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4
元永定正
描述
- Motonaga Sadamasa
- 作品
- 款識
元永
1964,《作品》,元永定正,Sadamasa Motonaga(作品背面) - 礫石、合成樹脂及油畫畫布裱於木板 畫框
來源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不為他人所知。通過色彩和形狀,我揭示了那未知之物。」- 元永定正
一九五四年,吉原治良創立具體藝術派,自此在當代藝術界掀起一片新浪潮。具體派成員在日本戰後時期提出前衛果敢的藝術新概念,對戰後國際的當代藝術發展影響深遠。元永定正是具體派的重要成員,他的作品主要以水和流動的元素為題材;他亦通過作品探索無常、偶然與自然。本作出自一九六四年,也是元永定正的創作鼎盛時期,見證了他加入具體派近十年後的主要創作風格。具體派歷經二十多年,《作品》(拍品編號 1054)出自其中段時期,紀錄了藝術家創作概念的演變。
元永定正一九二二年生於日本三重縣。一九五五年,他獲邀加入具體派;白髮一雄和田中敦子等零社團的著名成員也於同年加入。當時元永定正在西宮蘆屋市接受繪畫訓練,並在一九五五年六月第八屆蘆屋市藝術展覽上展出作品,旋即獲邀加盟具體派,不久成為日本當代藝術界的重要一員。元永定正的作品曾多次在現代藝術博物館、龐畢度中心和廣島市現代美術館等知名藝術機構展出。二〇一三年,他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水)》(圖1)被重新製作後於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具體:燦爛的遊樂場」(Gutai: Splendid Playground)展覽中再度亮相。
在具體派的首個群展「挑戰盛夏陽光——戶外現代藝術實驗展」中,元永定正的參展作品雖簡單但極具標誌性,命名為《液體:紅》,一組注入了紅色顏料水的透明塑料管和塑料布,被包紮起來後呈水滴形地懸掛在樹上。這組作品後獲具體創辦人吉原治良讚賞,稱之為 「世上第一件水雕塑」。此後,元永一直試圖在作品中將無形的自然元素「裝瓶」或「封裝」起來,例如一九五六年為《生活》雜誌進行的煙霧表演。他讓煙霧通過一個大型金屬盒子,再拍打另一面,一圈圈的煙霧隨即被彩色的燈光點亮。這是藝術家對短暫無常的註解——被「封裝」的煙霧儘管一開始被困於金屬盒內,但終歸消散無蹤。不論是以水或煙霧為主題的藝術實驗,均源於他對自然的興趣;當自然與人為創造相遇,前者的力量必然更強大。
元永定正轉向油畫創作後,對自然力量的信心依然不減,或許他也渴望捕捉它。顏料的自然流動和滴漏讓他非常感興趣,他相信這樣可以「借取自然的力量,創造出超越我個人想法的作品」。他將作品交託給比自己更強大的力量,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具體派的獨創格言——將精神與物質(和媒介)連接起來,而不只是單純地創造物質。
在創作前,元永定正先在無數的筆記本內畫上小小的不同形狀,隨後會以此為藍本創作更大的作品;待選定想用的形狀後,才開始建構畫布。流動的水是畫家恆常使用的圖案——元永定正或許受《液體:紅》最初的概念影響,一直著迷於水的可塑性。在五十年代末,他獲蘇聯生化學家亞力山大·奧帕林(Alexander Oparin)的研究啟發;後者認為,一切生命的最初形態是生物化學轉變過程後形成的「溶液」狀態。這個概念深植於年輕的元永定正的腦海中,促使他在一九五七年寫成一篇論文,題為《奧帕林理論與具體藝術》。因此,水對於元永定正而言具有深層的意義,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表達了水作為生命之源、液體生生不息的能力。
一九五九年,元永定正繼續在畫布上展示類似水窪或池塘的形狀;而他的創作方式更有重大突破。他在畫室輕微傾斜的地板上鋪開畫布,然後將樹脂漆和松節油分別逐層滴在預先劃定的「形狀」上,讓顏料在畫布上自由流淌,有如一條條蜿蜒蔓延的溪流,在畫布上一些地方停駐、匯集。
這種創作方式受日本獨特的傳統繪畫技巧「tarashikomi」(意為「滴落式」)的啟發,以滴落或塗抹方式把未完全乾透的顏料一層一層地重疊在一起,製造出漣漪片片、花瓣紛飛的唯美效果。不過,傳統的「滴落式」繪畫純粹只是一種裝飾手法,但到了元永定正的手中,卻變成了探索直覺的媒介。藝術家回憶道:「我有意識地用這種方式去突出我的作品……我把它交託給自然力量。」1
元永定正的藝術實驗造就了一幅幅如自然河流或湖泊靜謐奔流的畫面;鮮彩繽紛的漣漪在畫布上凝結。為了讓作品更具觸感,他也會加入沙子,本作便是一例。他曾解說:「讓顏料慢慢流動,就可以在畫布上塑造出河流般的效果……有一次我在看河,我想到可以用這種方式繪畫。雨過天晴時,連河水也清澈起來,沉積的沙在河床上留下美麗的圖案。我用顏料跟著模仿。」2
在《作品》,中,畫家施展不同色彩,塑造奇妙迷人的景象。畫面的暗朱紅色即時令人想起《液體:紅》,《作品》以兩種不同的積聚技巧呈現兩條這樣的「河床」。左方圖形的裂縫裡有顏色,是河的支流;較深色的右方似乎較受制約、呈圓形,鮮黃和藍色交匯纏旋。兩個圖形並列——一個是自然隨機的狀態,一個更像是受控的固定形態。它們都以乾淨俐落的白色為背景,可見不同區域的色塊,色彩滲透形成深沉的彩色影子。整體效果獨一無二,無法模仿,因為當中雖有藝術家的謹慎佈局,卻有部分純粹聽任自然力量而行。
元永定正曾經被問到,其創作是否出於偶然;他回答時指出,他相信偶然是必然的另一面。對於他而言,他的作品雖必受偶然性的支配——滴落的支流方向固然受不可掌握的重力引導——這同時是必然的表現;畫布傾斜角度按畫家的意志調校,所得的效果亦在畫家的計算之中。元永定正的作品一直環繞著命運與人為掌握、自然與捕捉自然之間的張力。或許我們可以相信,他的作品已經成功將這些矛盾的力量和諧地結合為一。
1 1985年8月21日尾崎信一郎與山村德太郎訪問元永定正
2 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