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4
阿凡迪
描述
- Affandi
- 《婆羅浮屠與太陽》
- 款識
AF 84 - 油彩畫布
出版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CONDITION OF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ALE PRINTED IN TH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婆羅浮屠坐落於日惹,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寺,建築壯美,在宗教上有非凡意義,是不少藝術家和朝聖者心中的聖地。《婆羅浮屠與太陽》充分展露阿凡迪個人畫風,透過其獨有的表現風格,捕捉題材神髓。他曾說道:「漂亮的事物我也喜歡,但不見得能啟發我作畫。我的畫作主題是為了言志,而不是純粹為了漂亮。」1 這一觀點也在此作壯麗的佛寺全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遠遠望去,雄偉的建築佔據整個畫面,穹頂一輪巨日光芒四射。
對於阿凡迪來說,太陽是重要的「生命之力」,金色光芒灑向四面八方,畫幅因而充滿活力。太陽是能量之源,是不朽的存在,藝術家內心與之產生深深的共鳴,常常將其帶入畫作中。阿凡迪筆下的太陽色調不一,由作畫當日的熱度決定。與其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金色烈日不同,此作中的太陽以藍色筆觸描繪,可能暗示日惹一個涼爽的午後,太陽透明清澈,而又充滿能量,壯美的寺廟周身反射出道道金光,牆壁上優美的雕刻在光線照射下明亮無比。寺廟上空以輕快的藍色筆觸描繪雲彩,天空因而生機勃勃。梵谷以曲折的線條描繪自然百態,而此作中阿凡迪以類似的漩渦筆觸描畫雲朵,為畫幅平添幾分獨有的韻律與魂魄,以獨特的方式表達心中感受。建於9世紀的神聖佛寺沐浴在大自然的光輝之下,如詩如畫。
佛寺表面經陽光照射,微妙的色調變化強調出浮雕的紋理與質感,厚塗顏料與不羈筆觸描畫出佛塔脊線。建築結構使用深色泥土系顏料,藝術家另用黃、綠、藍色等明快色彩加以對比,強調出寺廟的動人剪影。華麗的裝飾細節為婆羅浮屠更添一分神聖,金字塔形的建築高聳入雲,彷彿正升往天堂。藝術家藉此傳達一種人造結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寧靜和諧感,營造永恆不變、安定平穩的氛圍。
阿凡迪作畫前會細緻入微地研究描繪對象,耐心等待情感達致極點,靈感湧現的一瞬間。此作是阿凡迪的典型作品,粗獷厚塗的顏料令畫幅具有立體感,並影響了色彩、形狀和線條的運用。阿凡迪在萬隆時曾經觀察一位意大利藝術家創作,由此領悟到解剖學和透視學的基本原理,隨後更掌握了正統的繪畫方法,可稱自學成才。他將嚴謹的繪畫理論與自己火熱的激情結合在一起,開創出屬於自己的自然主義:將親眼所見的現實,通過自己的個人感情表達出來,呈現出色彩斑斕、線條靈動並充滿力量的作品。英國藝術評論家埃里克·牛頓形容阿凡迪為「表現主義藝術家之完美典範」,又指他「比柯克西卡狂野,如梵谷般人性化和熱誠」。2
阿凡迪一生作品涉及題材甚眾,而婆羅浮屠是當中最為罕見之一。描繪此座神聖廟宇的作品少之有少,蘇富比是次榮幸呈獻之傑作為當中尺幅最為宏偉之一。此作完筆僅六年後,阿凡迪便與世長辭,觀此作可見其下筆跟隨直覺,所繪之物遠超現實,成為萬物之源的視覺觀照。《婆羅浮屠與太陽》中的佛寺彷彿升往天空,試圖與神靈相連,真正表現出其「通過藝術同宇宙力量和諧一致」3 。
1 薩迦納·蘇彌禪編,《阿凡迪:第三冊》,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2007年,第22頁
2 薩迦納·蘇彌禪編,《阿凡迪:第三冊》,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2007年,第10頁
3 薩迦納·蘇彌禪編,《阿凡迪:第二冊》,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2007年,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