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1
朱銘
描述
- Ju Ming (Zhu Ming)
- 太極系列:單鞭下勢
- 一九九〇年作
- 木雕
朱銘 90(背面)
來源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浩然之氣 至大至剛
《太極系列:單鞭下勢》無非是朱銘藝術生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以前所未見之姿,取形於典型的太極單式「下勢」,更為重要的則在於此一太極單式自始至終被朱銘用以貫徹其藝術理想,成為他藝術生涯發展、演進、與突破的重要標誌。自1976年在史博館展出時尚未受到好評的《功夫》(當時以鄉土雕塑較能觸動民眾情感),即出現以「下勢」圖版為摹本之小型木雕,到1977年朱銘在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展出二十八件正式命名為《太極》的系列作品,而後的數十年間,朱銘藉由此一太極單式而實驗出具創造性的雕塑製作方式,使《太極系列:單鞭下勢》從原先的不被接受,而成為享譽國際、珍稀難求的亞洲現代雕塑。
本次夜拍中的《太極系列:單鞭下勢》(拍品編號1041)中,朱銘各以木雕和銅雕表現下勢中蹲身仆步、轉體穿掌、和弓腿起身的連動過程。在太極拳套路中,有上即有下,而下勢則為其中重心最低的單式,先沉身閃避,同時蓄勢待發,進而起身攻擊。有一說為下勢來自張三豐對蛇鵲相鬥的觀察,他發覺當鵲俯衝攻擊蛇時,蛇卻以仰視之姿,輕身搖首閃避,成為在攻防之時所採取的低姿態。兩件《太極系列:單鞭下勢》雖為同一姿勢,但表現方式卻大有不同。在木雕《太極系列:單鞭下勢》中,可見朱銘以其自創的木雕製作方式,開創了獨樹一幟的快刀雕刻法。他不再使用鄉土時期慣用的鑿子,改而使用鋼鋸;而因於使用工具的改變,他得以加快刀法速度,一氣呵成地完成作品。他順著木材的天然紋理,劈開、撕裂、抑或刨削,大刀闊斧的加強塊面的分割,以強調人體的抽像結構。因此,每一太極木雕因其木料本身特性,在表現方式上皆有所不同。
朱銘的《太極系列:單鞭下勢》或可比擬為現代的中國文人石,在抽象的結構中,體現了中國文化千百年來,融入於文人生活之中,對於書法線條、筆墨等非具象品質,以至山石花窗等抽象美學的欣賞。從兩件《太極系列:單鞭下勢》可看出,朱銘的「太極系列」雖依附於具象形體,卻展現了極大的創作自由。在保持量體的同時,展現了互異的質感,更成功表現了瞬即的運動感。如同他最欣賞的草書,《太極系列:單鞭下勢》具有強烈的時間性和動態感,可與中國古代書畫所講究的動勢相比較。動勢來自於構局,而朱銘雕塑的動態感亦來自於構局。在快速而準確的刀法運用中,朱銘的雕塑呈現愈發明確的構局感,因而帶出流暢的動勢,和具有張力的速度感。
多年來,不同版本之《太極系列:單鞭下勢》曾獲多個美術館與民間機構展出或收藏,諸如:倫敦南岸中心(1991)、約克夏雕塑公園(1991)、箱根雕塑森林美術館(1995)、巴黎梵登廣場(1997)、柏林菩提大道及布蘭登堡大門戶外雕塑展(2003)、澳門民政總署畫廊 (2005)、香港時代廣場(2006)、香港中國銀行大樓、及香港中環交易廣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