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6
白髮一雄 | 地暗星錦豹子
估價
11,000,000 - 15,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白髮一雄
- 地暗星錦豹子
- 款識白髮一雄,1962《地暗星錦豹子》,Kazuo Shiraga,1962(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畫框
- 195 x 130 公分 ,76¾ x 51⅛ 英寸
一九六二年作
來源
巴黎,Stadler畫廊
紐約,Morris J. Pinto舊藏
日內瓦私人收藏
蘇富比,巴黎,2010年6月2日,拍品編號5
安特衛普,Axel Vervoordt畫廊
私人收藏
佳士得,紐約,2016年11月15日,拍品編號49A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紐約,Morris J. Pinto舊藏
日內瓦私人收藏
蘇富比,巴黎,2010年6月2日,拍品編號5
安特衛普,Axel Vervoordt畫廊
私人收藏
佳士得,紐約,2016年11月15日,拍品編號49A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法國,巴黎,Stadler畫廊,一九六二年
美國,紐約,Dominique Levy畫廊〈Body and Matter: The Art of Kazuo Shiraga and Satoru Hoshino〉D. Lévy, A. Vervoordt編,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至四月十一日,98至99頁,編號28(彩色圖版)
美國,紐約,Dominique Levy畫廊〈Body and Matter: The Art of Kazuo Shiraga and Satoru Hoshino〉D. Lévy, A. Vervoordt編,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至四月十一日,98至99頁,編號28(彩色圖版)
出版
〈白髮一雄展〉展覽圖錄(日本科比市,兵庫縣立近代美術館,二〇〇一年),112頁,編號137
〈白髮一雄展〉展覽圖錄 (日本,白髮一雄實行委員會,二〇〇九年),無頁數,編號145(彩色圖版)
〈白髮一雄展〉展覽圖錄 (日本,白髮一雄實行委員會,二〇〇九年),無頁數,編號145(彩色圖版)
拍品資料及來源
白髮一雄的熱情:英雄主義與藝術創作
白髮一雄
「同〈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一樣,白髮一雄的藝術藉著暴力元素達致卓越境界:……對他而言,個人的熱情遠遠不夠,英雄般的力量才是通往藝術勝利的道路。」 ——Namiko Kunimoto
白髮一雄的《地暗星錦豹子》狂暴原始,刺激人心而又充滿驚人魅力,來自藝術家最受歡迎的《水滸傳》系列作品,他以十四世紀中國名著小說〈水滸傳〉(約一七五七年譯入日本)為此系列共十餘幅畫作命名。此作無論構圖還是色彩均為首屈一指的偉大傑作,由法國藝術評論家米榭·塔皮耶精心挑選,並於巴黎施泰德畫廊一九六二年為白髮一雄舉行的首個歐洲個人展覽中展出。 在本作中,洶湧狂野的力量在畫布上激盪翻滾,噴發出震動人心的強大生命力和原始猛勢,盡顯藝術家作品特點。芥末黃色的塗抹背景中,紅、橙、絳色野蠻地撕破畫面,在多處交鋒碰撞;雪白、深藍和雷霆般的青綠弧形猛然穿插其中。這位具體派畫家在當年青春正盛之時破天荒以足繪畫,用身軀力量與油彩碰撞交融,開闢了一種狂野的藝術表達方式。白髮一雄的抽象藝術表演充滿激烈狂亂的動作——「不只是身體的動作 …… 物質亦隨之騷動起來」。(蔡宇鳴著,「不只是美,還有恐懼」,載於〈身體與物質:白髮一雄與星野曉的藝術〉展覽圖錄,紐約,二〇一五年,21-22頁)
