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3
約1648年 西藏象牙蹲獸鈕滿藏文「饒絳巴」印 連銅座 |
估價
100,000 - 15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印 4.3 公分,1 5/8 英寸銅座 4.7 公分,1 7/8 英寸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此應乃達賴喇嘛之印,上有「饒絳巴」一銜,有學問淵博之意,特指曾經外游之學者,極可能用於哲蚌寺果芒佛學院僧人卒業之時,甚具榮耀。十七世紀時,此銜首次於1625年大祈願法會上正式授予格鲁派五名僧人,自此乃竣學之銜(見 Georges B.J. Dreyfus,《The Sound of Two Hands Clapping: The Education of a Tibetan Buddhist Monk》,柏克萊、倫敦,2003年,頁144-145)。達賴喇嘛五世(1617-1682年)於自傳中憶述此事,其時八歲,正於哲蚌寺修佛(Dalai Lama V. Ṅag-dbaṅ-blo-bzaṅ-rgya-mtsho,《The Illusive Play: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Fifth Dalai Lama》,Samten Gyaltsen Karmay 譯,芝加哥,2014年,頁 62):「饒絳試期間,拉薩街道及市場各處均可見到西藏、蒙古及豪族人。今年共五人應試,分別為:來自却藏的空卻初藏、來自 Burtag 的那汪佩桑、來自 Domnyag 的學者索南初藏、Samlo Denma 以及 Dagpo Kachu。他們對佛學貢獻良多。大祈願法會完結,我便返回哲蚌。」 饒絳巴候選者須具哲思明辨之才,並作公開辯論,考試過程非常嚴謹。至1648年,達賴喇嘛五世更要求改為每年舉行饒絳巴試(Dreyfus,前述出處,頁144-145)。
至達賴喇嘛七世(1708-1757年)之時,此試再度演變,來自哲蚌、甘丹及色拉三大寺之僧人前往拉薩參與大祈願法會,爭取格西拉讓巴之榮譽。「拉讓」之名,相信乃來自「拉薩」 及「饒絳巴」兩詞(Tarab Tulku,《A Brief History of Tibetan Academic Degrees in Buddhist Philosophy》,哥本哈根,2000年,頁18-23)。「措讓巴」、「林賽」、「多讓巴」等次級名銜,亦始現於此時。
達賴喇嘛五世,早期於哲蚌寺接受教育,訂立每年一度之辯試,並與蒙古頗具淵源。且慮及格鲁派於大祈願法會期間辯試之歷史發展(命名之改變),可按理推斷,此印應為十七世紀期間製,或於1648年左右、達拉喇嘛五世將辯試改為一年一度之時。
至達賴喇嘛七世(1708-1757年)之時,此試再度演變,來自哲蚌、甘丹及色拉三大寺之僧人前往拉薩參與大祈願法會,爭取格西拉讓巴之榮譽。「拉讓」之名,相信乃來自「拉薩」 及「饒絳巴」兩詞(Tarab Tulku,《A Brief History of Tibetan Academic Degrees in Buddhist Philosophy》,哥本哈根,2000年,頁18-23)。「措讓巴」、「林賽」、「多讓巴」等次級名銜,亦始現於此時。
達賴喇嘛五世,早期於哲蚌寺接受教育,訂立每年一度之辯試,並與蒙古頗具淵源。且慮及格鲁派於大祈願法會期間辯試之歷史發展(命名之改變),可按理推斷,此印應為十七世紀期間製,或於1648年左右、達拉喇嘛五世將辯試改為一年一度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