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3
  • 123

森田子龍 | 龍知龍

估價
1,500,000 - 2,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Morita Shiryu
  • 龍知龍
  • 款識《龍知龍》,森田子龍,1964(於標籤上簽署並貼於作品背面)蒼龍社標籤上簽署並貼於作品背面
  • 鋁粉膠水及漆紙本裱於屏風
  • 112.3 x 222.6 公分 ,44¼ x 87½ 英寸
一九六四年作

來源

日本私人收藏

展覽

火奴魯魯,火奴魯魯美術館〈Abstract Expressionism: Looking East from the Far West〉二〇一七年九月七日至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拍品資料及來源

「把文字視為展示場所,讓書道作為外在形體,把生命的躍動表露無遺。」

森田子龍


龍知龍

《龍知龍》是森田子龍藝術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幅作品,包含其書法美學中的至臻精髓,恢弘的畫面動人心魄又崇高祥和。森田氏名子龍,直譯為「龍的兒子」,見證藝術家對「龍」一字的認同感。森田從形式和意義上對此字都心生歸屬,因此不斷在書法中回歸此字,藝術家的「龍」字系列作品是其最經典之作,廣受世人追捧,亦為世界多間知名博物館收藏,包括芝加哥藝術學院等。「龍知龍」的詞句可直譯為「辨明偉大,亦為偉大」;因此,本作可看作是戰後亞洲前衛藝術史上最有意義的思想匯聚碰撞之作:一九五一年,森田子龍與井上有一會面,標誌著戰後日本藝壇的關鍵轉折點。二者均為抽象書法優秀藝術家,他們共同的革新視野促成「墨人會」於次年成立,這是影響力最為深遠的日本前衛藝術群體之一,復興了神聖的遠東漢字文化,更開闢了毋庸置疑的當代全球前衛美學理念。

一九一二年,森田子龍生於日本兵庫縣豐岡市。一九三七年,他移居東京,在比田井天来的弟子、前衛書法家上田桑鳩的門下學習。一九四三年,森田前往京都,修煉和塑造個人的當代書法美學概念。在美據時期的一九四八年,森田寫了一篇題為〈虹の様に一〉(像彩虹一樣)的文章,講述一個在日的無名美國人,雖然不諳日語或中文,卻能欣賞毛筆書法之美;他指出那位美國人能「看見線條本身的美」(Bert Winther-Tamaki,〈兩國碰撞下的藝術〉,二〇〇一年,76頁)。森田在文中寫道,蒙德里安能超越文化本有的語境、馬蒂斯將所有形態極端簡化至純粹、簡單的線條,兩者都教他感動。森田主張書法是線條的原始藝術形態,他構想有一天,兩種藝術形式會高度合一,「猶如兩邊各立於東西方的一道彩虹」(同上)。

這些宏願在不久後成為現實。一九五二年,森田與井上有一和其他京都書法家共創「墨人會」,比其好友吉原治良成立的具體藝術協會早兩年。「墨人會」對藝術發展影響深遠,及至全球。一個字本身美或不美並不是兩位藝術家關注的重點,他們更在意如何把自己內心最純粹的感性毫無阻礙地引導出來,在心靈深處的帶動下,隨性舞動身軀和畫筆。森田是這個團體的領袖,他筆下破格的巨大抽象單字引人矚目,同時強調外在動態、內在力量和視覺美學的重要性。森田的作品紮根於現代禪學理念,以書法的形式揭示生命的動感韻律,超越智慧、情感或自我意識。一方面,森田激發出漢字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繪畫潛質,將書法從傳統規限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其作品中嚴謹的禪意和精神保存了抽象藝術精髓,同時為畫面注入「氣」與「生命」,而這正是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藝術作品有所欠缺之處。

自一九五〇及六〇年代起,森田子龍已在海外獲得廣泛讚譽,更獲得不少知名機構邀請舉辦展覽,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聖保羅雙年展、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以及悉尼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森田還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兼編輯,自一九五一年起每月出版〈墨美〉月刊,孜孜不倦三十載。這本月刊成為跨文化的藝術創作交流渠道和論壇,促進了日本和西方藝術家之間的友誼和合作。一九五一年,〈墨美〉創刊號以法蘭茲·克萊恩的作品圖片為封面,並刊登了這位藝術家的一封感人信件,森田和克萊恩的畢生友誼便是從此開始。此後每一期〈墨美〉旨在探討書法、抽象藝術、設計、雕塑、建築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亦介紹許多著名藝術家的作品,例如野口勇、馬克·羅斯科、馬克·托比等。此外,森田周遊世界各地,在歐美多間大型機構舉辦講座,包括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德國國家藝術館,在日本書法和西方抽象藝術之間搭起一座生機勃勃的互動橋樑。

日本書道的歷史始於古代日本旅者從中國引入漢字系統。自此以後,漢字被內化吸收為日文的一部份,經歷種種變化,過程令人驚嘆:那是與書寫動作一種直覺性的拉鋸與妥協,用者逐漸掌握發揮日本文字原有的細膩內涵。或許正因如此,日本戰後重建時期,一眾前衛日本書法家回歸漢字根源,解構書寫與文字、形式與涵義之間難以捉摸而又歷久常新的關係,而森田子龍則重新定義了「書寫」與「形態」的意義。〈禪與美術〉(一九五七年)作者久松真一的文章經常刊登於〈墨美〉,誠如他所言:「所寫者亦乃書寫者;形式,非由造形而成,而乃自無形而生」(引述自〈一九四五年後的日本藝術:仰天長嘯〉,一九九四年,1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