白髮一雄的《水滸傳》是其首個在歐洲展出的系列作品;藝術家的作品不斷為國際觀眾所熟知後,他聽從施泰德畫廊和塔皮耶的建議,為作品取了日文名字。《水滸傳》系列首幅畫作創於一九五九年,最後一幅則於二〇〇一年完成;儘管每幅畫作都以《水滸傳》中一位英雄命名,直到最後一幅畫作完成、揭示出其獨一無二的英雄人物後,藝術家才將作品並成一個系列。在《水滸傳》中,一百單八位好漢為推翻昏庸皇帝而落草為寇,反抗朝廷,劇情激動人心,充滿暴力色彩。此作以第五十一位梁山好漢、地暗星「錦豹子」(日文:Chiansei Kinhyoshi)楊林命名。錦豹子精通武藝,持一筆管槍為兵器;若將白髮一雄的畫作與歌川國芳的木版浮世繪畫作相比,雖然前者的繪畫完全屬抽象,但仍然勾勒強調出主角的形象及其桀驁不馴的狂野生命力。藝術家從天花板上吊下繩子,自己執繩而盪於空中,以足繪畫。此作中蘊含的野蠻力量令觀者感到一種劇烈的能量,比西方抽象表現主義中的姿態繪畫更有過之而無不及。Namiko Kunimoto觀察到,白髮一雄的《水滸傳》系列「擁護亞洲文化,在以身體作畫的狂野過程中既表現亦終結這一點,並因此否認了自身與美國抽象表現主義間的任何關係。」(Namiko Kunimoto,〈白髮一雄:英雄與暴力〉,二〇一三年,163頁)
Hirai Shoichi將白髮一雄對於《水滸傳》的興趣歸因於其讀書時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同上,162頁),而Namiko則深入探究白髮一雄及其藝術的傳奇敘事意義,她觀察到:「白髮一雄的作品和他藝術家的身份以英雄敘事為背景而成立,英雄則因其高尚英勇的功績和強壯體魄而成為英雄(同上,158頁)。藝術家的抽象畫作並非諷喻,其身體留下的索引痕跡可能暗喻他與故事中英雄的微妙關聯。(同上,162頁)。對於Namiko而言,白髮一雄在其早期表演藝術作品中,便開始涉足探索英雄主義和藝術之間的聯繫,包括其現在公認的表演藝術典範之作《挑戰泥土》(一九五五年),白髮一雄只著纏腰布,用自己的身體去撞擊並揉合地上的一堆泥土、混凝土和砂石,與物質搏鬥至精疲力盡。在另外一場表演藝術《請進》(一九五五年)中,藝術家在蘆屋戶外以十根二十三英尺高的紅色桿子築成一個結構。Namiko寫道:「白髮一雄赤裸上身,攜帶工具……站在他那類似圓錐帳篷形的房屋內,開始舞動手中的斧子劈向紅柱。每劈一下,木屑紛飛,柱體留下白色的印痕,藝術家和周邊少數觀眾都身處危險之中。」(同上,158頁)
Namiko認為,如此暴力傾向「揭露並質問戰後日本的大男子主義因素」(同上,160頁)。在白髮一雄一生中,日本在二戰中既是侵略者又是受害者的雙重身份背景貫穿其整個藝術生涯,在其作品的暴力侵犯元素中可見一斑。白髮一雄在一九五五年為第四期〈具體派〉雜誌撰寫文章時寫道:「我創作《請進》時並不明白當中意義。但這一作品填滿了我心房。斧頭代表了我熊熊燃燒的激情。」如此充滿激情的暴烈搏鬥是理解白髮一雄足繪作品的重要一環。在《挑戰泥土》約五年後,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也在《身體繪畫》系列裡以人體代替畫筆;白髮一雄則用自己極富技巧的足畫方式,以不可減弱的身體力量對抗、喚醒物質內在的生命力。他藉著這種大膽狂放的創作方式,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將身體與物質融為一體,流暢迅疾、勢如流星。如此一來,他將自己與傑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及其他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動勢繪畫區分開來,為當代藝術界闖開一片新天地。
