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2
吳冠中
描述
- 吳冠中
- 嶗山海邊(一)
- 一九七五年作
- 油畫木板
75,荼
海,吳冠中,一九七五年(作品背面)
來源
出版
〈世界名畫家—吳冠中〉吳可雨編(中國,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二〇一〇年),94頁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吳冠中《嶗山海邊(一)》
吳冠中的風景作品,建立於真實的寫生體驗,過程往往艱辛而具危險性,其創作於一九七五年的嶗山系列即得來不易:此年,青島四方機械廠奉命製造坦桑尼亞至贊比亞鐵路的總統車廂,邀請吳冠中前來繪畫乞力馬札羅雪山和維多利亞瀑布,然後根據油畫織錦裝飾車廂。吳冠中接受了去青島的邀請,並在工廠任務完結以後,進入嶗山寫生。在嶗山北九水附近,吳冠中一行不慎迷路,夜間險遭山中毒蛇和狼之襲擊,幸而最後平安獲救。藝術家特別撿回一塊拳頭大的山石,由學生王進家刻上「誤入嶗山」四字,置於案頭,以作紀念,而此行所創作的繪畫,亦因為這驚險過程而倍添珍貴,《嶗山海邊(一)》(拍品編號1032)即為當中尺幅最大之油畫作品。
奇石交錯,寫靜如生
嶗山古稱「勞山」、「牢山」,位於今日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黃海之濱,其地貌以奇岩怪石聞名,自古亦因此產生許多神仙傳說,成為道教勝地。吳冠中在嶗山採風的過程當中,亦聚焦於表現岩石之美。他在文章《嶗山松石》曾經提到:
「沒有碰見嶗山道士,山上山下石頭多,也許道士已變成石頭。石頭大而黑,像伏著的牛群,也許是獅、是象,請畢加索或亨利摩爾來看看吧,到底是屬於哪家的抽象。」
《嶗山海邊(一)》前景為嶗山海邊的岩岸,正中置以一塊巨石,周圍環以小石,及至遠景則為一望無際的黃海。本作採用穩建構圖,其優勢在於突顯岩石之渾樸厚重,然而若處理不當,則容顯得滯氣呆板。藝術家高明之處,是從細節入手調整、平衡,若仔細分析,可見位於前景的岩石(特別是畫面左下及中下方兩塊岩石),與畫面正中的岩石,方向上呈現一左一右的態勢;而畫面遠景上的岩石,其形狀與正中之巨岩相同,卻左右倒轉,使得動勢復轉向左,此「近景-中景-遠景」的關係,被佈局為「向左-向右-向左」的動勢,加上過渡的小石頭之連繫,使觀眾在不經不覺之中,視線隨著藝術家的安排,作「之」字型游走,或從近至遠蜿蜒而上,或從遠至近順勢而下,統一畫面主要元素。
平遠視角,特寫對象
《嶗山海邊(一)》採取國畫中的「平遠」視角,除了突顯一望無際的畫面縱深,亦強化了岸邊岩石之巨大恢宏;在另一幅尺幅較小的《嶗山海邊(二)》,吳冠中則利用鳥瞰角度統攬全局,將海邊岬角收攏眼底,做出「寫大如小」的效果。在現實世界中,岩石與岬角之大小差距不可以度量計,但反映在畫面之中,《嶗山海邊(一)》的岸邊岩石,竟然比《嶗山海邊(二)》的整個岬角還要巨大,這正是藝術家所創造的效果。
在處理岩石的過程中,吳冠中還採用了擬人手法,正如他在上文提及,他將奇石當成牛群、獅、象,甚至是道士,此一奇想應用於繪畫之中,則海岸岩石的形象即變得生動,特別是正中的巨岩,其稜角早於百萬年的海水沖刷中變得圓潤,稜角消失泰半,再加上藝術家刻意強化其動勢,使之更似一頭準備出奔海洋的巨鯨。一幅取景於靜態物象的風景作品,因而充滿生命力。
勾線為廓,積色成體
在文章《嶗山松石》之中,吳冠中強調線描對於表現奇石特徵之重要性。在《嶗山海邊(一)》之中,即可見藝術家在岩石的若干位置,都以具有書法氣息的線條勾勒輪廓。這種勾勒逸筆草草,不講求與內裡顏色之間的準確配合,帶有隨意性,甚得寫意繪畫之神髓。吳冠中自七○年代起,以油彩、水墨交替創作,其本人稱之為「水陸兼程」,這種媒材上的交替,亦衍生出技巧上的跨界,在本作中的勾線輪廓,即明顯與他同樣題材的水墨作品相通。
與此同時,藝術家在灰調子的處理上,則展現了高超的辨色、運色能力,數十種不同的灰調子,將岩石的大小、乾濕、明暗、輕重、遠近、粗細都表現出來;若與《嶗山海邊(二)》相比,《嶗山海邊(一)》明顯使用了更細膩的色彩組合,旨在強調圓潤之中深藏厚重的岩石特徵;為了增加岩石的溫潤感,這整體的灰調子之中還摻入了輕度的粉紅色,其份量雖少,作用卻大,將整體作品偏冷的灰和藍青色系平衡,同時借此點染現場的光線和溫度,盡顯藝術家的色彩功力。
玉帶環腰,迴盪不息
配合岩石的佈局,《嶗山海邊(一)》的海水動勢亦匠心獨運。本作的取景視點,是從岸邊望向遠方,卻巧妙借用畫面的四邊,框出海水呈環狀圍繞正中巨石的「玉帶環腰」格局,波濤從右方拍擊而入,進入畫面中下方的近岸位置,再屈折而上,逶迤流向遠方的大海。對於浪濤的處理,藝術家以扁筆蘸以明快的鉛白,在象徵海水的靛青色上短促塗抹,營造出整體從右至左的筆直水勢,當中夾以因沖擊岸石而產生的逆流和浪花,自然物象的金鼓齊鳴,有如盛大的交響樂章,使得畫面不僅有色彩,有動感,還有聲音,予人多重的感觀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