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44
  • 1044

勒邁耶

估價
4,800,000 - 6,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勒邁耶
  • 《採花》
  • 款識:Le Mayeur Picking Flowers(背面)
  • 油彩畫布

來源

1952年直接購自藝術家

亞歷克斯·帕帕迪米特里舊藏,雅加達

展覽

新加坡女青會大廈,1937年2月至3月,品號16

出版

約普·烏本斯博士與凱欣卡·赫森博士著,〈勒邁耶 1880 - 1958年:畫家/旅者〉(荷蘭阿爾堡,Pictures Publishers,一九九五年)130頁,彩色圖版195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good overall condition as viewed, and the paint layers are healthy overall. There is some very light wear to the edges of the work due to abrasions with the frame, but this is covered by the frame itself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overall image. There is some very faint and stable hairline craquelure at areas of thick impasto, but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ge of the work and only visible upon very close inspection. Examination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reveals minor spots of restoration along the edges of the work, some small areas of restoration at the bottom right quadrant (primarily at foliage), and very few tiny spots at the figures. Framed in the artist's original frame.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CONDITION OF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ALE PRINTED IN TH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今春拍賣, 蘇富比榮幸呈獻已故著名藝術收藏家艾歷斯·帕帕迪米特里奧珍藏的勒邁耶精彩作品《採花》。本畫構圖獨特,集合了這位比利時畫家最喜愛的元素——自然景物、花卉和優美動人的峇里女子。

勒邁耶繼承歐洲印象派傳統,他渴望發掘和表現出質樸無瑕的自然美。勒邁耶跟隨高更的足跡,在大溪地開始尋找心中的烏托邦,但不久便發現這小島已被商業污染。1929年,勒邁耶首次到訪峇里島,那純淨自然的異地風情和景緻、島上女性的雍容美態,使他深深著迷。1932年,他移居這個充滿陽光和活力的小島,迎娶他的年輕模特、峇里著名的雷貢舞者妮·帕洛。妮·帕洛是勒邁耶的愛妻、模特和靈感女神,是他心目中女性美的完美化身,他為她而傾倒,用畢生的餘力將她的美態永恆留存。

《採花》描繪島上快樂無憂的生活情景。三個女子——或許全是妮·帕洛的不同化身——輕柔地舉起纖臂,從綠蔭叢中採摘花朵。雖然只是平凡的日常工作,但幾位女子動作和諧流暢,若合一致。

1937年,勒邁耶在新加坡舉行第三次個人展覽,《採花》是參展作品之一。妮·帕洛也參加了這場在基督教青年會(YMCA)舉行的回顧展;此行是她首次離開峇里島。在開幕典禮上,她是眾人矚目的焦點;並在侄兒吉忠的加麥蘭1演奏下現場表演雷貢舞。展覽結束後,此畫被帶回峇里島,成為勒邁耶的私人收藏。

印尼收藏家艾歷斯·帕帕迪米特里見識廣博、眼光非凡,在印尼藝術界深受敬重。1952年,他到訪勒邁耶的畫室,偶見《採花》,因其構圖獨特而深覺著迷。勒邁耶的其它峇里島作品,例如《舞者》,畫家從較遠處欣賞主角,與他們保持著距離;但本作中的女子站於畫面前景,暗示畫家與模特的親密關係。正是這特殊的構圖促使帕帕迪米特購下此畫。

本作的人物構圖和語言與波提且利的畫作《春》的美惠三女神無疑有許多相通之處。此作出自1482年文藝復興時期,畫面充滿豐茂青蔥的春天氣息;勒邁耶熱愛大自然,或許希望在本作中展現同樣的爛漫春意。波提且利筆下的美惠三女神高舉手臂跳舞,與《採花》三位峇里女子的動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惠三女神代表美、貞潔和愉悅,是西方藝術史上的經典女性形象;在本作中,勒邁耶明顯是向這些超越時代的古典之美致意。她們玉臂高舉,一如亨德拉·古拿溫的《蛇舞者》,證明了即使時隔多年,這美的形象在這位印尼現代藝術大師的眼中仍未褪色。

勒邁耶從俯瞰的角度描繪畫中人,與埃德加·德加的芭蕾舞者相似。儘管她們聚在一起,卻各有所思,不互相交流。他筆下纖細曼妙的女子表情淡然,神態自若,一邊沉思,一邊用纖指摘取叢中的花朵。園裡蜿蜒的藤蔓彷彿在模仿女郎玉臂的動態線條,映襯出她們輕快靈敏的身姿。

除了豐茂的自然風光和柔美的女性,勒邁耶的用色技巧和風格使他注定成為優秀出眾的畫家。本作的用色非常柔和,與其它作品不一樣。女郎的膚色融入了大地的顏色,看似與身邊的庭園融合為一。畫家奔放而濃密的筆觸讓畫面散發躍然欲動的氣氛。勒邁耶恣意在畫布上抹塗多層顏料,直至他捕獲那日落時的光線色彩。

畫中午後的陽光融化在熱帶茂林的清風中。勒邁耶繼承歐洲印象派畫家的美學傳統,一如喜愛描繪戶外景物的雷諾,他也熱衷於捕捉大自然的微妙美感。 勒邁耶經常在戶外作畫,讓他的對象沐浴在自然光中,甚至他的房子也依此法而建。他在薩努爾的沙灘上有一間露天小屋,那是他的畫室、展覽可見和迎賓之所,他與妻子妮·帕洛在這裡接待外交使節和其他藝術家。勒邁耶如此描述他的花園:「我種了大量勒杜鵑、素馨花和木槿;我讓蔓藤植物在屋子的周圍蔓生」。2

從這幅畫可見,妮·帕洛的每一個尋常動作都是畫家的靈感來源。他描繪她高聳的顴骨、纖細的腰肢、如公主般高貴的風儀。妮·帕洛自然不矯飾的姿態散發出優雅的風範。

勒邁耶擅於展現年輕女郎的天生氣質。收藏家艾歷斯·帕帕迪米特里曾言:「沒有內涵的畫作不值一文,但內涵卻很難定義和解釋。只有靠感覺才能知道」3。這幅畫散發著溫熱迷人的光芒,充滿生氣和喜悅;勒邁耶在峇里島尋獲了一生的幸福和自由,他將這些喜悅毫不保留地呈現在作品裡,一如本畫般,訴說著對峇里島的熱愛。

1《勒邁耶 1880 - 1958年:畫家/旅者》約普·烏本斯博士與凱欣卡·赫森博士著(荷蘭阿爾堡,Pictures Publishers,1995年)109頁

2 勒邁耶 1880 - 1958年:畫家/旅者》約普·烏本斯博士與凱欣卡·赫森博士著(荷蘭阿爾堡,Pictures Publishers,1995年)119頁

3 <艾歷斯·帕帕迪米特里:繪畫沒有捷徑> ,莉拉·費特利·阿里,雅加達郵報,雅加達, 200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