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33
  • 1033

張荔英

估價
1,200,000 - 2,2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Georgette Chen
  • 《月餅與燈籠》
  • 款識:藝術家簽名
  • 油彩畫布

來源

新加坡私人收藏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good overall condition as viewed. There is minor wear on the edges of the canvas due to abrasions with the frame, but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overall image. Examination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reveals no sign of restoration as viewed. Framed.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CONDITION OF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ALE PRINTED IN TH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五十年代,移居新加坡的中國畫家創立南洋畫派,其中以張荔英地位尤為非凡重要。張氏筆觸以精準而不失表現力見稱,其靜物畫不但觀照二十世紀東南亞日常生活,更以嚴謹學術角度探討透視與色彩運用,詰問形體本質。

張氏生活充滿國際氛圍,此點於其藝術作品中亦表露無遺。張氏生於法國,長於與孫文關係密切的國民黨革命元老世家,從小就與家長隨父親的生意而遊走各國。張父雖留意到張荔英對藝術的興趣,亦有薰陶女兒自幼學習國畫,但張荔英並無承襲國畫技藝,反而在巴黎入讀科拉羅西學院(1926-27年)及比魯爾學院(1927-30)期間發展個人風格。張氏於1930年成婚,然而丈夫卻於1944年不幸早逝,張氏遂遷居檳城,最終移居至新加坡。

本作描繪中秋節的常見物品,共三個燈籠,一個為金魚造型,另一個為小鳥,第三個為幾何花奔外形,飾流蘇。枱面鋪上桌布,上有月餅、柚子等美食。粗糙的淺綠色背景使畫作和諧統一,此色為南洋畫派所獨有,見於鍾泗濱《馬來男孩與山羊》,但鮮有作為張氏靜物畫背景之用。

一直以來,靜物畫皆用作錄下特定時空背景中的生命點滴,將日常生活中的物件提昇至可堪研究、觀察、紀念的境界。西方傳統中,靜物畫僅限於歐洲主題,見於意大利巴洛克大師卡拉瓦喬的《靜物水果》一作。故此,張氏選擇描繪食物與燈籠等物件,正好為這些物件賦予重要意義,足以與歐洲靜物分庭抗禮。畫中靜物皆有其象徵意義:柚子象徵闔家和樂,金魚象徵豐裕財富,白兔象徵嫦娥,而月餅則盛載神話、傳統、團圓等記憶。移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的內心,均經歷「一方面緬懷過去、另一方面卻想紮根當下的不停拉鋸」1:從畫作主題之選擇,可見當下正急遽轉變,而過去迅速流逝,兩者矛盾卻並存。1960年代現代化浪潮席捲之下,一些傳統雅趣被認為落伍於時代、毫不重要,慘遭吞沒,畫燈籠、造月餅以紀念傳統的儀式也面臨流逝的命運。

然而,本作所採技巧卻絕不泥古。張氏在同一幅作品中同時運用多重透視,其透視技法可媲美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之畫風。張氏避免以單一視角繪畫,畫中每件物品皆偶然附麗彼此之上:動物燈籠以平視繪成,而食物則略呈單點透視。此技法把每件物品過濾至最純粹的幾何形狀,看似簡單,內在卻複雜——張氏畫中枱布呈鋸齒狀,月餅則還原成圓形,同樣技巧亦見於張氏的《蓮花頌》。這幅靜物印證物品本身具有延展多變的性質:一切只是透視。

張氏一如馬蒂斯般,下筆大膽,疏朗明快,但筆觸亦層次分明,筆意精密嚴謹。劉抗曾描寫張荔英繪畫的技法,將之與梵谷的澎湃情感合論:「以含蓄蓋過強烈奔放的情感,表達更多溫暖與柔情。」2張氏作品的光與印象派相異:克勞德·莫內捕捉光照射在物件上的熱熾光途,而張氏卻描繪物件本身散發的光,一如明月清輝。

色彩、筆觸、形體間的互動關係,乃貫穿張氏作品的母題:三者偶然交織,成為無法解開的網。正如塞尚及其他許多後印象派藝術家,張氏喜以對比色勾勒物件輪廓,形體固定而清晰,而色彩卻流動多變,兩者遂形成強烈張力。正如塞尚所言:「輪廓與顏色已不再各行其是。你著色時,就是在勾勒;顏色越顯和諧,輪廓更形清晰……色彩最為豐富時,形體最顯得鉅細無遺。」3

張荔英固然沒有興趣捕捉我們熟知的所謂現實;相反,其靜物畫的心法,似是呼應哲學家埃德蒙德·胡塞爾的名言:「還原到事物本身!」她不願對物件形態作先入為主的描繪,改為聚焦物件當下的表現力。藉此,張氏打破南洋生活粗樸青綠的幻象,在空白中勾勒凍結的碎片,然而碎片卻益發富於表現力,具鼓動人心的力量與歷史意義。

1 丹尼爾·譚編,《改變了的世界:1950-70年代新加坡藝術:Szan Tan 與丹尼爾·譚對話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13年,23頁
2 劉抗,《新加坡先鋒藝術家:張荔英回顧展1985》,社會發展部及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新加坡,1985年,15頁
3 莫里斯·梅洛·龐提,《感官與非感官》,西北大學出版社,埃文斯頓,美國,1992年,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