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5
陳庭詩
描述
- Chen Ting-Shih (Chen Tingshi)
- 海韻No.4
- 一九六九年作
- 甘蔗版畫
- this work is number 7 from an edition of 14
7/14
款識:
Chen Ting-Shih-69(右下)
7/14(左下)
藝術家鈐印(左下)
04 陳庭詩 海韻(四)The Rhythm of the sea (4) Chen Ting-Shih(畫背)
來源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傳承與創新
在二十世紀的現代美術長河中,有一群藝術家難以被簡單地歸類於任何一個派別,他們踽踽獨行,像是一股清流,生活上的艱困,彷彿未曾影響他們對藝術的堅持,他們專心致志地不懈於創作,發展出獨特的表現語彙,豐富了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面貌。是次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日拍,特別規畫了「現代 ∙文人 ∙美學」專題,探索13位特出藝術家的精彩作品。
前衛的現代表現: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處於求新求變的階段,藝術上力圖轉型與革新,透過西進歐美,取得第一手文化與藝術的新思潮。許多藝術家一方面吸收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與技法,一方面從中國傳統藝術中尋找養分,透過創作,書寫下了屬於自己與東方的「現代」。
趙春翔:力追險絕,筆走東西而創大境
「要有鳥飛魚躍的自由,能夠抒發個人的情懷,乃人生一大快事,靈感不能冷藏,要做一個思想啟蒙的前衛藝術家!」
趙春翔(節錄自謝恩著之《絕對的藝術家─ 趙春翔》)
1912年出生於河南的趙春翔,在杭州藝專時期師事林風眠與國畫大師潘天壽,在動盪的大時代中,林風眠提出「融合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理念。年輕的趙春翔,受師長影響,亦立志改革中國繪畫。他在1958年赴美定居,在美期間堅持以東方特有的宣紙作畫,創作承襲中國畫中特有的墨韻,同時使用西方的磷光壓克力彩,大膽地將兩種看似不相容的媒材完美地結合,打破傳統水墨在用彩侷限,並加入許多飽含東方哲學與個人情思的象徵符號,構圖追求險絕,形塑了特出的現代語彙。是次呈現的《公雞》(拍品編號5039)、《愛》(拍品編號5037)、《慟》(拍品編號5038)即見其獨樹一格的表現。
在完成於1969年的《公雞》,趙春翔以沾滿濃墨的筆勾勒公雞的形象,並融入變形的手法誇張描寫鳥類尖長的嘴喙,增添幽默的趣味性,而在其上,傳統水墨畫中不可能出現的亮眼螢光黃彩線條由左上至右下縱橫交錯,織出一個若網狀的空間,帶來躍動的生命力。而右下藍紫色交疊的壓克力彩所構成的方形,帶有金石刻印的力量,這組合堪稱奇絕,展現獨特的創作觀與在色彩運用上過人膽識。而在《愛》中,一個綻放光采的宏大同心圓佔據了整件作品的大半,此形象帶有象徵意涵,指涉著生生不息的宇宙韻律,以及一種無遠弗屆的「愛的力量」,而在下方自然滴流的墨痕間,兩個手拿帶有同心圓造型玩具的人兒相對而視,在神情的笑與怒,豁然與煩憂間,言說著順應自然,與無為的東方智慧。
