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47
  • 1047

吳冠中 | 灕江竹林

估價
5,000,000 - 8,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吳冠中
  • 灕江竹林
  • 一九七八年作
  • 油彩木板
  • 35.5 x 54.2 cm; 13 ⅞ x 21 ⅜ in.
款識荼 七八(左下)灕江竹林 吳冠中 1978(畫背)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吳冠中畫選60s - 90s〉(中國,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六年),98頁
〈吳冠中全集III〉水天中、汪華主編(中國,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二〇〇七年),138至139頁
〈世界名畫家·吳冠中〉吳可雨編(中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二〇一〇年),62至63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東歸的戰後行者 1946年,吳冠中以全國第一名的身份,成為抗戰之後首位考取公費留法的藝術家。有別於趙無極和朱德群等畢生旅法,吳冠中在1950年學成以後毅然歸國,投入創作及教育,為現代藝術於社會主義中國留下重要血脈:在蘇聯寫實主義獨尊畫壇的時候,他上承民國時期國立藝專宗師林風眠、吳大羽的現代精神,先後執教於各大院校,包括清華大學及中央工藝美院,培育出王懷慶、黃冠餘等「同代人畫會」新秀,下開八五新潮之序幕;同時,吳冠中在個人創作上與海外同儕並無二致,繼續在旅行中獲取靈感,完整自己的理論體系與作品系列,即使在物質匱乏的七○年代,依然盡一切可能,走訪神州大地的湖光山色,發掘山棲谷隱的村落,務以眼前風光,抒寫胸中塊壘,為中國長達千年的山水傳統,創寫耳目一新的戰後章節。

吳冠中曾自言:「為了畫風景,我也曾跑過不少的地方,但感到可遊的勝蹟多,入畫的對象少。」他於七〇年代三度踏足桂林,以其甲天下之景為主題,開啟持續長達二十年的宏大系列,足見他對此地情有獨鍾。蘇富比於本季晚拍呈獻兩張吳冠中桂林傑作-《灕江竹林》(拍品編號1047)與《桂林山村》(拍品編號1048),兩者同於1978年的寫生之旅誕生,如今聯袂登場,不僅緣份巧妙,更能突顯藝術家在相同主題的情況下致力創新求變,務求作品各顯丰姿,互相輝映,體現力臻完美的大師匠心。

《灕江竹林》:西方畫理東方經典


吳冠中在國立藝專最早主修西方油畫,以印象派諸君、塞尚、馬蒂斯一脈奠定藝術基礎。若剖析其畢生創作模式,藝術家一旦發現某處靈感之地,即反覆淬煉、持續創作,形成具有鮮明風格的系列,與上述近現代西方大師的路徑論頗為接近,如塞尚之於聖維克多山、莫內之於睡蓮、雷洛瓦之於浴女等,而桂林即是吳冠中作品系列的佼佼者。《灕江竹林》呈現桂林灕江岸邊一遍恬靜的原野:置中的一座蒼翠奇峰高聳入雲、氣勢磅礴,其肌理呈現鮮明的立體感,是為畫面的骨幹;前景面積被刻意刪減,而背後的群山則若隱若現,襯托著位於中景右方茂密而繁盛的竹林。在吳冠中而言,竹林是桂林系列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如此執著於竹的呈現,與他的成長環境有著一定的關係。他的故鄉江蘇宜興本來就是國內聞名的竹海之地,積年累月的觀察啟迪藝術家在構圖上做出不同的嘗試,以表現竹林的各種形態:有的作品採用特寫的方式(如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拍的《江邊竹林》),而《灕江竹林》的取景範圍相對廣闊,景物繁雜多樣,因此更加考驗藝術家如何規劃空間結構。在尺幅有限的寫生畫板上,《灕江竹林》透露西洋畫中紮實的空間意識,並遵從科學表現大自然的變化與規律,給予畫面強烈的質感。吳冠中繪畫時並不局限於西方透視法中的單一焦點,而會不斷移動畫架,配合個人審美感悟,大膽取捨、拼貼並重組眼前素材,構成精心敏銳的佈局 ,他本人稱之為「移花接木」、「移山填海」。《灕江竹林》源於現實而不汲汲於寫實,即旨在透過客觀物象融入主觀感受,在虛實交滙中表現藝術家一己之美學。

