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克勞德·莫內 | 《西北強風下的地中海》
估價
6,500,000 - 8,500,000 GBP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克勞德·莫內
- 《西北強風下的地中海》
- 款識:畫家簽名Claude Monet並紀年88(右下)
- 油彩畫布
- 65 x 92.3公分
- 25 5/8 x 36 3/8英寸
- 1888年作
來源
布索瓦拉東畫廊,巴黎(1888年6月4日購自藝術家)
路易·蒲格來,巴黎(1889年6月27日購自上述畫廊)
杜杭·胡埃畫廊,巴黎(1891年3月購自上述藏家)
杜杭·胡埃家族收藏(1928年至1941年)
私人收藏,美國(1943年或之前購入)
阿奎維拉畫廊,紐約
現藏家2004年購自上述畫廊
路易·蒲格來,巴黎(1889年6月27日購自上述畫廊)
杜杭·胡埃畫廊,巴黎(1891年3月購自上述藏家)
杜杭·胡埃家族收藏(1928年至1941年)
私人收藏,美國(1943年或之前購入)
阿奎維拉畫廊,紐約
現藏家2004年購自上述畫廊
展覽
巴黎,布索瓦拉東畫廊,〈克勞德·莫內十張昂蒂布海景畫作〉,1888年
布魯塞爾,二十人協會,〈第六屆二十人展覽〉,1889年,品號4
巴黎,喬治·帕蒂畫廊,〈從莫內到羅丹〉,1889年,品號121
倫敦,古皮爾畫廊,〈克勞德·莫內〉,1889年,品號v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克勞德·莫內畫作〉,1928年,品號53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克勞德·莫內畫作展覽〉,1935年,品號48
倫敦,亞瑟∙杜斯家族畫廊,〈克勞德·莫內精選畫作〉,1936年,品號16(題為《地中海》)
布魯塞爾,二十人協會,〈第六屆二十人展覽〉,1889年,品號4
巴黎,喬治·帕蒂畫廊,〈從莫內到羅丹〉,1889年,品號121
倫敦,古皮爾畫廊,〈克勞德·莫內〉,1889年,品號v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克勞德·莫內畫作〉,1928年,品號53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克勞德·莫內畫作展覽〉,1935年,品號48
倫敦,亞瑟∙杜斯家族畫廊,〈克勞德·莫內精選畫作〉,1936年,品號16(題為《地中海》)
出版
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克勞德·莫內的十幅畫作〉,《正義》,1888年6月17日,2頁提及
保羅·羅伯特·依克,〈克勞德·莫內〉,《藝術新聞》,1888年7月6日,2-3頁
費爾南德·布爾雅,〈喬治·帕蒂畫廊中生機勃勃的巴黎〉,《世紀報》,1889年6月22日,2頁
儒勒·安托萬,〈藝術,喬治·帕蒂畫廊展覽〉,《藝術與批評》,1889年6月29日,品號5,76頁
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印象派歷史〉,《藝術生活》,巴黎,1894年,第3系列,II,80頁
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克勞德·莫內之生活、時代與作品》,巴黎,1922年,224頁載圖
