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16
清乾隆 青釉浮雕吉慶有餘青花描金粉彩嬰戲圖八方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描述
- 《大清乾隆年製》款
- ceramic
來源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李寶平
本品佳作,端莊大氣,技藝卓絕,取八方之形,承青銅古韻,集青釉、浮雕、粉彩、青花、描金等高低溫釉彩及釉上釉下裝飾融於一身,完美詮釋乾隆瓷藝之爐火純青,堪稱世間孤品。乾隆皇帝,尤其喜愛繁縟之風,對瓷之要求也是精益求精,更將瓷器燒造作為體現其聖王理想途徑之一,上有此好,則下必盡心為之,在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督陶官唐英等努力下,瓷器藝術臻於巔峰。
本瓶腹部四側開光,分繪孩童燃爆竹、觀鵪鶉、掛燈籠及持戟懸磬圖景,熱烈喜慶氣氛一覽無餘。據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八年,上諭唐英,瓷器圖案需與節日民俗關聯,如端陽節用艾葉靈符、七夕用鵲橋仙渡、中秋節用丹桂飄香等。本件器物亦有可能於某佳節為宮廷特別燒製。今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一件琺瑯彩黃地花卉瓶,腹部開光內分別彩繪燈籠、鵪鶉、持戟圖案,主題與本器極為類似,錄《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香港,1999年,圖版27(圖一)。該器僅有三開光,缺爆竹圖,且每幅開光僅在留白內繪兩位小童。相較而言本器繪畫多了樹石草地庭院欄杆等背景,更為寫實,兒童三五成群,稚態可親,更富天真爛漫嬉戲熱鬧之趣,佳節喜慶之感染力尤強。有學者指出乾隆彩瓷上的嬰戲圖底本或出自當時供奉內廷之宮廷畫家金廷標,出處同上,圖版27。見其所繪人物,形象生動,線條潇灑,可見一例,題乾隆御詩,以作比較(圖二)。
本品一開光內見一小童手持青花瓷瓶,一童兒高舉燈籠。另一個開光內一小童持戟,戟上懸磬,取音「吉慶有餘」;再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之瓶,小童手持仿哥釉瓶,注目觀鵪鶉,另一小童手中持戟,戟掛雙魚,紋飾細節與本品略異,但寓意相同。
本品青釉細潤明亮,浮雕技法氣韻流暢,觀之,賞心悅目,撫之,更是愛不釋手。青釉燒造,已有近四千年歷史,自創始之初,便為世人所鍾愛。本品釉色精良瑩澈,似秋水如碧玉,必是精於還原之火,方能燒出如此美色,南宋龍泉曾有所見,後或失傳,元、明之瓷均不能與其比肩。至清雍正一朝,此等釉色再現於世,並不常見,多以小件為主,兼飾浮雕者,則更只偶有見之。清時御窰所出素胎,土色潔淨純白,配此清透釉色,更顯精美異常,與浮雕圖案相映成趣,渾然天成,使釉下磬與雙魚有玉佩玎玲之感。可參考一青釉罐例,浮雕龍紋,曾為Loch勛爵、放山居、Margadale 勛爵及東京出光美術館收藏,錄《香港蘇富比二十週年》,香港,1993年,圖版310及《館藏名品選》,卷2,出光美術館,東京,1996年,圖版103,曾售倫敦佳士得1971年10月18日,編號51,繼售香港蘇富比1988年5月17日,編號75及2014年10月8日,編號3901。
本品浮雕磬、魚紋飾,意喻「吉慶有餘」,與磬、蝠組合相比,更為罕見。可參考三乾隆瓶例,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對錄於廖寶秀,《華麗彩瓷─乾隆洋彩》,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08年,圖版31;一例載於《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台北,2002年,圖版V-25。另可參考一乾隆瓶例,京都收藏,施青釉,浮雕蝙蝠、雙魚紋,售香港蘇富比2013年10月8日,編號202。
清代御瓷中青釉配以粉彩開光圖案者甚為珍罕,偶有所見皆為花卉或山水,嬰戲題材極為少見。參考一抱月瓶例,藏東京梅澤記念館,開光內繪嬰戲紋飾。另見一抱月瓶例,青釉地飾粉彩開光,放山居收藏,由Margadale勛爵委託,售於倫敦佳士得1971年10月18日,編號93,後為戴潤齋基金會收藏,售香港蘇富比1985年5月21日,編號36,繼售香港蘇富比1999年11月1日,編號397。另見一例,售香港佳士得1991年10月1日,編號786,繼售紐約蘇富比2007年3月20日,編號818。
青釉配以大幅青花圖案者可謂是寥若晨星,而如本品青釉配以青花地粉彩開光者則更為難得,僅此一件。見兩青釉抱月瓶例,分售紐約蘇富比2001年3月22日,編號121及香港佳士得1999年4月26日,編號545,二者雖繪青花,然僅為墜飾而已。
清代御瓷上多以金彩在釉上繪製各種紋飾,而本器系以金彩描繪釉下青花圖案之輪廓,極其罕見,青花之含蓄內斂與金彩之燦然輝煌相得益彰,盡顯皇家御瓷之雅致富麗。可參考一乾隆作例,見相類青花描金飾風,詳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上海,2009年,圖版143。此類風格與乾隆所喜之掐絲琺瑯及瓷器之鬪彩工藝有相通之處。乾隆皇帝,尤其鍾愛掐絲琺瑯器,不惜工本,著力製作,又命以瓷仿之,取各色彩料以仿琺瑯,厚施描金以仿掐絲。
此瓶之形,亦屬罕有,隱現青銅遺韻,尤見乾隆尚古之情。另見兩相類乾隆瓶例,作八方之式,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裏紅(下)》,上海,2000年,圖版133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前述出處,圖版131。亦可參考一乾隆粉彩六方瓶例,出處同上,圖版88。再見一雍正仿官釉瓶例,錄《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單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204。乾隆瓷者,少有金款,可比一粉彩葫蘆瓶例,詳見周麗麗,《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統官窰瓷器》,上海,2014年,圖版5-39。
細觀本品,裝飾繁簡得宜,收放有節,佈局簡潔明晰,寓意吉慶溫馨,堪可體現十全老人乾隆帝之盛世情懷與完美瓷藝,誠為清代御瓷之精絕妙品。此瓶甚為獨一,類者極罕,可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各色釉彩大瓶」,頸部飾青花,肩部冬青釉一週,腹部主體為粉彩十二開光,在裝飾技法上略有相通之處,該器另有綠地、紫地彩繪、仿汝釉、仿哥釉、窰變釉、鬪彩等多種裝飾,詳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前述出處,圖版163。另見一例存世,售於波士頓Skinner拍賣2014年9月17日,編號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