趙春翔在追求現代的創作革新之路上,未曾捨棄東方傳統的媒材與哲學思考,反倒在與西方材料的交融使用中,為中國水墨繪畫開拓了一種新的可能性,與對應於環境的思考,如其特別選用的螢光壓克力彩,或也為藝術家對紐約當時盛行的普普藝術潮流,強調視覺刺激的一種主動回應。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則突破了具象與抽象,古、今,中」西的疆界。而《慟》則為藝術家為數相對較少,創作於畫布的抽象作品,雖說是抽象,但其表現與西方同期的帕洛克(Jackson Pollock)無意識繪畫不同,趙春翔的作品內蘊東方書畫講求「氣韻生動」的精神,而書法雄渾的線條力度、節奏感,導引著畫筆的運動,作品再再顯示藝術家力求以自己的方式將中國繪畫帶入西方世界藝術主流所作的種種努力。
席德進:畫我所愛,新時代價值觀的建立
「處在現代的時空裡,到底我們該畫些什麼?難道我們依舊畫老祖宗畫了一千年的竹子、梅花嗎?難道我們把西洋大師的畫移植過來,就大功告成了嗎?自己畫風的形成,絕不是接收別人努力的資產所得,要靠自己發展而來。畫我們最熟悉的、最熱愛的。畫別人不敢畫的…。要懂得現代,就必須對古代有透徹的認識,現代絕非與傳統脫節、對立,它是關聯的。現代是一種新的信仰,新的價值觀的建立。」
席德進(節錄自席德進著之《席德進水彩畫集:我畫‧我想‧我說》)
與趙春翔同樣畢業於杭州藝專的席德進,在面對改革中國畫的課題上,採取了不同的路徑,他認為現代的作品取材需合乎時代,不以臨摹之法畫古山水,而是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出發,畫腳下所踏、眼之所見、心中所感的真山水,反應現代的思想與情感。
體現在《河畔風光》(拍品編號5041),席德進有意識地描寫他畢生特別鍾愛的景點—淡水河岸。時天光漸晚,漁船被拖曳到沙洲邊,辛勞工作的人們坐在布棚下休憩談天,傍著遠方雲靄蒸蒸的靛藍色觀音山,席德進畫出他所認為永恆的動人風景,這不是遙遠的歐洲巴黎塞納河,而是他所生活的土地,此呼應了他的「現代」觀。而在構成房舍和船隻果斷、俐落的黑黝線條,透露藝術家長年練習書法的功力。而在背景的山景,藝術家將中國繪畫的「墨分五色」,轉以水彩的純色,畫出多變的層次,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在此傳承,並展現了新的生命力,席德進透過作品詮釋了「現代並非拋棄傳統,而是提煉傳統的養分,走出新路。」
完成於1977年的《青山依舊》(拍品編號5040),則是另一個完美的例子,在此席德進並未依循傳統芥子園畫譜中對於山林草木既定的描繪方法與規範,而是將傳統吸收、消化後,以練達之筆,畫出他眼見壯麗的山河。當中山頭躍動、暈染的墨點彷彿舞動的音韻,山脈的稜線若河水奔流,疊嶂的山勢層次分明,兩間傳統的民宅依傍在山腳下,門前的河水寧靜無波,透露一股詩意,景致在動靜、剛柔、虛實中交錯,既傳統又現代,既寫實又寫意,展現藝術家過人的功力。而席德進自1969年開始勤練秦漢碑帖,每天練字數小時從不間斷,書法對他來說不僅是字帖臨摹的練習,更是情感抒發的表達,其並自創「席體」,如《滁洲西澗》(拍品編號5042)中的字,有魏碑的雄渾,亦有行書的率性,下筆強而有力,力透紙背,令人感受藝術家的豪情,此文句原出自唐朝詩人韋應物,席德進在書寫間,或也寄寓了自己畢生獨行於山水間的悵然與些許孤寂之情。
而在《李小龍》(拍品編號5043),他不畫古人,而是畫與他身處在同一個時空中,他所欣賞的現代人物。他選擇了在1970年代,家喻戶曉的武術大師為描繪對象,黑色的簽字筆快速在紙上揮舞,勾勒出一個神情飽含光彩,充滿力量結實的人物,青年武術家的神采與捨我其誰的自信,被完美地呈現,當中一筆不改的線條,體現了藝術家經年的素描與書法功力,席德進透過繪畫,書寫了屬於他所處的時代中的美善。
劉國松:具象與抽象的交會