莫里斯·馬林格,《克勞德·莫內》,巴黎,1943年,123頁載圖(題為《地中海》)
約翰·勒華,〈提奧·梵谷、古皮爾和印象派畫家〉,《藝術公報》,1973年2月刊,附錄I,99頁
丹尼爾·維登斯坦,《克勞德·莫內傳記與專題目錄》,洛桑及巴黎,1979年,第III冊,品號1181,107頁載圖;附錄文件中提及,品號116
雷吉娜·羅西·博多拉托,《莫內油畫作品全集,1870-1889年》,巴黎,1981年,品號325,109頁載圖(誤收錄為W1183)
丹尼爾·維登斯坦,《莫內專題目錄》,科隆,1996年,第III冊,品號1181,446頁載圖
保羅·羅伯特·依克,〈克勞德·莫內〉,《藝術新聞》,1888年7月6日,2-3頁
費爾南德·布爾雅,〈喬治·帕蒂畫廊中生機勃勃的巴黎〉,《世紀報》,1889年6月22日,2頁
儒勒·安托萬,〈藝術,喬治·帕蒂畫廊展覽〉,《藝術與批評》,1889年6月29日,品號5,76頁
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印象派歷史〉,《藝術生活》,巴黎,1894年,第3系列,II,80頁
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克勞德·莫內之生活、時代與作品》,巴黎,1922年,224頁載圖
莫里斯·馬林格,《克勞德·莫內》,巴黎,1943年,123頁載圖(題為《地中海》)
約翰·勒華,〈提奧·梵谷、古皮爾和印象派畫家〉,《藝術公報》,1973年2月刊,附錄I,99頁
丹尼爾·維登斯坦,《克勞德·莫內傳記與專題目錄》,洛桑及巴黎,1979年,第III冊,品號1181,107頁載圖;附錄文件中提及,品號116
雷吉娜·羅西·博多拉托,《莫內油畫作品全集,1870-1889年》,巴黎,1981年,品號325,109頁載圖(誤收錄為W1183)
丹尼爾·維登斯坦,《莫內專題目錄》,科隆,1996年,第III冊,品號1181,446頁載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莫內的《西北強風下的地中海》描繪法國南岸的迷人風光,是作於一八八〇年代的登峰造極之作,畫面色彩斑斕,賞心悅目。莫內筆下用色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景象,一片鈷藍的大海從糅合黃、綠和粉紅三色的岩石海岸線升起。海洋與陸地交錯出現,色彩生動,深藍海水彷彿呼之欲出,與水花拍打礁石之象相映成趣,同時展現莫內描繪光影及風景的非凡技藝。
莫內於一八八八年一月十二日離開巴黎前往法國地中海沿岸,數日後抵達目的地。他按照莫泊桑建議,計劃於深受藝術家歡迎的梅塞狄葉爾酒店下榻。正如過往多次經驗,莫內入住後即感覺與其他住客話不投機,特別是一群整天簇擁著巴比松畫家亨利·哈伯尼斯的藝術家,更分外惹莫內討厭。莫內先往西邊的昂蒂布、阿蓋和塔雅地區暢遊探索,然後再朝東進發前往蒙地卡羅,最後選定五六個創作主題(圖1和圖2),在信中向其妻艾麗斯·霍沙伊德津津樂道:「天氣晴朗,美得令人嘆為觀止,讓人覺得不著手創作是一種罪過。」(引自《莫內與地中海》(展覽圖錄),金貝爾藝術博物館,沃斯堡,一九九七年,42頁)
丹尼爾·維登斯坦在其編著的莫內專題目錄中,提到本畫中的地方為昂蒂布角,然而其所屬的一系列畫作未有顯示確實地點(圖3和圖4)。本作近似《昂蒂布的蔚藍景致》(圖4),加上海面浮著數艘小帆船,使構圖顯得平衡,並注入盎然生氣。這些作品集中展現海陸之間的美景,沒有任何地形特徵,尤似他作於一八八四至八六年的貝勒島畫作,兩者的實驗性質異曲同工。《西北強風下的地中海》的獨特之處在於莫內著眼於描繪湛藍的海洋,呈現由密史脫拉風形成的澄映之景。
