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67
  • 1067

艾未未

估價
1,600,000 - 2,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Ai Weiwei
  • 摔破漢甕(三件一組)
  • 款識
    Ai Weiwei,6/8

    版數:6/8
  • 銀鹽照片
  • executed in 1995-2004 this work is number 6 from an edition of 8
一九九五至二〇〇四年作

來源

蘇黎士,麥勒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美國,紐約,Robert Miller Gallery,〈艾未未〉二〇〇四年
中國,北京,藝術文件倉庫;美國,北伊利諾斯州大學,Altgeld藝廊;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美術館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Charlotte and Philip Hanes藝廊;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美術館;美國;馬里蘭聖瑪麗學院Boyden藝廊;美國,斯基德莫爾學院Schick藝廊;美國,巴克內爾大學Samek藝廊〈Misleading Trails〉二〇〇四年至二〇〇六年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藝術中心〈第五屆亞太地區當代藝術展〉二〇〇六年至二〇〇七年
以色列,耶路撒冷, 以色列美術館〈中國製造:中國當代藝術在以色列美術館〉二〇〇七年至二〇〇八年
澳大利亞,悉尼,坎貝爾鎮藝術中心Sherman 當代藝術基金會〈Under Construction〉二〇〇八年,26-27頁,58頁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美國,華盛頓,赫雄博物館和雕塑園;美國,印弟安納波里斯美術館;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美國,邁阿密美術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Ai Weiwei: According to What?〉二〇〇九年至二〇一四年,56-57頁
美國,格林塞德,阿卡迪亞大學美術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美術館〈艾未未:失手〉,8-9頁(現場圖片),58-59頁
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艾未未〉二〇一五年,156-157頁(現場圖片)

*均為另一版數

出版

〈艾未未作品集:北京1993-2003〉Charles Merewether編(中國北京,東八時區,二〇〇三年),66至67頁
〈Galerie Urs Meile: Lucerne Beijing 2006〉(中國北京,麥勒畫廊,二〇〇六年),3頁
〈第五屆亞太地區當代藝術展〉Adam Jasper著(Frieze第105期,二〇〇七年三月),195頁
〈A Kind of True Living〉田霏宇著(Artforum International二〇〇七年夏刊),457頁
〈Made in China〉Charles Merewether著(Parkett第 81期,二〇〇七年),148-49頁
〈中國製造,仕丹萊收藏展1996 - 2006〉(胡姆勒拜客,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二〇〇七年)23 - 25頁
〈中國當代藝術〉Uta Grosenick, Caspar H. Schübbe出版(德國科隆,二〇〇七年),30頁
〈Critical Mass〉Adam Jasper著( Art Review第22期,二〇〇八年五月), 54頁
〈Portrait of the Revolutionary as an Artist〉Karen Smith著(Art in Asia二〇〇八年五月至六月),58-64頁
〈Destruction and Creation〉John McDonald著(Sydney Morning Herald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七日),17頁
〈艾未未:葵花籽〉Juliet Bingham編(英國,泰德出版,二〇一〇年)54-55頁
〈New China New Art〉Richard Vine著(美國紐約,Prestel Publishing,二〇一一年),112-113頁
〈Der Spiegel〉Thomas Wagner著(Art二〇一二年十月),77年

*均為另一版數

Condition

This work is generally in good condition. There are occasional irregularities to the extreme edges of the print most possibly caused by the printing method. Please note that these issues are on the margin of the print, not affect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打破歷史及傳統的原有價值
艾未未

艾未未創作於一九九五年的《摔破漢甕》(拍品編號1067)是藝術家於一九九三年從美國回國後最重要的創作,本作品以強而有力的姿態,對文化重新書寫,把艾未未的藝術帶到世界各地。去年,此作品於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的艾未未個展中展出,迴響不絕。《摔破漢甕》紀錄了艾未未把一個漢代花瓶摔破的行為過程。艾未未既打破傳統及現存價值觀,並同時將此行為變成個具重生意義的作品,暗示了文化意義的可變性。艾未未的創作一直審視權力架構及提倡獨立思考,展現歷史及價值之間的對話。漢朝既穩定繁榮,文化上亦見優越,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重要時期。艾未未創作總是圍繞著歷史對話,並帶著藝術家對抗及不妥協的目光,這不單是對現況的抗議,亦是對文化及藝術於社會角色的探討。

