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董欣賓
描述
- Dong Xinbin
- 風雪迷歸途 深壑有孤燈
- 約一九九〇年代初期
款識
(i) 風雪迷歸途,深壑有孤燈。傳席兄指正,欣賓。
(ii) 意境之表達為中國繪畫古典美學理想,而現代繪畫之表現則訴之於情的抒寫,所謂情迂規筆墨,故情境謂現代中國畫的美學追求。款識中之傳席兄既為美術評論家陳傳席先生。
- 設色紙本 鏡框
來源
出版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孤獨難行,寒濕侵體。
此作創作於九十年代初期,當時八五美術運動之後形成各種藝術現象,美術理論也正熱衷於討論藝術當代性,然而如他題畫的文字所謂任何藝術創作始終不可能脫離各自的傳統而文過飾非,嘩眾取寵的目的性創作作品生命力是短暫和蒼白的。如王國維所言:言氣質 言格律 言神韻 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氣質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隨矣!
境界也正是中國文人精神的核心追求,失去這種追求便往往是弄巧行為,弄巧成拙也好,弄巧成巧也好都無意義。董先生也正是基於對當時的藝術現象的思考和他的藝術觀點而創作這件作品,對當時的中國畫未日論,及對中國國傳統的缺失與迷惘作出了一個自信的答覆!
贏得江左風流名
顧維潔
舊都南京,一座豐滿綿長且頹廢的城市。沒法去細數與南京交集的日子,卻相信很多藝術圈的人跟我一樣,對南京懷著的是難以明訴的複雜情感。
在中國書畫史上,南京一直是絕對繞不開的重域。顧愷之在南京的痕跡依舊可尋覓;清代胡正言的版畫巨著《十竹齋書畫譜》也還是風行;“金陵八大家”之首龔賢的居所清涼山依然迎來送往;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林散之、高二適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屢屢驚現。而丹青傳承了二千多年後的今天,南京仍出息了眾多藝術家,其中多數是中國藝術市場上表現得精彩紛呈的中國畫家。
許是歷史的遺存,亦是江南水土的滋潤,南京的藝術家不僅在生活上留存了精緻的方式,更在藝術作品上明顯有了更多水潤的氣息。這氣息不僅體現於中國畫,也表達於油畫、版畫甚至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這可以說是南京藝術家的共性。從文人畫到新金陵畫派、新文人畫,甚至當代水墨等等,無不體現了這個特徵。
歷史給過南京太多的包袱,如同路旁茂密法國梧桐枝葉的背後,隱隱約約都傳承了當年的聰慧鮮亮深沉雅潤。被文人騷客氣質浸淫的南京藝術家,想要突破並不是容易的事。所幸的是,今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些作品,除了骨子裡一致的“古意”氣息外,在風貌上各自都有獨特的密貼。
這種藝術上不同尋常的個體化特徵,同樣來自于南京獨有的歷史背景。
南京是一座包容的城市。經歷過近代史上的清洗,南京大部分的長居人口都是外來移民。包括我們的藝術家,多數來自于江浙地區或長江南北,比如,無錫人董欣賓(拍品編號 41)、周一清(拍品編號 57)、江宏偉(拍品編號 46),上海人楊春華(拍品編號 42及43),江蘇靖江人薛亮(拍品編號 55)等。而每個人的生活痕跡,移動軌跡都註定了他們藝術成長中會有不同的色彩。而江南的丹青傳承系統,也為南京藝術家們的技巧帶來天生麗質般的保障。像董欣賓之師承秦古柳、劉海粟,周京新(拍品編號 56)、徐累(拍品編號 50)之師承方駿等。更多的也有相互之間學習、保持亦師亦友關係的,譬如董欣賓與朱新建(拍品編號 40),朱新建與李津(拍品編號 54)。所以雖然有共同的學院背景,甚至共同的師承關係,不同的生長痕跡造就了不同的作品色彩和特徵。
難得的是,在南京的包容還在於文化藝術圈之間往往互動。與很多其他城市的每個圈子間各自為政不一樣,南京的繪畫藝術家和作家乃至於曲藝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交集,尤其以畫家和作家之間為甚,這大概是文人墨客的傳統習慣使然。順便一提,在目前活躍的南京藝術家中,徐樂樂(拍品編號 44)、朱新建、高雲等,都曾經風靡一時的連環畫高手。而作為版畫家的周一清,也曾經為多部小說稿繪製版畫插圖。
但是在南京的包容之下實際上產生的卻是各自避免隱私的風格建立。不同於上海之包容表像下的互不干涉,也不同于現在很多學生對老師的簡單模仿,南京的包容需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和經營。說起來同是以人物繪畫見長的徐樂樂、周京新、朱新建等,每個都在形象和筆墨間有巨大差異,再說擅長山水的方駿、薛亮等,于造景中均有不同建樹。好似穿衣,絕不會撞衫。
南京藝術家很多是崇尚並借助“古意”的高手,但是繼承和創新依然是永久的命題。南京有董欣賓之博學和破局,有周京新力透紙背的人物、徐樂樂心境平和的學古,有靳衛紅(拍品編號 53)的特立獨行、朱新建的率性、楊春華的好顏色、張友憲(拍品編號 52)的生動、阿海(拍品編號 51)的游離,還有與南京水墨界關係親近的李津之活色生香,薛亮的心象山水,有江宏偉的迷戀宋畫、徐累在傳統和現代間的遊走、劉丹(拍品編號 49)對玩石的賞悟、沈勤(拍品編號 48)的平淡靜寂、雷苗(拍品編號 45)的感官冥想,更有韓國藝術家文風宣(拍品編號 47)在南京對傳統水墨的研習。林林總總,造就了南京當時明月,此刻桃花的形式感。
南京之包容,還在於它可能無關市場:市場熙熙,它沒有太多聲張,市場惶惶,它依然安靜處世,或許,藝術家們所滿足的只是自身和作品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