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53
  • 1153

奈良美智 | 告別秋天的女孩

估價
15,000,000 - 20,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奈良美智
  • 告別秋天的女孩
  • 款識奈良,2014(作品背面)
  • 壓克力畫布
  • 227.5 x 182 公分,89⅝ x 71¾ 英寸
二〇一四年作

來源

洛杉磯,Blum & Poe 畫廊
歐洲,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洛杉磯,Blum & Poe畫廊〈奈良美智〉二〇一四年三月一日至四月十二日
倫敦, Dairy Art Centre〈發自我心的問候〉二〇一四年十月三日至十二月七日

出版

〈奈良美智:SELF-SELECTED WORKS-PAINTINGS〉奈良美智著(青幻舍,二〇一五年)15頁(彩色圖版)

拍品資料及來源

「當我這樣繪畫時,我便能與畫面圖像或圖像中所描繪的人物有更多交流。這其實是我跟自己的個人對話。它讓我畫出一部份自我,甚至連我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奈良美智


《告別秋天的女孩》尺幅巨大,畫面迷人溫雅,是奈良美智藝術造詣的極致典例。本作畫面將主角放大,佇立單一黃綠色背景前,頭髮衣履映照出柔和而繽紛、萬花筒般變幻無窮的秋日色彩。本作用色複雜多變,煥發醉人金黃色光芒,叫人聯想起古斯塔夫・克林姆金光閃爍的畫幅,本作最為獨特之處:小女孩那一隻天藍、一隻翠綠的鴛鴦色瞳孔。在《奈良美智:自選集》圖錄中,策展人蔵屋美香特別就畫中女孩那不同顏色的眼睛作出評論,指這種失衡為肖像畫注入了一種時間元素。這種時間元素,透過「將不同時間的多種表達合拼」而成(《奈良美智:自選集》,151頁),一針見血地呼應了作品標題——小女孩告別秋天,暗示季節更迭,時間流逝。經過二十多年的孜孜探尋,奈良最終透過這個經典的小女孩主題,表達無窮想像力,贏得了全世界博物館與收藏家的敬重,為他奠下了日本最受國際稱譽的在世畫家這個無容置疑的地位。本作創於二零一四年,在其恢宏尺幅、細膩精湛的筆觸以及大膽的異色瞳孔題材下,可見奈良透過強調自我及對世界的深切反思,成就畫風成熟,更富冥想及內省價值的美學。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奈良以這個小女孩圖騰探索了敵意、叛逆與調皮的暴戾等主題,於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藝術家開始軟化了筆下人物的浮躁性情。奈良將這種改變帶入藝術作品中,他改用柔和色調、軟化粗糙線條,創造出一種空靈飄渺的情感深度,在本作達致頂峰。以松井碧觀察所得,自藝術家在一九九六年起涉獵雕塑後,他的人物開始擁有「三維立體錯覺,透過光影承托,自柔和的背景裡走出來」(松井碧,〈來自外界的凝視:奈良美智畫作中年輕人之優點〉,展覽圖錄,日本橫濱美術(及旅遊)館,《奈良美智:如果你忘了我,我不介意》,2001年,168頁) 。數年後,約從二零零五年開始,奈良大為革新了人物眼睛畫法:他捨棄了從前的單一二維繪法,改以現實繪法,為人物的眼睛增加更多細節與光影。至該十年末,奈良已經完善了他那變化萬千、晶瑩通透的眼睛畫法,同期表示:「據說,人類的眼睛是靈魂之窗,我以前卻畫得太粗心了。例如,以前如果我想表達憤怒情緒,就會畫一些三角形的眼睛。我也會畫一些怒意顯而易見的眼睛,投射出我的憤怒,某程度上也釋放了我的壓抑情緒。(從此以後,)我變得越來越喜歡以複雜的手法表達複雜的情緒」(引自藝術家,「與奈良美智訪談」,《漸近線》,古川英夫,岡本小百合主持,2013年11月)。

《告別秋天的女孩》繪於二零一四年,體現出奈良在技藝上的圓滿探索,展現色彩與筆觸的微細情感,在畫面上塑造出一個閃爍的半透明效果。黃綠色背景與小女孩起鏽而溫暖的秋日色彩互相襯托,女孩左眼上明亮的祖母綠色,呈現出刺眼的色彩不平衡,加強了女孩的凝視目光。如此完美的視覺奇觀,是藝術家長期反覆練習、孜孜不倦的繪畫成果;與他早期的創作方式相比,奈良近十年的創作過程逐步放緩,變得更為細膩,著重冥思及內省。以藝術家的話說:「從前,如果我有一幅想創作的畫作,我會立刻執筆,直至完成。現在,我會花時間慢慢畫,層層遞進,務求找到最好的方式」(引自藝術家,羅伯特・艾爾斯,〈「我以前真的缺乏思考」:奈良美智談近作及紐約佩斯畫廊展覽〉,《藝術新聞》,2017年4月14日)。奈良亦在其他場合總結過藝術轉型的原因,來自本年代初的二零一一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在地震後,我變得嚴肅了許多。從前,我為了快樂而創作,有時則基於一些短暫的情緒,例如悲傷。現在,我希望以一種強大的方式去戰勝悲傷」(引自藝術家,〈日本藝術家對香港情有獨鍾〉,《南華早報》,2015年3月9日)。

奈良續說:「當我這樣繪畫時,我便能與畫面圖像或圖像中所描繪的人物有更多交流。這其實是我跟自己的個人對話。它讓我畫出一部份自我,甚至連我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同上》)。因此,奈良近年的成熟作品,透過更為微妙及克制的表達手法,展現出更高深度及內省能力;他不再以畫中表面事物,包括香煙、刀、手電筒及獠牙等經常在早前作品上出現的物件,而是改以線條及顏色營造濃烈嗆辣感。在《告別秋天的女孩》一作中,這個秘密藏於小女孩左眼裡的靈魅光芒——它超越了俗世疆界,指向一股超凡力量,於小女孩那曖昧不明的嘴角同樣可見;套用藝術家的話說,「你不能直接判斷她是憤怒,還是正在微笑」(引自藝術家,〈日本藝術家對香港情有獨鍾〉,《南華早報》,2015年3月9日)。本作躋身藝術史中神秘女性肖像的陣列,畫中女性拒絕表露內心性情,在達文西《蒙羅麗莎的微笑》一作中表露無遺;而《告別秋天的女孩》,則將奈良劃時代作品中的時代精神,呈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