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雷內・馬格利特 | 《西塞羅的追隨者》
估價
2,000,000 - 3,000,000 US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雷內·馬格利特
- 《西塞羅的追隨者》
- 款識:藝術家簽名Magritte(右下)
- 油彩畫布
- 23 1/2 x 19 1/2 英寸
- 60 x 50 公分
- 1948年作
來源
保羅・威林格博士,布魯塞爾(1959年或之前購自藝術家本人,至少收藏至1966年)
馬勃洛畫廊,倫敦
拍賣:紐約佳士得,1979年5月15日,拍品編號70
拍賣:倫敦佳士得,1988年6月27日,拍品編號60
購自上述拍賣
馬勃洛畫廊,倫敦
拍賣:紐約佳士得,1979年5月15日,拍品編號70
拍賣:倫敦佳士得,1988年6月27日,拍品編號60
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布魯塞爾,路易・科辛畫廊,「雷內・馬格利特的敘事繪畫」,1949年
沙勒羅瓦,公園美術館,「馬格利特:新世界」,1950年
韋爾維耶,Cave des temps mêlés,「展覽:馬格利特」,1953年,品號8
奧登塞;哥本哈根及巡展,「1953-1954年巡迴展覽:歐洲藝術」,1953-54年,品號5
安特衛普,安特衛普梅爾街市政廳,「當代藝術:1956年沙龍」,1956年,品號110
布魯塞爾,伊克塞爾博物館,「馬格利特」,1959年,品號72
列日美術館,「馬格利特展覽」,1960年,品號41
烏特勒支,中央博物館,「1890年至當代比利時繪畫」,1966年,品號71
倫敦,馬勃洛畫廊,「馬格利特」,1973年,品號55,圖錄載圖
紐約,岱夫林畫廊,「馬格利特:油畫、水粉、拼貼」,1974-75年,品號3,圖錄載彩圖
布魯塞爾,比利時皇家美術館,「雷內・馬格利特1898-1967年」,1998年,品號152,圖錄載彩圖
沙勒羅瓦,公園美術館,「馬格利特:新世界」,1950年
韋爾維耶,Cave des temps mêlés,「展覽:馬格利特」,1953年,品號8
奧登塞;哥本哈根及巡展,「1953-1954年巡迴展覽:歐洲藝術」,1953-54年,品號5
安特衛普,安特衛普梅爾街市政廳,「當代藝術:1956年沙龍」,1956年,品號110
布魯塞爾,伊克塞爾博物館,「馬格利特」,1959年,品號72
列日美術館,「馬格利特展覽」,1960年,品號41
烏特勒支,中央博物館,「1890年至當代比利時繪畫」,1966年,品號71
倫敦,馬勃洛畫廊,「馬格利特」,1973年,品號55,圖錄載圖
紐約,岱夫林畫廊,「馬格利特:油畫、水粉、拼貼」,1974-75年,品號3,圖錄載彩圖
布魯塞爾,比利時皇家美術館,「雷內・馬格利特1898-1967年」,1998年,品號152,圖錄載彩圖
出版
馬格利特致安德里厄的信函,1948年9月6日
《獨立報》,沙勒羅瓦,1950年5月9日,頁6
卡米爾・戈曼斯,〈在路易・科辛畫廊:馬格利特與他的敘事繪畫〉,《布魯塞爾美術》,布魯塞爾,1949年2月11日,頁8
大衛・史維斯塔及莎拉・惠特菲爾德,《雷內・馬格利特:油畫及藝術品專題目錄1931-1948年》,第二冊,倫敦,1993年,品號662,頁414載圖
《獨立報》,沙勒羅瓦,1950年5月9日,頁6
卡米爾・戈曼斯,〈在路易・科辛畫廊:馬格利特與他的敘事繪畫〉,《布魯塞爾美術》,布魯塞爾,1949年2月11日,頁8
大衛・史維斯塔及莎拉・惠特菲爾德,《雷內・馬格利特:油畫及藝術品專題目錄1931-1948年》,第二冊,倫敦,1993年,品號662,頁414載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沒有什麼需要表達!我只是在尋找意象,然後不停創作……那些無法捉摸、撲朔迷離的意象是唯一有意義的,因為人生本來就神秘莫測。」
——莫里斯・博茨的雷內・馬格利特專訪,1951年
