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48
  • 1048

阿曼德·薩達利

估價
1,200,000 - 1,80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Ahmad Sadali
  • 《寫滿詩句的金片靈山》
  • 款識
    Sadali 1977

    Gunungan Dengan Ayat & Kepingan Emas 1977
    Sadali(背面)
  • 油彩、混合媒材畫布

來源

阿吉普·羅西迪,直接購自藝術家
印尼私人收藏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印尼社會經歷劇烈的民族主義運動,當時藝術界主流是寫實主義,但有一批藝術家抗逆潮流,堅持探索國際性的現代主義藝術。其中一位是阿曼德·薩達利,他同時是壁畫家、設計師和學者,因在印尼引領反主流文化的抽象藝術,以及對於各種媒材與題裁的深厚學養而 深受敬仰。薩達利生於西爪哇,在萬隆理工學院學習,多年後重返母校出任教授。1972年,他獲政府頒發國家藝術獎,各界均認同其藝術創作是印尼現代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

薩達利從日常所見的自然景觀和個人的宗教體驗汲取靈感。萬隆學院的藝術風格注重表達內在精神,因此薩達利得以透過創作擁抱個人的內在自我,並思考人在自然界的經驗。他常在畫面塗上閃亮的金色,藉以代表太陽和靈性啟蒙。他的作品標題直接描寫畫面素材和主題;許多作品皆以金色和大自然為主,例如《帶一絲金色的板塊,白色背景》。

本作題為《寫滿詩句的金片靈山》,可見畫家最常用的自然景觀和金箔。藝術家在山峰中央使用綠色顏料,與新石器時代金屬的銅綠相似,藉此遙想上古時代,黃金是純潔的終極象徵。畫中的山與另一幅同以山為主題的作品《山之開始與結尾》相比,雖在細節上無相似之處,但亦以基本幾何圖案代表金字塔形的山體。山峰是點金的三角形,兩邊和底部用了更多金片。薩達利的兒子拉維·阿默·薩琳指出,其父的作品包涵創造生命的價值,只因繪畫技法而被稱為抽象藝術。畫家意欲透過本作表達靈性力量猶如無處不在的陽光,可穿透世間最堅實的自然形態——山陵,甚至賦予它更多力量。

薩達利早年獲獎學金遠赴美國,入讀艾奧瓦州立大學美術系及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其後將所見所識的抽象藝術引入印尼藝術界及自己的創作當中。從風格上看,薩達利喜用奇特形狀和鮮亮色彩並結合互相對比的元素,整體視覺效果卻和諧合一。他擅於塑造均勻平衡的構圖,一切按比例分配,沒有極端。儘管平靜氛圍瀰漫在他的作品中,但畫面卻透露出深刻的情感,在觀眾間引起共鳴,這一點與色域繪畫風格始祖馬克·羅斯科頗有共通之處。萬隆美術派以抽象藝術為靈性表達方式,羅斯科的經典鮮色方格構圖和大尺幅亦與之相似,是為喚起「崇高的情感」,如《No. 14, 1960》,極簡的表達方式,卻旨在與觀者進行形而上的交流。

《寫滿詩句的金片靈山》的表現方式與色域繪畫和抽象表現主義的概念相當;它代表薩達利的藝術風格——脫離具象繪畫,以多塊色彩和形狀塑造出一個冥想空間,讓人在其中進行靈性探究。正如羅斯科的《No. 14, 1960》,本作構圖簡約勻稱,以山體為中心,周圍的空間突出主體。主色調是綠松石藍和鏽橙色,兩色互補、凝造出和諧平靜的氣氛。三角形的山體形態樸拙簡單,畫家將之分為三個部分:山峰、山腰和山腳;山峰和山腰展現山應有的重量和厚實感,但底部分裂為幾個小塊,減輕了整體的重量,亦與密實的背景形成對比。本作展現強烈的統一性,說明了薩達利對抽象藝術的理解和應用。

《寫滿詩句的金片靈山》展現純熟的繪畫技法和精神內涵,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佳例,其形態卻因畫家的文化背景和靈感來源而顯與眾不同。畫面平靜但引人入勝,構圖平衡,包含鮮亮色彩和變化閃爍的金色元素。本作同時蘊含畫家重視的兩個核心價值:欣賞大自然、精神上保持開放好奇,是薩達利諸作品中充滿個人氣息和風格的優秀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