Kunimoto繼續道:「同〈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一樣 ,白髮一雄的藝術藉著暴力元素達致卓越境界。」戰後具體派的理念在白髮一雄的作品中被前所未有地實現並達到高峰;他將工具(「具」)與身體(「體」)結合,無懼地走出日本原爆後的頹垣廢墟,他要讓因戰爭而撕裂的日本社會重新振作,高呼一種「具體」的新生哲學;白髮一雄通過參與並戰勝暴力,得以「與纏繞著他與那一代人的夢魘鬥爭,並打開了未來的希望之路」 。(蔡宇鳴,同上,二〇一五年,21-22頁)本畫作於一九六二年,這也是白髮一雄初次踏入國際領域的重要時期。一九五七年塔皮耶和畫家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訪問大阪,首次注意到白髮一雄的作品;巴黎施泰德畫廊在一九五九年舉行的群展包括白髮一雄的作品,更於一九六二年為他舉行首個海外個展(本畫便於當中展出)。一九六三年,白髮一雄參與巴黎大皇宮現代藝術展;一九六五年相繼在多間歷史悠久的藝術館展出,包括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Nul」、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新日本繪畫及雕塑」;一九六七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參展。如今,白髮一雄的里程碑式作品開始受到全球學者和策展人的理解與重視,其傑作也被公認為他這一代最偉大的藝術聲音之一。
白髮一雄
「同〈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一樣,白髮一雄的藝術藉著暴力元素達致卓越境界:……對他而言,個人的熱情遠遠不夠,英雄般的力量才是通往藝術勝利的道路。」 ——Namiko Kunimoto
白髮一雄的《地暗星錦豹子》狂暴原始,刺激人心而又充滿驚人魅力,來自藝術家最受歡迎的《水滸傳》系列作品,他以十四世紀中國名著小說〈水滸傳〉(約一七五七年譯入日本)為此系列共十餘幅畫作命名。此作無論構圖還是色彩均為首屈一指的偉大傑作,由法國藝術評論家米榭·塔皮耶精心挑選,並於巴黎施泰德畫廊一九六二年為白髮一雄舉行的首個歐洲個人展覽中展出。 在本作中,洶湧狂野的力量在畫布上激盪翻滾,噴發出震動人心的強大生命力和原始猛勢,盡顯藝術家作品特點。芥末黃色的塗抹背景中,紅、橙、絳色野蠻地撕破畫面,在多處交鋒碰撞;雪白、深藍和雷霆般的青綠弧形猛然穿插其中。這位具體派畫家在當年青春正盛之時破天荒以足繪畫,用身軀力量與油彩碰撞交融,開闢了一種狂野的藝術表達方式。白髮一雄的抽象藝術表演充滿激烈狂亂的動作——「不只是身體的動作 …… 物質亦隨之騷動起來」。(蔡宇鳴著,「不只是美,還有恐懼」,載於〈身體與物質:白髮一雄與星野曉的藝術〉展覽圖錄,紐約,二〇一五年,21-22頁)
白髮一雄的《水滸傳》是其首個在歐洲展出的系列作品;藝術家的作品不斷為國際觀眾所熟知後,他聽從施泰德畫廊和塔皮耶的建議,為作品取了日文名字。《水滸傳》系列首幅畫作創於一九五九年,最後一幅則於二〇〇一年完成;儘管每幅畫作都以《水滸傳》中一位英雄命名,直到最後一幅畫作完成、揭示出其獨一無二的英雄人物後,藝術家才將作品並成一個系列。在《水滸傳》中,一百單八位好漢為推翻昏庸皇帝而落草為寇,反抗朝廷,劇情激動人心,充滿暴力色彩。此作以第五十一位梁山好漢、地暗星「錦豹子」(日文:Chiansei Kinhyoshi)楊林命名。錦豹子精通武藝,持一筆管槍為兵器;若將白髮一雄的畫作與歌川國芳的木版浮世繪畫作相比,雖然前者的繪畫完全屬抽象,但仍然勾勒強調出主角的形象及其桀驁不馴的狂野生命力。藝術家從天花板上吊下繩子,自己執繩而盪於空中,以足繪畫。此作中蘊含的野蠻力量令觀者感到一種劇烈的能量,比西方抽象表現主義中的姿態繪畫更有過之而無不及。Namiko Kunimoto觀察到,白髮一雄的《水滸傳》系列「擁護亞洲文化,在以身體作畫的狂野過程中既表現亦終結這一點,並因此否認了自身與美國抽象表現主義間的任何關係。」(Namiko Kunimoto,〈白髮一雄:英雄與暴力〉,二〇一三年,163頁)