本作作於1948年,集馬格利特三十年代主要創作題材之大成。這位比利時藝術家曾在巴黎短暫停留,贏得前衛藝術先鋒的美譽,直至1967年離世之前,他創作不輟,將意象符號和玄之又玄的對照融入作品當中。
這幅畫包含不少馬格利特慣用的元素,外形怪誕的主角挨著石欄杆煢煢獨立,遠處是一片月色粼粼的水面,充滿戲劇效果。馬格利特將這尊人形立像稱為「杯球」(bilboquet),即一種類似劍球的拋接玩具。「他」身披一襲紅色斗篷,舉目凝視頭頂的新月,指間輕輕捏著一片葉子。一如作品標題所示,他是西塞羅的追隨者,或是一名嚮導,正在月光下尋求心靈上的指引,就像身披紅色斗篷的古羅馬軍團士兵,思索自己的征途該何去何從。
無論世人對馬格利特的作品解讀得如何繪聲繪色,他本人對此一向頗為抗拒,還會偶爾嘲諷一下長篇大論的人。1961年,他在一封寫給好友安德烈・博斯曼的信中,提到一幅與本作類似的畫(見圖1):「最近有件事情使我意識到智商有高低——我剛剛聽到關於自己作品的『解釋』,那幅畫名為《人權》。解釋說,畫中的火焰代表普羅米修斯,同時也意味著戰爭!手中舉著葉子的人『象徵』和平,而那片葉子應該是橄欖葉!!!所以這幅畫就如此這般……一整個沒完沒了。我決定就此打住,外行人的臆想真是永無休止,但卻淡而無味,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會想出什麼好主意來」(引述自H・托茲奈,《馬格利特:意念與意象》,紐約,1966年,頁153)。
就馬格利特的創作原意而言,工整的解讀也許注定徒勞無功,不過我們依然能夠從他的作品裡找到一些事物的原形。1922年出版的《拉魯斯圖解大辭典》(Larousse Universel)是二十世紀很受歡迎的百科全書,馬格利特也十分喜愛內裡的插圖,他不但會借用書中事物的名字或定義,還會參考相關圖解,將素描融入自己的作品。書中收錄一條附圖辭目「杯球」(見圖2),它從法國同名的棒與球拋接遊戲演化而來,外形酷似西洋棋,1926年前後,杯球在馬格利特的畫中首次出現,並在本作中登上舞台中央。杯球曖昧的可塑性和平凡的特質,使藝術家看到它的潛力;正如安妮・厄姆蘭德指出,「這是一個包含多重指代的形式,可以是人偶或欄杆,也可以是桌腿或棋子,它會成為馬格利特常用的元素,這個獨特的『式樣』可以被無限複製、放大、縮小或隨處安放,每次總會略有不同,為藝術原創性的主流定義帶來挑戰」(安妮・厄姆蘭德,《平凡事物的奧秘》展覽圖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2013年,頁28)。
作為專有名詞的時候,「杯球」也是歐洲巡迴雜耍劇團「沙丁龐客」(Saltimbanques)中某個成員的稱呼,杜米埃和畢加索等藝術家筆下曾經出現過他們的身影(見圖3及4)。因此,馬格利特早期作品中的無頭杯球玩具 ,到四十年代人形杯球的演變,巧妙地利用了詞語的雙重意義,反映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對文字遊戲的喜愛。無頭杯球通常前後擺放,形狀不一,或放在黑白相間的格子圖案上,讓人聯想起西洋棋——除了是智力的較量、著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也經常在精神分析學的領域被視為是人生的比喻(見圖5)。
本作包含眾多視覺元素,石欄、新月、靜水、孤葉、紅袍、杯球等事物在馬格利特的作品中反覆出現,而且每次都有不同的構圖,可見藝術家永不言倦的嘗試。無論是在本作還是其他作品中,馬格利特將我們熟悉的符號環環相扣地組合起來,在各式各樣的語境中重新演繹,從而奠定自己的歷史地位,他是造詣非凡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超現實主義運動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興起,如今相隔已久,但馬格利特筆下充滿心理暗示的主題仍然耐人尋味,魅力屹立不倒。
——莫里斯・博茨的雷內・馬格利特專訪,1951年
