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72
  • 1072

艾未未

估價
3,500,000 - 4,50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Ai Weiwei
  • 葡萄
  • 款識
    Wei Ai,2011,《Grapes》(作品底部)
  • 二十五張清朝凳子
二〇一一年作

來源

倫敦,Lisson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good condition. There are occasional minor splits in the wood which are inherent to the chosen medium of the work.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這些木凳是常見的家具,在中國已有幾百年歷史。它們作為文化符號存在於每戶人家當中,我希望找到把這個符號重新組合的方法,但同時保留其原有的邏輯,令其不失本來的形態。」
-- 艾未未

離經叛道的木匠
艾未未

《葡萄》外形醒目,完美體現了艾未未作品中對抗權威的精神。作品由二十五張清代(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木凳堆砌而成,凳腳朝外,彼此交疊,組成類近半球的深口碗形狀,恰似一串葡萄。作品顛覆了現成物的原有定義,向馬塞爾·杜尚致敬,葡萄也是西方靜物畫的常用主題,艾未未以優雅的方式顛覆了兩種歷史傳統。艾未未曾經說過,這些結實的三腳木凳是中國鄉村幾個世紀以來的審美根基,它們不用釘子和膠水,每戶農家都至少擁有一張,代代相傳。在這個重新組合的雕塑裡,艾未未秉承了精細的木工手藝,卻完全改變了木凳的實際用途,把它們從家具變成不再具有實用功能卻異常優美的變體。《葡萄》散發著概念性的幽默,是藝術家創作生涯裡最具象徵意義的系列之一,極具標誌性,曾在他多場大型個人展覽中作為重點展品現身。

《葡萄》既是藝術家傾注心血的個人陳述,也有重要的國際意義,是他所有作品的極致縮影,超越地域和時間。艾未未首次使用清代家具創作是在一九九七年,在此之前,他曾經多次使用漢代和新石器時代陶甕進行創作。在千禧年代初期,他以拾得物砌成複雜的大型雕塑,創作出著名的單車系列。隨後在二〇一三年,他的作品《一聲巨響(Bang)》亮相威尼斯雙年展,那是由886張看似雜亂無章的木凳組成的藝術裝置,驚爆四方。作品規模在二〇一四年繼續升級,他把逾六千張明清木凳排列在柏林馬丁·葛羅比物斯博物館(Martin-Gropius-Bau Museum)的中庭,規模之大以致觀眾要到博物館二樓露台才能一睹全貌。從高處俯瞰時,每張木凳都縮小成巨大地毯上微不足道的一點,如同軍隊裡的兵卒。這震撼人心的壯觀場面暗示著多重意義,包括歷史與當代、部分與整體、身份與國籍之間的關係,以及不起眼日常用品的重要性。這些歷久不衰的主題具有普世意義,透過純粹的中式基調和美學方式呈現人前,可見艾未未成熟的藝術眼光不僅限於本地,而且無遠弗屆。

值得再三強調的是,艾未未對隨處可見的日常材料極為喜愛,經常把它們用於藝術創作。許多作品裡最突出的都並非創造者本身,而是所使用物料的基本屬性,如木、石、舊凳等。藝術家曾回憶道:「當我還小的時候,我們要在過冬前準備柴薪,每戶人家門前都有一堆木頭。我家的木頭堆排列得緊密有致,不留一點縫隙,鄰居常常對它評頭品足。文革期間,每間學校的操場上都有一座雙槓和籃球架,所有學生都會在雙槓上比賽,看看大家究竟能利用這兩條金屬橫槓玩出甚麼花樣來。」(〈艾未未:憑什麼?〉引述艾未未的話,森美術館,二〇一三年,16頁)。片岡真実認為根據這段憶述,「可見艾未未經常從藝術角度思考日常活動、賦予它們美的形態,以及致力從平凡的物品中引申出前所未有的價值」(來源同上)。此作採取挪用藝術手法,懷著對傳統工藝的崇敬之情把中式家具改頭換面,是艾未未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可見藝術家對結構和工藝的深深熱愛。

作品中的木凳在創作過程中並未受到損毀,這點非常重要,它們雖然經過改造,但原始形態卻並未遭到改變、玷污或毀損。反之,艾未未不單根據它們本身的形狀進行雕塑創作,還經常邀請當地工匠前來協助,把傳統木工和入榫技巧發揚光大。因此藝術家在創作《葡萄》的過程中並沒有揚棄或抨擊中國習俗及傳統,也沒有試圖製造失去中國本質的東西;相反,他在評論甚至用象徵手法暗示祖國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所有木凳一同組成全新的個體,從整體上看來渾身尖刺、充滿戒心,靠著牢不可破的力量相互交織。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有機整體,而非人造,仿似萌發的新芽,假以時日就會長成一個固若金湯的完整球體。這是一件破天荒的作品,平庸的家具摒棄自身的逆來順受,團結成全新的整體,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葡萄》同時包涵了藝術家對個體生命含蓄但有力的針砭。同一系列的作品完成於二〇〇八年四川地震發生之後,這場地震是艾未未藝術生涯裡的關鍵事件,災難讓他感到憤怒,成為其藝術創作的重要動力。質量差劣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五千多名學童因此喪生,然而大部分周邊建築卻屹立不倒。這一系列作品是艾未未對不公義的回應,他告訴世人,無論對方是多麼平凡、普通或弱小,生者都身負紀念逝者及捍衛人類生命基本價值的責任。藝術家選擇三腳木凳作為創作主題,它們縱使外表質樸,但內裡卻飽含中國文化精髓,流露出藝術家對同胞的信念和支持,直指每個人體內蘊含的無限力量。《葡萄》內涵豐富,是艾未未對敏感社會議題的回應,見證了一位優秀當代藝術家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無可比擬的藝術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