艾未未有關中國題材的作品,是他於一九九三年回到國家才出現的。闊別祖國十二年,但中國的改變卻讓他失望,個人好像在八十年代結束後,更重新被壓制著。是以,他對中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背道而馳的質疑,開始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並讓他成為一個非常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中國」作為他所有作品的核心,無疑讓他的創作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創作手法上,他源用了紐約時期的挪用、現成物及拼湊等後現代主義的手法,但卻有著時代的背景,而不少作品以中國古董作為創作素材,前期作品包括把可口可樂的商標刻在一隻漢朝的瓮上《可口可樂罐子》(1994) 及把漢朝的甕摔破的攝影作品《摔破漢甕》(1995)等,一九九七年,艾未未開始了以古董傢具為題的作品系列,並成為他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創作。值得一提,此系列作品沒有版數,因為全部作品均由古傢俱或木材創作,全部為獨一無二之作。《中國地圖》可說是傢俱系列的高峰,並影響了往後一系列的大型裝置。

作為中國現今最受爭議的藝術家,艾未未不只是當代藝術家,他更是建築師、策展人、博客,他於中國有超過五十個建築作品,包括與瑞士建築師Herzog & de Meuron合作的鳥巢。曾經旅美十二年的他,藝術創作深受西方現代藝術大師,如杜尚、安迪沃荷、賈斯培·瓊斯等影響,以顛覆、挪用、現成物、並置、反諷藝術手法創作裝置,他的作品總是對應著中國當今的社會及政治現實,發出具力量的質詢及冀望帶來轉變,從此層面來看,艾可以說是中國這幾十年急速變化的一面鏡子。他雖然在國內一直處於邊緣,甚至備受非議,唯他先後已經獲國際多間藝術館邀約舉辦展覽,包括在英國泰特當代藝術館渦轉廳的個人展「葵花籽」、巡廻美國的《艾未未︰According to What﹖》展覽及早年的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等。森美術館首席策展人片岡真實在「According to What?」展覽專文中總括:「他希望我們不要以「他者」身份,遠距離地觀看中國,而是切身處地從我們的背景觀察。他希望找到把中國與世界各地在基本層面上連接起來的普世價值。」1

艾未未是文革後第一個前衞藝術組織「星星畫會」的成員,他當時就讀北京電影學院,跟當時的北京的一幫文藝青年,於一九七九及一九八〇年組織了兩次「星星美展」。艾早期的油畫作品,技巧上接近西方後印象派,有著莫奈的影子,與當時官方體系的社會寫實主義截然不同。正如其他星星藝術家在第一次展覽的口號:「用自己的眼睛認識世界,用自己的畫筆和雕刀參與世界。」追求個人表達自由,是艾未未當年的信念。事實上,這亦可以追溯自艾未未在文革的親身經歷,他的父親為中國著名詩人艾青,是重要的左翼作家,唯文革時卻被打成右派,一九六七年,艾未未全家被下放新疆,艾的父親除被禁止繼續寫作外,更被派往清潔廁所多年,這事件成為艾未未萌生追求個人獨立及自由的最關鍵的一點。

兩次「星星美展」引起不少迴響,卻不受到官方認可,對於是組織者之一的艾未未來說,他認為有離開中國的需要:「那裡沒有私人空間,是個人心理的私人空間。」中國的社會氣氛令他窒息,故此,他在一九八一年去了美國,並於翌年入讀紐約的帕森設計學院。在此,經過他的老師Sean Scully的介紹,他開始認識到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及不少西方重要藝術家如賈斯培·瓊斯、安迪沃荷及杜尚等,雖然,他隨後離開學院,但卻對他日後的創作影響甚巨。直到他一九九三年回中國,他在美國十二年的創作有著強烈的達達及波普主義的影子,包括《Hanging Man》(1985)、《安全性愛》(1986)、《一人鞋子》(1987)、《小提琴》(1987)。這些作品是現成物創作,有著簡單但直接的力量。有趣的是,在紐約時期,艾未未這些重新組合及被改變形態的物件中,我們幾乎完全找不到任何關於中國的元素,可見艾未未不以自己的民族作為於紐約站足的策略。

艾未未引用不同的中國古董及現成物,以物件本身的文化、歷史及金錢上的重要性,以批判角度,就不同的議題引出對話,而非單純點出而己。藝術家以達達主義溶入中國歷史及文化,質問原創問題及藝術價值。現在《摔破漢甕》的價值遠超相中的漢甕,揭示了文化價值在破壞及建立之間,生生不息地循環,同時對文化的保存及進化有著重要啟示。《摔破漢甕》回應了中國當代面對的政治社會現實,以摔破具二千年歷史的漢瓶,在破壞的一瞬間,帶來提問並轉變的希望。

1 Mami Kataoka, 'According to What? – A Questioning Attitude', Ai Weiwei - According to What,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Mori Art Museum and Del Monico Books Prestel, 2012, 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