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503
  • 3503

明末 樺木百寶嵌玉堂富貴蓋盒 |

估價
2,000,000 - 3,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9.4 x 21 x 12 公分,3 3/4 x 8 1/4 x 4 3/4 英寸
盒樺木製,呈長方形,內有屜。盒面以青金石、金星石、芙蓉石、松石、碧璽、蜜蠟等鑲嵌綬鳥、海棠、牡丹、壽石等花卉。蓋盒口沿銀絲嵌回紋一周,紋飾豐富華麗,寓意吉祥。此盒木質紋理奇特,所嵌紋飾多彩亮麗,屬百寶嵌工藝中之精品。清宮舊藏一件同為樺木製百寶嵌玉堂富貴蓋盒,載《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香港,2001年,圖版223。其紋飾與本盒相對,應原為一對。

拍品資料及來源

玉堂富貴賀榮華:明末樺木百寶嵌玉堂富貴蓋盒
薛好佩博士本盒樺木製,鑲嵌各式寶石,以及青金石、松石、珍珠母、芙蓉石、孔雀石和蜜蠟,展現晚明藝匠製作木器珍品工藝達致頂峰。本盒採用百寶嵌技術,百寶嵌亦稱「周製」,著名藝匠周翥(活躍於十六世紀)沿用此技。百寶嵌與明代朝廷御用傢具關係密切,直至清代仍然流行。本品華美秀麗,當屬御製無疑,清宮舊藏一盒,於本盒應為一對,載《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香港,2002年,編號223(圖一)。

藝此盒者造詣非凡,駕馭各種材質游刃有餘,觀盒上百寶嵌可知。本盒嵌法與凸嵌線裝飾技巧相近,所嵌紋飾高於其框架,營造高低起伏效果,立體感強。盒蓋飾綬帶鳥母子二鳥,構圖精巧,彷如母鳥立於石上,下方另有一石,雛鳥棲於後者,母鳥從高守望雛鳥。綻放牡丹、菊花、白玉蘭及海棠芬芳明豔,質感豐美,左上角一對蝴蝶尺寸較小,彷如處於遠處,營造整體飄逸輕靈之感。盒身四方飾枇杷果實枝葉,豐富華麗,襯托盒蓋紋飾,相得益彰。

綬帶,諧音壽代,寓高壽延綿,世代子孫福澤滿堂。古時中國官員身穿玉帶,故此綬帶鳥代表高官位。有關綬帶鳥之論述,詳見 Teresa Tse Bartholomew,《Hidden Meanings in Chinese Art》,舊金山,2006年,頁215-218。玉蘭、海棠,賀玉堂富貴榮華,再配彩蝶、牡丹、海棠及玉蘭,則合指富貴豐足、官運亨通、兼且滿堂光彩。

如前所述,此盒採用崁寶技術由周翥所創,亦因其聞名。周氏活躍於明嘉靖年間,作坊位於江蘇揚州市。揚州,地處揚子江北,大運河南端,於明代乃文藝重鎮,亦為鹽業交易重地,富裕鹽商居於揚州,遂成購買工藝書畫之主顧。揚州八怪,善書畫,活躍於十八世紀;能工巧匠如周翥者,亦於此地設作坊,所製工藝,備受富裕人家追棒。錢泳(1759-1844年),善文墨書畫,著《履園叢話 》曰:「周制之法,惟揚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創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銀、寶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車渠、青金、綠松、螺甸、象牙、密蠟、沉香為之,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臺、花卉、翎毛,嵌於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風、桌倚、窗槅、書架,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

嵌寶器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最廣,涵蓋晚明至清代,見於盒、屏、筆筒等各式器形,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出處同上,編號219-228及230-234,其中一盒與本品成對,編號223。另比一盒例,通體嵌寶,飾花果靈鳥,載於《故宮雕刻珍萃》,2002年,圖版98(圖二)。再比一例,飾狩獵圖,出自好善簃收藏,售於香港蘇富比2018年5月31日,編號31,同場拍賣售出一傳周柱製盤例,亦出自好善簃雅藏,編號7。尚可比較一紫檀嵌寶盒例,傳周柱製,售於香港蘇富比1988年11月16/17日,編號256,後易手於2012年4月4日,編號179,出自水松石山房收藏。

1 錢泳,《履園叢話》,北京,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