莫內可能是在離開南法前完成本作。正如瓦金·畢沙羅寫道:「在莫內開始打算離開時,他仍然為多變無常的天氣感到沮喪:『直到最後,詛咒依然伴隨著我:即使豔陽高照,密史脫拉風仍是如此強烈,根本無法在風中站立。』他幾乎不能站起來觀察如此深邃濃郁的藍海,再者由於天氣原因,他的手臂必須緊貼胸部。」(瓦金·畢沙羅,同上,45頁)為了嘗試在風中作畫,他一度將畫架繫在地上,結果發現調色板和顏料很快就鋪滿沙子。儘管如此,他仍舊堅持不懈,被這種異常壯觀的氣象深深吸引,一直等到風力稍微減弱,最終成就此傑出之作。
莫內對昂蒂布的明媚陽光深感著迷,雖然他偶爾為繪畫此題材感到苦惱,但在五月返回巴黎後創作源源不絕,完成近四十幅油畫。維珍妮雅·斯蓓特在探討莫內在昂蒂布創作的同時,引述波特萊爾《邀遊》中的詩句──「那兒,一切是和諧,美,豐盈,寧靜,與歡愉」,並表示:「這正是這些畫作所洋溢的氣氛,假如地中海的天氣持續穩定,莫內可以利用比在北岸創作時更長的時間集中鑽研顏料,在畫面上創造絢麗多彩的靜止光線。」(維珍妮雅·斯蓓特,《時間的顏色──克勞德·莫內》,倫敦,一九九二年,191頁)
保羅·海斯·塔克曾推斷,莫內於一八八〇年代環遊法國,藉此試圖將主要在巴黎進行的印象派運動發展至其他地方。「一八八〇年,當他被問到有關退出[印象派]時,他堅稱『我仍是一名印象派畫家,永遠都是。』有別於諸位前印象派畫家,如試驗創作後印象派點描手法的畢沙羅,莫內堅定不移地秉持這一信念。他以史無前例的方式將信念付諸行動,在十年間周遊法國各地,描繪最宏偉壯麗又多采多姿的景色風光,從大西洋布列塔尼半島南部貝勒島多浪的黑色海岸,到地中海昂蒂布的翠綠海濱。他選擇的地方具有迥然不同的地質結構、氣候條件、陽光變化和氣溫幅度,連風土人情、神話故事、文化聯想方面更大相徑庭。
這些環境條件別具挑戰性,莫內遂在寫給親友的信中談及這十年來他常常遇到的困難。他在一八八八年告訴貝爾特·莫里索:「[昂蒂布的環境]非常艱險,非常微妙,非常脆弱,特別是對我這樣傾向處理棘手主題的人來說。」然而,莫內在旅居昂蒂布期間所作的畫作一一印證其精湛技巧,以及他融合早期印象派風格與南法自然氣候的才能。正如瓦金·畢沙羅所說:「莫內在昂蒂布的作畫狀態與當地天氣一樣瞬息萬變。某天他的創作行雲流水,『全因那永恆燦爛的陽光』,在第二天卻因暴風而無法創作。儘管如此,莫內依然孜孜不倦地創作。在二月一日,莫內記述自己「整天都在不停地工作:這裡絕對是美不勝收,但也困難重重!」(瓦金·畢沙羅,《莫內與地中海》(展覽圖錄),同上,42頁)
在這個地區進行數週的創作後,莫內在二月初寫給其妻艾麗斯的一封書信中,表達對自己作品的信心:「我從這裡得到的是和諧純樸的美景:有些白色,有些粉紅,有些藍色,這一切都被靈秀之氣所包圍。」(引自同上,44頁)莫內畢生致力於探索光影性質以及光線對水的影響,對他來說,地中海的色彩鮮豔飽和,為他提供一個突破技藝的理想環境,並因此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系列。
莫內於一八八八年一月十二日離開巴黎前往法國地中海沿岸,數日後抵達目的地。他按照莫泊桑建議,計劃於深受藝術家歡迎的梅塞狄葉爾酒店下榻。正如過往多次經驗,莫內入住後即感覺與其他住客話不投機,特別是一群整天簇擁著巴比松畫家亨利·哈伯尼斯的藝術家,更分外惹莫內討厭。莫內先往西邊的昂蒂布、阿蓋和塔雅地區暢遊探索,然後再朝東進發前往蒙地卡羅,最後選定五六個創作主題(圖1和圖2),在信中向其妻艾麗斯·霍沙伊德津津樂道:「天氣晴朗,美得令人嘆為觀止,讓人覺得不著手創作是一種罪過。」(引自《莫內與地中海》(展覽圖錄),金貝爾藝術博物館,沃斯堡,一九九七年,42頁)
