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25
  • 1225

李研山 曲江池館圖 | 設色紙本 手卷

估價
500,000 - 7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Li Yanshan (1898-1961)
  • 設色紙本 手卷
鄧爾雅題引首鄧爾雅、張大千、黃君璧題跋引首:插架三萬。喬峯同學屬篆。鄧爾雅。款識:此余舊作,喬峯宗兄得之出示,即題而歸之。時甲午夏日,李研山記於九龍山中。題跋:〈鄧〉 卅、年來,吾粵畫盟前輩推王竹虛、潘致中、黃少梅、趙浩公諸子。劫後幸辟地香島。今獲晤談,惟與李硯山商量舊學。硯山從致中遊至久,過從尤密。喬峰同學出示硯山此卷,囑為題記,口占一首用志來雨亭雲之感。自昔水山稱小李,今人清潤憶潘郎。情移海上真乾瀞,劫後方知石敢當。第七十八甲午端午,鄧爾雅。〈張〉 粵東畫家皆銳意維新,自成風氣,望而知為嶺南宗派。惟吾友黃君璧、李研山兩先生,恪遵古法,以因為創,與大江南北名勝相角逐,為並時瑜亮,予最服膺者也。此卷為研山中歲之作,奄有文、沈之長,而上規馬和之、王叔明,尤見功深。今研山往矣,片鱗一爪,至不易得,喬峯仁弟當如何護愛之。甲辰六月大千居士爰。〈黃〉 黃鶴山樵一梧軒圖為三水何氏田溪書屋藏品,曾見王耕煙有臨本。今閱硯山先生此作,略擬其意,得其神髓,極工整而不板滯,極繁密而不冗雜,用筆極細,時露蒼渾,氣韻神采,撲人眉宇,直超出尋常蹊逕之外。余見先生之畫多矣,無如此卷之精絕者。喬峰兄得此善為保之。壬子秋日於香島,君翁黃君璧。鈐印:〈李〉 「李居端」。〈鄧〉 「鄧」、「爾」、「吉」、「爾雅」。〈張〉 「張爰之印信」、「大千居士」。〈黃〉 「黃君璧印」、「君翁」。藏印:「李喬峯」。

來源

張祥凝、黃般若、李喬峯先後遞藏
香港蘇富比,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215
「梅潔樓」藏

展覽

臺北,國父紀念館,〈古萃今承 ─ 近現代名家精選〉展,二○○九年十二月五日至二○一○年一月廿七日
香港藝術館,〈抗心希古 ─ 李研山的藝術〉,二○一一年六月十日至十月十六日
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方寸之間 ─ 梅潔樓藏手卷冊頁展〉,二○一七年十一月七日至二十二日
香港,元創方,〈方寸之間 ─ 梅潔樓藏手卷冊頁展〉,二○一八年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五日

出版

〈李研山書畫集〉,李允鉌編(香港,東方文物圖籍出版社,一九七四年),頁34-36
〈古萃今承 ─ 近現代名家精選〉圖版篇(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九年十二月),圖版64
〈抗心希古 ─ 李研山的藝術〉(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二○一一年),圖版10
〈秀骨天成.心悟手從 ─ 粵港名家李研山畫展〉,刊於〈大觀〉月刊第廿二期(臺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頁50-51
〈二十世紀山水畫的臨古典範:李研山及其書畫研究〉,盧宇著(江蘇人民出版社,二○一八年四月),頁75,圖版2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按畫家子李允鉌編纂之〈李研山書畫集〉,本卷原為李研山寫予廣東藝壇仝道金石家張祥凝(1921-1958 )。二人屬摰交,常論藝酬唱,二十年代同組天池畫社,日後李研山用印出自張氏刀下者,多達卅方。其中「居端信鉨」印,邊款謂「研山二兄為余作摹印圖卷,刻此報之,祥凝己卯中秋」,所述圖卷,即應為本卷,由此可推斷寫於一九三九年夏秋之際;是年,李研山居雷君軾在赤柱之深杏樓,與藝友不時雅集其中,張祥凝亦為常客,本卷或在此背景下而生。

是時,李研山埋首鑽研傳統筆墨,尤著力於文徵明、沈周法度。若參照王翬臨王蒙〈一梧軒〉圖,景物、筆墨與本卷相近,可見淵源所自。王蒙原迹時屬廣東何冠五「田溪書屋」收藏,李研山或曾得睹,遂引為圖。

卷首石徑引領,穿洞而過,見園林沿江而建,樹影婆娑,草堂數楹,高士對坐閒話,賞園覽景,庭前白鶴、涉水鴛鴦,相映成趣。園林中,奇石堆疊,柳影竹風,滿庭碧翠;書屋築於荷塘一隅,窗明几靜,插架萬軸,直是文人雅士之幽室雅居。畫中用筆處處見文、沈影響,細膩温婉,賦色清麗,復參合山樵筆法,叠石層次立現,畫面益添蒼茫渾厚。李研山下筆時,捨原迹條幅佈局,一改成卷,恰配曲江之橫向,景物隨之增添挪動,層層遞進,讓觀者展卷,即仿如徜徉其中。

五十年代初,本卷散出市肆,「大風堂」門人李喬峯於黃般若處得此,時卷上款識、印章已被割去。遂倩李研山辨之,重題於上,復延鄧爾雅題引首及跋,時維一九五四年。越十載,求張大千師賜跋,蓋一九四九年在港期間,張李二人甚有往來,鑑古論藝,相交投契。據李喬峯回憶,乃師得睹故人長卷,歎為傑構,不欲貿然動筆,時值遠遊東瀛,復攜卷同行,斟酌再三,方長題於上,復託人自日帶返。再延黃君璧添跋,君翁與研山訂交於二十年代,同屬廣州國畫研究會成員,在港時常聚晤,對其畫藝知之最詳。兩家跋中讚嘆之情,溢於言表,藝壇摰交珍賞如此,足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