本作作於1948年,集馬格利特三十年代主要創作題材之大成。這位比利時藝術家曾在巴黎短暫停留,贏得前衛藝術先鋒的美譽,直至1967年離世之前,他創作不輟,將意象符號和玄之又玄的對照融入作品當中。
這幅畫包含不少馬格利特慣用的元素,外形怪誕的主角挨著石欄杆煢煢獨立,遠處是一片月色粼粼的水面,充滿戲劇效果。馬格利特將這尊人形立像稱為「杯球」(bilboquet),即一種類似劍球的拋接玩具。「他」身披一襲紅色斗篷,舉目凝視頭頂的新月,指間輕輕捏著一片葉子。一如作品標題所示,他是西塞羅的追隨者,或是一名嚮導,正在月光下尋求心靈上的指引,就像身披紅色斗篷的古羅馬軍團士兵,思索自己的征途該何去何從。
無論世人對馬格利特的作品解讀得如何繪聲繪色,他本人對此一向頗為抗拒,還會偶爾嘲諷一下長篇大論的人。1961年,他在一封寫給好友安德烈・博斯曼的信中,提到一幅與本作類似的畫(見圖1):「最近有件事情使我意識到智商有高低——我剛剛聽到關於自己作品的『解釋』,那幅畫名為《人權》。解釋說,畫中的火焰代表普羅米修斯,同時也意味著戰爭!手中舉著葉子的人『象徵』和平,而那片葉子應該是橄欖葉!!!所以這幅畫就如此這般……一整個沒完沒了。我決定就此打住,外行人的臆想真是永無休止,但卻淡而無味,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會想出什麼好主意來」(引述自H・托茲奈,《馬格利特:意念與意象》,紐約,1966年,頁153)。
就馬格利特的創作原意而言,工整的解讀也許注定徒勞無功,不過我們依然能夠從他的作品裡找到一些事物的原形。1922年出版的《拉魯斯圖解大辭典》(Larousse Universel)是二十世紀很受歡迎的百科全書,馬格利特也十分喜愛內裡的插圖,他不但會借用書中事物的名字或定義,還會參考相關圖解,將素描融入自己的作品。書中收錄一條附圖辭目「杯球」(見圖2),它從法國同名的棒與球拋接遊戲演化而來,外形酷似西洋棋,1926年前後,杯球在馬格利特的畫中首次出現,並在本作中登上舞台中央。杯球曖昧的可塑性和平凡的特質,使藝術家看到它的潛力;正如安妮・厄姆蘭德指出,「這是一個包含多重指代的形式,可以是人偶或欄杆,也可以是桌腿或棋子,它會成為馬格利特常用的元素,這個獨特的『式樣』可以被無限複製、放大、縮小或隨處安放,每次總會略有不同,為藝術原創性的主流定義帶來挑戰」(安妮・厄姆蘭德,《平凡事物的奧秘》展覽圖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2013年,頁28)。
作為專有名詞的時候,「杯球」也是歐洲巡迴雜耍劇團「沙丁龐客」(Saltimbanques)中某個成員的稱呼,杜米埃和畢加索等藝術家筆下曾經出現過他們的身影(見圖3及4)。因此,馬格利特早期作品中的無頭杯球玩具 ,到四十年代人形杯球的演變,巧妙地利用了詞語的雙重意義,反映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對文字遊戲的喜愛。無頭杯球通常前後擺放,形狀不一,或放在黑白相間的格子圖案上,讓人聯想起西洋棋——除了是智力的較量、著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也經常在精神分析學的領域被視為是人生的比喻(見圖5)。
本作包含眾多視覺元素,石欄、新月、靜水、孤葉、紅袍、杯球等事物在馬格利特的作品中反覆出現,而且每次都有不同的構圖,可見藝術家永不言倦的嘗試。無論是在本作還是其他作品中,馬格利特將我們熟悉的符號環環相扣地組合起來,在各式各樣的語境中重新演繹,從而奠定自己的歷史地位,他是造詣非凡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超現實主義運動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興起,如今相隔已久,但馬格利特筆下充滿心理暗示的主題仍然耐人尋味,魅力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