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4
鄭相和
描述
- Chung Sanghwa
- 無題 82-9
- 款識
1982.9.30,《無題 82-9》,鄭相和,Chung Sang-Hwa(作品背面) - 壓克力畫布 畫框
來源
香港,首爾拍賣,2014年11月24日,拍品編號19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雕琢色彩
鄭相和
韓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歷極權政府統治,民生凋敝,韓國單色畫就在這灰暗的現實環境下誕生,也是一種對政權追捧的具象式政治宣傳藝術的反抗。因此韓國單色畫藝術的風潮與時人尋求自我和藝術自由的關係密不可分。
單色畫家從傳統藝術探源取材,將過去、自身的藝術感悟和前瞻的概念調和融合,嘗試建構出全新的韓國身份。大自然是千年來韓國藝術的主要題材,單色畫家承襲了前人對大自然的默念感悟,亦採用傳統韓國文化崇尚的白色,以此創造一種全新的集體認同觀。白色是古時韓國社會最常用的色調,在祭禮儀式和士人生活中不可或缺,尤見於衣裳和瓷器,例如尊崇儒家的朝鮮王朝時期的白瓷滿月罐。有學者認為,單色畫家重視白色之如「無」色,象徵畫家在創造出自己的藝術風格前所處的「空白」狀態。故此一九七五年東京畫廊舉行的首個單色畫藝術家「國際」展覽,被命名為《五位韓國藝術家:五種白》,亦屬順理成章。
鄭相和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家,作品簡潔素淨、精密重複、功力隨處可見,在國際藝術界認知度甚高。一九三二年鄭相和生於韓國,旅居海外多年,六十至九十年代期間在日本與法國兩地生活,最後定居祖國。今秋上拍的鄭氏作品涵蓋其整個藝術生涯的代表作,從中可見畫家不同階段的創作歷程。一九六八年作《無題》,鄭相和著名的「剝離」手法在此初見端倪;兩幅單色作品《無題88-7-18》及《無題82-9》展現了鄭氏創作全盛時期的獨特風格。
鄭氏作品充滿冥想意味;畫家渴望透過物質的層次和質感、而非具象的描述去表達內在思想。遠處看,畫面平白無奇;近看,可見複雜微妙的立體小方格。畫家將畫面的顏料反覆剝落、重填,逐漸塑造出方塊狀或三角形的立體痕跡。自五十年代末開始,鄭相和的作品有如「斑塊」,比後期作品更扁平。他逐漸在作品裡融入不同形狀和格子結構,煥發新的創作活力。
鄭相和的後期作品系列製作過程繁複;首先在畫布上塗鋅底漆作底層,乾透後按序摺疊,再刮走裂縫裡的油漆碎,最後在這些空隙位置填上壓克力顏料。如此一步步形成多個如自然天成的小凹槽,但又可見創造者有條不紊的苦功。與早期作品相比,鄭氏在創作後期更著重在畫布上塑造堅實的底層,顯示他對於將繪畫與雕塑相結合興趣漸濃;而畫家難得一見的早期作品均是他早年思考抽象藝術時點滴積累的成果。
這些後期作品強調物料性質,令觀者與作品之間的交流更強烈深刻,打破了傳統上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權力對比,讓兩者來往「相遇」,而不只是前者的匆匆一瞥。反反覆覆的剝離和重填像是漫無目的;所有物料均被剝除殆盡,直至似乎一點不留。然而這重複的過程正體現了單色畫細膩精確的創作深度。
在《無題82-9》(拍品編號1084),藝術家進一步提升對畫面的物質處理。藝評家Oh Kwang-Su 指出,鄭相和的「畫面充滿由兩層的寬度和深度而形成的張力」1。每一小方格的內容都是獨一無二的,與鄰格稍有不同,例如光滑粗糙、扁平凹凸等;《無題88-7-18》(日拍拍品編號719)更清楚地表現了這些細節,畫中全部小格子幾乎一樣大小。《無題82-9》較特殊之處是畫家因應小方格漸變的寬度、對物料和質感的探究和掌控更加徹底。畫面角落的格子小而密、逐漸往四周和中央擴散變寬;這樣的構圖和處理在他的作品中尤其罕見。熾亮的白色讓作品看上去幾乎帶雕塑質感,有如沐浴於光下,散發著神聖的光芒。
在五十年代,鄭相和開始試驗碎形圖案和格狀結構,並於日本旅居多年後繼續發展此概念,期間亦曾短暫旅居法國。非定形藝術運動是當時藝壇的熱門話題,鄭氏受其啟發,琢磨畫布與顏料的物料性質,又認為兩者的關係有如雕塑作品的模製過程。《無題82-9》正是明證。他開始挑戰平面作品的局限,逐漸傾向立體,自此他開始在作品裡注入令人驚喜的雕塑元素。
與此同時,他採用的色盤從三原色過渡至單色,如一九六九年的早期作品《作品 69-64》(日拍拍品編號720)。到了一九七三年,鄭氏完全摒棄了傳統的「表現方式」,正式踏進了抽象主義。
鄭相和的作品畫面盈溢張力,留下一絲不苟的創作痕跡,往往令觀者注視入迷。鄭氏將東方美學發揚擴展,同時突破畫布的框架限制,重新界定了韓國抽象畫家的身份,並創造出一系列細膩講究、卻震撼人心的作品。他創作一件作品經常耗時多月,甚至一年,足見這位藝術家的完美主義和毫不妥協的堅持。凡此種種,皆令鄭相和成為韓國抽象藝術界內的璀璨明星之一。
1《鄭相和作品展》,2014年7月1-30日,現代美術館,首爾,南韓,第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