丹尼爾·維登斯坦在其編著的莫內專題目錄中,提到本畫中的地方為昂蒂布角,然而其所屬的一系列畫作未有顯示確實地點(圖3和圖4)。本作近似《昂蒂布的蔚藍景致》(圖4),加上海面浮著數艘小帆船,使構圖顯得平衡,並注入盎然生氣。這些作品集中展現海陸之間的美景,沒有任何地形特徵,尤似他作於一八八四至八六年的貝勒島畫作,兩者的實驗性質異曲同工。《西北強風下的地中海》的獨特之處在於莫內著眼於描繪湛藍的海洋,呈現由密史脫拉風形成的澄映之景。
莫內可能是在離開南法前完成本作。正如瓦金·畢沙羅寫道:「在莫內開始打算離開時,他仍然為多變無常的天氣感到沮喪:『直到最後,詛咒依然伴隨著我:即使豔陽高照,密史脫拉風仍是如此強烈,根本無法在風中站立。』他幾乎不能站起來觀察如此深邃濃郁的藍海,再者由於天氣原因,他的手臂必須緊貼胸部。」(瓦金·畢沙羅,同上,45頁)為了嘗試在風中作畫,他一度將畫架繫在地上,結果發現調色板和顏料很快就鋪滿沙子。儘管如此,他仍舊堅持不懈,被這種異常壯觀的氣象深深吸引,一直等到風力稍微減弱,最終成就此傑出之作。
莫內對昂蒂布的明媚陽光深感著迷,雖然他偶爾為繪畫此題材感到苦惱,但在五月返回巴黎後創作源源不絕,完成近四十幅油畫。維珍妮雅·斯蓓特在探討莫內在昂蒂布創作的同時,引述波特萊爾《邀遊》中的詩句──「那兒,一切是和諧,美,豐盈,寧靜,與歡愉」,並表示:「這正是這些畫作所洋溢的氣氛,假如地中海的天氣持續穩定,莫內可以利用比在北岸創作時更長的時間集中鑽研顏料,在畫面上創造絢麗多彩的靜止光線。」(維珍妮雅·斯蓓特,《時間的顏色──克勞德·莫內》,倫敦,一九九二年,191頁)
保羅·海斯·塔克曾推斷,莫內於一八八〇年代環遊法國,藉此試圖將主要在巴黎進行的印象派運動發展至其他地方。「一八八〇年,當他被問到有關退出[印象派]時,他堅稱『我仍是一名印象派畫家,永遠都是。』有別於諸位前印象派畫家,如試驗創作後印象派點描手法的畢沙羅,莫內堅定不移地秉持這一信念。他以史無前例的方式將信念付諸行動,在十年間周遊法國各地,描繪最宏偉壯麗又多采多姿的景色風光,從大西洋布列塔尼半島南部貝勒島多浪的黑色海岸,到地中海昂蒂布的翠綠海濱。他選擇的地方具有迥然不同的地質結構、氣候條件、陽光變化和氣溫幅度,連風土人情、神話故事、文化聯想方面更大相徑庭。
這些環境條件別具挑戰性,莫內遂在寫給親友的信中談及這十年來他常常遇到的困難。他在一八八八年告訴貝爾特·莫里索:「[昂蒂布的環境]非常艱險,非常微妙,非常脆弱,特別是對我這樣傾向處理棘手主題的人來說。」然而,莫內在旅居昂蒂布期間所作的畫作一一印證其精湛技巧,以及他融合早期印象派風格與南法自然氣候的才能。正如瓦金·畢沙羅所說:「莫內在昂蒂布的作畫狀態與當地天氣一樣瞬息萬變。某天他的創作行雲流水,『全因那永恆燦爛的陽光』,在第二天卻因暴風而無法創作。儘管如此,莫內依然孜孜不倦地創作。在二月一日,莫內記述自己「整天都在不停地工作:這裡絕對是美不勝收,但也困難重重!」(瓦金·畢沙羅,《莫內與地中海》(展覽圖錄),同上,42頁)
在這個地區進行數週的創作後,莫內在二月初寫給其妻艾麗斯的一封書信中,表達對自己作品的信心:「我從這裡得到的是和諧純樸的美景:有些白色,有些粉紅,有些藍色,這一切都被靈秀之氣所包圍。」(引自同上,44頁)莫內畢生致力於探索光影性質以及光線對水的影響,對他來說,地中海的色彩鮮豔飽和,為他提供一個突破技藝的理想環境,並因此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