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405
  • 3405

六朝 黃玉瑞獸 |

估價
2,200,000 - 2,8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7.5 公分,3 英寸

來源

Wilfred Fleisher 收藏,斯德哥爾摩
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倫敦
J.M.A. Dawson 收藏,倫敦
莫士撝收藏,香港
藍理捷,紐約,1999年

展覽

《Celadon-Jade》,國立博物館,斯德哥爾摩,1963年,編號65
羅森及約翰.艾爾斯,《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5年,編號186
《Chinese Jades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倫敦,1976年,編號7
《Chinese Works of Art from the Collection of J.M.A. Dawson》,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倫敦,1980年,編號44
《Eskenazi: Twenty-five Years》,埃斯卡納齊古董行,倫敦,1985年,編號18
曾柱昭及莫士撝,《文玩萃珍》,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 香港,1986年,編號179
馮陳善奇及楊春棠,《玲瓏玉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1996年,編號66及封面
《Ancient China, Jades, Bronzes & Ceramics》,藍理捷,紐約,1999年,編號23

出版

Desmond Gure,《Selected Examples from the Jade Exhibition at Stockholm》,斯德哥爾摩,1963年,圖版13,編號2
〈A Comprehensive Study〉,《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 Antiques》,斯德哥爾摩,1964年,卷36,圖版13,編號2
那志良,《玉器辭典》,台北,1982年,頁72,編號0533
羅伯特.楊門,《楊門藏玉:中國玉器.新石器時代至清代》,芝加哥,2008年,圖版140
朱塞佩.埃斯卡納齊,薛好佩整理,《中國藝術品經眼錄:埃斯卡納齊的回憶》,倫敦,2012年,倫敦;中譯版,上海,2015年,圖153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此六朝玉獸,雕琢出神入化,堪稱同代之冠,無出其右。商周玉器,雖有以動物形象作飾紋,卻較趨圖像化,及至漢代,卻盛行玉石神獸,勇猛矯健,氣勢凌厲。不同於人物陶俑,動物及神獸雕像大量見於墓葬之中,作鎮墓用,辟邪驅惡,守護墓主。大型石雕神獸,如獅、虎、翼獸等,常見於帝王及高官武將等墓葬甬道兩側,其面目凶煞,鎮墓守陵。此風於六朝時期達至鼎盛,時南京附近墓葬外見大量大型神獸石像。與此同時,玉雕動物、瑞獸亦隨之盛行。與較早期隨葬品中常見之玉牌、玉飾等平面玉雕不同,立體動物神獸作為獨立個體,不再僅為彰顯墓主身份地位,而更具鎮魔驅邪之神功,以護佑墓主。 此類玉雕之超凡工藝隨少量傳世佳作得以流存,本品當屬個中極罕珍品,充分展現古代匠人技藝之絕。黃玉色澤瑩潤,雕神獸巧妙絕倫,實為傑作。此玉雕瑞獸,早於1963年展於斯德哥爾摩,收錄在 Bo Gyllensvard 圖錄(編號65),1975年又展於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出版在羅森及約翰.艾爾斯之鉅作《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其形似獅,與前例相若,造型大氣,紋路深刻,鬃毛流暢,層次分明,螺旋紋精緻,且同作蓄勢待發之態,極富動感。喜仁龍認為此類玉獸與南京附近墓葬外所見大型石獸雕像相關,皆為六朝後期所製,參見其著作《Chinese Sculpture》,卷2,倫敦,1925年,圖版3-7及9-13。

拍賣場上所見,與此玉獸最為近似者,應為何鴻卿爵士所藏,原售於紐約蘇富比1979年11月2日,編號51,拍賣時此玉被定代六朝,後因其與1972年咸陽(今西安)漢元帝墓附近出土之玉辟邪風格相似,羅森將其重新斷代為漢,見其專著《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倫敦,1995年,圖版26:7。該玉雕辟邪現藏咸陽市博物館,載於《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金銀玉石卷》,上海,1996年,頁54,圖版166。

何鴻卿爵士所藏玉獸,造型特徵極近此例,可相媲美:皆怒目圓瞪,四爪鋒利,蓄勢待發;輪廓線條流暢,為典型漢代早期玉雕風格,深刻條紋分佈全身,凹凸層次分明,立體感十足;雙翼由肩部而出,長尾捲曲;並巧用天然玉皮褐色,與整體相融。

另可比較清宮舊藏早期玉雕神獸,見一東漢辟邪例,藏台北故宮,展於《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12年,編號18。以及一漢代玉雕有翼獸,藏北京故宮,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香港, 1995 年,編號201。

與本品可比類例皆罕,如許漢卿(1882-1950年代)舊藏玉獸,2016年4月6日售於香港蘇富比,編號3025。鄭德坤伉儷雅藏六朝玉雕神獸,也可作比較,載於屈志仁,《Chinese Jade from Han to Ch’ing》,亞洲協會,紐約,1980年,圖版12。另有兩稍小玉獸例,為鐘華培典藏,錄於葉義,《中國玉雕》,香港藝術館,香港,1983年,編號126及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