Hirai Shoichi將白髮一雄對於《水滸傳》的興趣歸因於其讀書時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同上,162頁),而Namiko則深入探究白髮一雄及其藝術的傳奇敘事意義,她觀察到:「白髮一雄的作品和他藝術家的身份以英雄敘事為背景而成立,英雄則因其高尚英勇的功績和強壯體魄而成為英雄(同上,158頁)。藝術家的抽象畫作並非諷喻,其身體留下的索引痕跡可能暗喻他與故事中英雄的微妙關聯。(同上,162頁)。對於Namiko而言,白髮一雄在其早期表演藝術作品中,便開始涉足探索英雄主義和藝術之間的聯繫,包括其現在公認的表演藝術典範之作《挑戰泥土》(一九五五年),白髮一雄只著纏腰布,用自己的身體去撞擊並揉合地上的一堆泥土、混凝土和砂石,與物質搏鬥至精疲力盡。在另外一場表演藝術《請進》(一九五五年)中,藝術家在蘆屋戶外以十根二十三英尺高的紅色桿子築成一個結構。Namiko寫道:「白髮一雄赤裸上身,攜帶工具……站在他那類似圓錐帳篷形的房屋內,開始舞動手中的斧子劈向紅柱。每劈一下,木屑紛飛,柱體留下白色的印痕,藝術家和周邊少數觀眾都身處危險之中。」(同上,158頁)
Namiko認為,如此暴力傾向「揭露並質問戰後日本的大男子主義因素」(同上,160頁)。在白髮一雄一生中,日本在二戰中既是侵略者又是受害者的雙重身份背景貫穿其整個藝術生涯,在其作品的暴力侵犯元素中可見一斑。白髮一雄在一九五五年為第四期〈具體派〉雜誌撰寫文章時寫道:「我創作《請進》時並不明白當中意義。但這一作品填滿了我心房。斧頭代表了我熊熊燃燒的激情。」如此充滿激情的暴烈搏鬥是理解白髮一雄足繪作品的重要一環。在《挑戰泥土》約五年後,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也在《身體繪畫》系列裡以人體代替畫筆;白髮一雄則用自己極富技巧的足畫方式,以不可減弱的身體力量對抗、喚醒物質內在的生命力。他藉著這種大膽狂放的創作方式,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將身體與物質融為一體,流暢迅疾、勢如流星。如此一來,他將自己與傑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及其他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動勢繪畫區分開來,為當代藝術界闖開一片新天地。
Kunimoto繼續道:「同〈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一樣 ,白髮一雄的藝術藉著暴力元素達致卓越境界。」戰後具體派的理念在白髮一雄的作品中被前所未有地實現並達到高峰;他將工具(「具」)與身體(「體」)結合,無懼地走出日本原爆後的頹垣廢墟,他要讓因戰爭而撕裂的日本社會重新振作,高呼一種「具體」的新生哲學;白髮一雄通過參與並戰勝暴力,得以「與纏繞著他與那一代人的夢魘鬥爭,並打開了未來的希望之路」 。(蔡宇鳴,同上,二〇一五年,21-22頁)本畫作於一九六二年,這也是白髮一雄初次踏入國際領域的重要時期。一九五七年塔皮耶和畫家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訪問大阪,首次注意到白髮一雄的作品;巴黎施泰德畫廊在一九五九年舉行的群展包括白髮一雄的作品,更於一九六二年為他舉行首個海外個展(本畫便於當中展出)。一九六三年,白髮一雄參與巴黎大皇宮現代藝術展;一九六五年相繼在多間歷史悠久的藝術館展出,包括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Nul」、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新日本繪畫及雕塑」;一九六七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參展。如今,白髮一雄的里程碑式作品開始受到全球學者和策展人的理解與重視,其傑作也被公認為他這一代最偉大的藝術聲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