自古以來,竹便是文人墨客喜愛描繪的題材,遠在唐宋,畫竹已蔚為風尚,當時名家輩出,許多有關畫竹的論說亦流傳至今。歷代佳作不勝枚舉,唯吳冠中認為前人描畫竹林的畫面偏向單調,竹與竹之間感應薄弱,佈局也欠缺厚度與深度。他在文章《閑話畫竹》中曾解說畫竹林與畫竹之分別:「竹加竹並不等於竹林,程式化的畫竹方式根本不適應表現竹林的整體風貌。」吳冠中非只乏味的以近則淺、遠則深,或表則明,背則暗的方式籠統處理密稠的竹海,他深知竹的形與色,並不利於發揮油彩的特殊性,因而在調色與細節上更費心思。墨綠色的竹竿上,有的竹葉呈橄欖綠、別的則帶薄荷綠、又有嫩綠色的交錯點綴,在變幻無窮的綠色調下,葉子展現向、背、伏、仰各種姿態,技法上揉和西方繪畫中將視覺幾何化與物理化的概念。《灕江竹林》中竹林的形式美除了是吳冠中實地觀察的成果,更是因為執筆者早已成竹於胸中,利用油彩也能充分體現東方美學的風骨與氣度。

「爬上桂林疊彩山,秀麗江山盡收眼底,看山前,看山後,層次分明,卻亦朦朧。大山懷抱人家村落,藏鮮艷色塊於黑壓壓的深谷中,景色宜人,風光入畫。」
吳冠中 〈桂林〉,載於《畫眼》

《桂林山村》:元氣淋漓墨意氤氳

油彩本是西方藝術媒材,吳冠中的油畫作品卻滲透著東方韻味。蓋因七〇年代起,吳冠中在創作油畫的同時大量研習水墨,開始了一段油、墨輪番探索的時期,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為油畫民族化開闢新的道路,其寫生亦漸漸超脫刻板的寫實方針,轉而在寫形的基礎上表達水墨山水般的哲思和意境。《桂林山村》即見證藝術家如何突破繪畫材料對形式美的束縛,研發通古今、融中西的嶄新格調。《桂林山村》畫面豐富而層次分明:遠景裡的峰巒形態萬千,右上方的遠山重疊掩映,朦朧之中融入銀灰帶藍的天空,營造縱深的視覺效果;前景的田野則以平塗交代,以簡馭繁,其微帶金黃的色系帶出秋意漸濃的訊息;裹於兩者之間,幾戶白牆茅舍依山而立,村寨形態和細節均簡化處理,為整幅畫面點亮生機。

吳冠中早年一直居於中國南方,經歷四〇年代負笈歐洲,至1950年歸國後定居北京。北方枯燥乾旱的氣候與南方的溫潤暖和大相徑庭,因此藝術家每次南下寫生,熟悉的氣息和風物都喚起藝術家對家鄉的回憶。北宋郭熙曾言道:「墨色不滋潤,謂之枯,枯則無生意。」中國古典山水擅以滲化的技巧表現南方的水色淋漓、氣象氤氳;油彩雖然濃稠渾厚,但在吳冠中的掌握下,《桂林山村》亦表現出墨法的枯、濕、濃、淡,特別是以濕筆抽象地體現桂林的潮濕和瀰漫於空氣中的鄉愁,不禁讓人想起北宋的米氏雲山。桂林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降雨量豐富,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美譽,加上灕江流域河道交錯,孕育出溫柔婉約的南方美景。《桂林山村》誕生至今足有四十年,其畫面卻歷久彌新,持續滋潤著觀者的視覺。吳冠中以油彩表現濕度,除了是對中國傳統美學的承傳,更是對西方印象派的一種挑戰。印象派將光之科學引入畫中,以瞬間捕足光線在物體上的微妙變化為寫生基礎;吳冠中則捨棄這中創作過程中的偶然性,主張綜合利用視覺以外的感官,如皮膚的觸覺等,並經由內化和沉澱,成就平衡現象與心象之間的一番風景。

桂林奇峰:見證歷史轉捩點

吳冠中曾在撰文中引述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一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灕江竹林》和《桂林山村》散發著樸實的鄉土風情,一草一木都交織著筆者的出身和際遇。六、七〇年代,吳冠中經歷家國之巨變,生活的種種逆流不僅沒有蠶食他的志氣,反而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讓他更堅定、更踏實的為藝術而奮鬥;一九七八年,文革已結束兩年,中國改革開放,一切社會發展重回正軌。在此歷史性的新開始,吳冠中在《灕江竹林》呈現的綠竹茂盛,以及《桂林山村》的溫厚潤澤,已不止於是對景象的重現,更滿載了一份對未來的期盼,藉著描繪桂林這番生意盎然、風調雨順的景象,迎接新時代,再以畫中的高聳奇山,寄語自己與觀者胸襟廣闊、視野高遠,銘記積極向上而向善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