作沿襲了藝術史上最偉大的靜物畫傳統,帶出生命轉瞬即逝的哲思。畫中殞落的向日葵,以及下方光禿禿的畫框,都寄託著畫家心中的傷感。本作創作之時,霍克尼剛從一段漫長的喪友哀思裡走出來。此前,幾位摯友的離世令他消沉不已,其中包括與他關係密切的知心人兼贊助人、藝評家兼策展人亨利・哥德撒勒(Henry Geldzahler),還有好友吉塔(R.B. Kitaj)的妻子、畫家珊卓拉・費雪(Sandra Fisher)。霍克尼曾經用花卉靜物畫作為問候卡送給友人,在《三十朵向日葵》裡,這種熱烈的情感化作一股對故友默默的緬懷。本作雖散發無言哀傷,但仍充滿希望和鬥志,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它反映出一種珍貴的世界觀——即使飽受傷痛和失去的折磨,依然初心不改。一如霍克尼所言:「這個世界七彩繽紛,我認為它非常美麗。大自然無與倫比。梵谷崇尚大自然,他的內心也許充滿痛苦,但並未反映在作品中。世上難免有些事情令人意志消沉,但我們應帶著喜悅的心看待世界。」《三十朵向日葵》兼具絢爛和暴烈之美,既動人絕色,亦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短暫無常,作品以藝術史為鏡,展示明暗、空間和色彩的精彩調度,蘊涵重大的個人意義和心路歷程,匯集霍克尼的創作精髓,奠定他作為二十世紀偉大畫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