在1956年由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甫畢業的劉國松,在師長廖繼春的鼓勵之下,創立了「五月畫會」,提倡「中國畫現代化」。學生時期他除了接受堅實的美術訓練外,並詳研西洋藝術史,從對藝術史的了解中,他感受繪畫的自由與無限可能。在學院時期與畢業後短暫的兩年時間,他在油畫創作中不斷嘗試與摸索,逐漸找到個人風格,完成於1958年的《舞》(拍品編號5036)見證了藝術家一時期的思考歷程。劉國松在背景做幾何式的空間構成,將物件簡化為色塊,並在油彩中混和沙鑠,創造出多樣的肌理變化。而在前景的人物上,他未採取傳統的寫實,而是將對象物融入己身的想像,並加入了些許變形,刻意拉長伸展身體線條,表現了雙人舞中,男主角將女主角高舉抬起,一個具震撼力的瞬間,作品在具象與抽象的交會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陳庭詩:簡鍊與象徵的符號
「藝術是沒有終極的,所有創作都是過程中的選擇。」
陳庭詩(節錄自鄭惠美著之《神遊‧物外‧陳庭詩》)
1913年出身福建書香世家的陳庭詩從小失聰,但憑藉著努力學習中國經典文學、國畫與篆刻,奠定了深厚的國學基礎,他在1938年投身版畫創作,帶有社會寫實風格的作品屢屢發表於報章雜誌,打開了他的名號;1958年,他在台北創立「現代版畫學會」,力圖以簡鍊的現代語彙表達自我的情感,該時期其創作風格亦由具象亦轉為半抽象。除此之外,他在版畫上運用不同的媒材,如曾將作為建築材料粗冽的甘蔗板運用到創作上,蔗版在刻印中可生成與傳統木板或銅板不同的崩裂與斑剝的效果,且沒有尺幅限制,更加自由,此便延續到他後期的創作上。而在主題中,他常以簡約的造型及象徵符號探索宇宙中自然運行的韻律,展現對天地、陰陽、日月、晨昏周行不殆的崇敬。完成於1969年的《海韻No.4》(拍品編號5035)即為一例。他以兩個極簡的圓形與半圓形切面,呈現月亮與海洋潮汐變化的牽引及宇宙法則,當中塊體帶有金石碑拓的重量感,背景則刻意留白,作品在實與空,剛與柔,粗造與平整之間留下詩意的對話。
朱銘:叛離傳統,以簡馭繁的大寫意刀法
「朱銘的作品非常中國,他的藝術不但表現了中國陰陽辨證的觀念,也在國際現代藝術的舞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節錄自楊孟瑜著之《刻畫人間 ─ 藝術大師朱銘傳》)
除卻上述藝術家在平面繪畫上的革新,朱銘在雕塑領域上亦進行了一場革命運動。回顧中國千年的雕塑發展,大體以宗教與政治目地為主,或表現神話故事,或為君主權貴塑像,風格多是寫實的,朱銘則是敢於叛離傳統者,他在1976年從早期的鄉土寫實作品中超脫,開始探索半抽象的「太極」,企圖以東方獨特的太極拳運動為主題,表達當中所蘊含的哲理及美學,如「以簡馭繁」、「陰陽相生」的美學觀。「太極系列」作品由此孕生,是次三件1980年代初期的《太極系列:單鞭下勢》(拍品編號5046)、《太極運動第七號》(拍品編號5044)、《單鞭下勢》(拍品編號5045)即見證他突出的語彙。
朱銘曾說,對他而言,水墨畫的下筆如雕塑的下刀,他把中國書畫中大寫意的筆法化為木雕的劈剖,提出了現代的詮釋。如於《太極系列:單鞭下勢》,朱銘重現太極武學的經典招式,但將人物的細節省略,取其意,重其氣,觀者可顯見藝術家在作品中刻意保留的刀痕,在精確、有魄力的劈剖間,太極拳鬆、沉、靜、定的力量運行其中,朱銘生動地將一半蹲人物蓄勢待發的姿態呈現出來,沉靜的塊體內蘊巨大的能量與力度,令人過目難忘。
80年代初期朱銘屢屢於海外舉辦大型展覽,打響了他的國際名聲,《太極運動第七號》即為1984年發表於紐約漢查森畫廊(Max Hutchinson Gallery)個展的作品。此見證朱銘在該時期由木雕轉換到銅雕的具體成果。藝術家先以發泡的保麗龍切割形象再翻銅。在推手的部分刻意保留了保利龍鋸切後所留下的粗礫質感,與平整的側切面生成戲劇性的對比,增加了塊體的分量與張力,作品顯現朱銘勇於嘗試、不斷突破自我的現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