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53
  • 1053

阿凡迪

估價
1,800,000 - 2,8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Affandi
  • 《埃及開羅》
  • 款識:AF 1971
  • 油彩畫布

來源

直接購自藝術家

薩迦納·蘇彌禪收藏

印尼私人收藏

出版

拉卡·蘇彌禪與烏瑪·凱亞姆著,《阿凡迪》,雅加達,Yayasan Bina Lestari Budaya 出版社,1987年,第168頁,彩色圖版115

薩迦納·蘇彌禪,《阿凡迪:第三冊》,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2007年,第61頁,彩色圖版24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good overall condition as viewed. There is some very light cracking to areas of very thick impasto that is only visible upon close inspection, but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ge of the work. Examination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reveals no sign of restoration. Framed.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1971年的一個月圓之夜,一向對大自然充滿好奇眼光的阿凡迪在畫布上記錄下當晚的天文奇觀。壯麗的紅色圓月懸掛在埃及的天空,為整片土地帶來微妙的紅色光芒。這個超級月亮被稱為「血月」,也就是月全食,當太陽、地球和月亮處於一條直線,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不能被太陽照亮,原本的光芒成為一種泛深紅的銅色。

此畫作於埃及首都開羅,是畫家自1949年印尼獨立後開始的「旅行系列」後期作品。阿凡迪獲得印度政府頒發獎學金,前往由著名詩人、畫家兼哲學家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年)成立的桑蒂尼蓋登學院學習繪畫,兩年間,遊遍全國,在各個城市作畫,更讓他得以重新拾起自己在1942年創造的繪畫技法,但當時國家被日本佔據,困難重重,因此被迫中斷。1

由此可見,阿凡迪的首次海外之旅成為其藝術事業的轉捩點,藝術表達力突飛猛進。在印度的成功經歷激勵了他繼續前往歐洲,在各大城市辦展,於國際藝壇奠定自己的地位。阿凡迪先後於1953年和1954年的聖保羅雙年展和威尼斯雙年展中代表印尼展出自己的作品,當時許多知名學者都對他的藝術作出評論,令他成為首個獲得國際性關注的印尼藝術家。阿凡迪在外遊歷期間,學習西方藝術史中重要藝術家和藝術運動,但他並沒有拋下自己的文化根源和美學。

阿凡迪與恩斯特·路德維格·基希納、愛德華·孟克、文森·梵谷等反理想主義藝術家的理念一致, 他希望創造一種新的表現模式,成為強調「泛印尼」的現代主義。其畫作的線條粗獷,色彩鮮艷,多用原色表達內心情感。此幅作品呈現開羅的伊斯蘭老城,這裡是開羅在中世紀時的鼎盛中心,建有許多世界上最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保存完好。阿凡迪作畫揮灑自如,游刃有餘,起伏的尖塔、神殿點綴夜空,前景的人群則徹底被眼前的奇觀所征服。

阿凡迪面對眼前的血月,立即在現場作畫,油彩直接擠到畫布上,並用手指調色,表達心中感性,捕捉流動的氣息,竭力呈現當下真實的一刻。阿凡迪手中的顏料已經不僅是繪畫傳統意義上的一個工具,在他敏捷流暢的動作中,畫面很快就佈滿鮮艷活潑的厚塗顏料,帶出筆下人事物另一重象徵意義。觀者的注意力被帶到顏料的特性,以及顏色傳遞的感情。畫面的色調熾熱,渾然就是埃及酷暑中的難耐高溫。根據史料記載,1971年的月全食於8月6日發生,正值有史以來開羅最熱的月份之一。超級月亮壯觀大氣,一圈圈漩渦般的顏色,照亮深藍的夜空。

對阿凡迪而言,繪畫是其終生對人性的探索,每個呈現的畫面都來自他對自己心理和自己與周遭關係的發掘,是他對大自然、人性和家國的愛戴和情志。1953年,阿凡迪在巴黎的一所大學發表演講,提到自己的創作靈感,「我對人道主義的一切都深有感觸,可能說『人道主義』並不準確,我是指所有對生命來說正面的事物。」2 阿凡迪是印尼畫家協會的初始成員之一,也參與政治抗爭組織,培育指導年輕印尼藝術家。他終生致力推廣人民心靈及身體的自由,畫作竭力打破西方殖民統治帶來的影響,帶出祖國本色。阿凡迪被稱為印尼的「人民畫家」,在印尼剛取得獨立時為國家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身份。

1〈阿凡迪:卷III〉薩迦納·蘇米臻著(雅加達,Bina Lestari Budaya 基金會,新加坡美術館,二〇〇七年)12頁

2〈阿凡迪:卷III〉薩迦納·蘇米臻著(雅加達,Bina Lestari Budaya 基金會,新加坡美術館,二〇〇七年)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