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9
岳敏君
描述
- Yue Minjun
- 大狂喜
- 款識
Yue Min Jun,1993.4 - 油畫畫布 畫框
- 182.4 x 251.9 公分 ,71⅞ x 99⅛ 英寸
來源
出版
〈岳敏君: 笑臉背後〉(法國巴黎,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二〇一二年),158至159頁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岳敏君
要談論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進程,不得不提岳敏君這位著名的「玩世現實主義」領軍人物。他所創造的笑臉符號,充滿自嘲意味,深入人心,使他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界最具標誌性的代表人物,與張曉剛和方力鈞齊名。事實上,籍笑臉反諷謔世一直是藝術家的創作命題,其作品深切反映九十年代初期中國人面對社會政治現實時的無奈與乏力感。很多策展人和學者均認為岳敏君的畫不只是消極的對抗,還巧妙地化笑臉為個人的終極武器。正如他所說:「哈哈大笑,還是放聲大笑,是嘲笑,還是狂笑,是面對死亡的笑,還是面對社會的笑,似乎每一種成份都有。笑就是拒絕思考,就是頭腦對某些事物感到無以思考,或者難於思考,需要擺脫。這是一個讓人咧嘴笑的時代。」在眾多作品之中,創作於一九九二至九三年間的《大狂喜》(拍品編號1049)絕對是不朽之作,充分表現出當時社會瀰漫着的冷嘲熱諷和政治動盪。畫中的政治符號-天安門廣場,在藝術家往後的作品之中,絕少出現,故此特別彌足珍貴。而作品中人物重複的規模,也是前所未有;這幅作品不只在構圖上與同年的作品《轟轟》互相呼應,更是岳敏君早年最成熟的代表作。
一九六二年生於黑龍江省的岳敏君,屬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三代藝術家。一九九一年遷居北京近郊的圓明園藝術家村,成為他創作生涯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從此可以遠離政府和學術界的規範,享有真正的創作自由。「這正是我想要的藝術家的生活,一切看起來那麽棒,做一個獨立的藝術家看起來也没那麽難,租金很低,環境比單位好多了,最重要的是,我一下子就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决定每天的日子怎麽過。」1 而創作於一九九一年的《發生在x城樓上的戲劇》正是圓明園初始時期的作品,也是他早年的代表作,畫中四位年青人,長相各異,站在毛澤東宣佈建國的天安門城樓上,其中一人向着畫外大笑。僅僅兩年之後,岳敏君便從規模和構圖方面着手,在《大狂喜》中重新塑造天安門城樓的形象。
天安門廣場向被視為中國政治權力中心的象徵。偌大的廣場日漸成為群眾舉行集會和運動的理想場所。而事實上,每當數以萬計的群眾聚集在廣場之上,往往預示中國社會將會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自明代以來,廣場見證了不少政治起義,比如一九七六年的四五運動和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多年來,天安門城樓也如毛主席的肖像一般,走進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裏,以反映和質疑共產黨政權的統治。然而,相對於其他藝術家、甚至是岳敏君自己的作品,《大狂喜》是唯一以最精心策劃的構圖直接表達自由思想的作品。
從畫中可見,一支「軍隊」在天安門廣場前以楔式隊形列陣,隊中的男子都是面帶微笑,穿着一式的灰毛衣、黑長褲。楔式隊形是古羅馬軍隊的一種傳統作戰策略,屬於進攻隊形,旨在突破敵人的防線。基於這個考量,這些一式一樣的人物明顯反映出岳敏君的意圖,雄心勃勃地要解放中國公民;讓他們成為自由與和平的真正捍衛者。天安門城樓隱沒在這隊人馬的後面,只露出橙色的瓦頂,天上掛着一抹殘留的彩虹。在許多方面,這些面帶微笑的人物與《轟轟》中的人物相同,一樣的衣飾,一致的姿勢。然而,《轟轟》中的人物佈局較為隨意,而《大狂喜》中的人物則有着清晰嚴謹的隊形,力圖使自己成為作品的焦點。
除了政治寓意之外,這幅畫也是最早出現排隊和重複面貌圖式的作品之一。栗憲庭指出岳敏君作品中並排排列方式,有着商業機器多次複製的意味,揭示了中國商業急促發展為中國人存在帶來的荒誕感︰「用商業方式消費全權意識形態,又用全權無個性形象的排列去影射商業文化對人的侵蝕,造成雙重調侃的感覺。」細看之下,便會發現《大狂喜》中耐人尋味的笑容,隱約透着戲謔冷漠的精神特質。這些咧嘴大笑的人從此成為岳敏君往後十年的藝術符號,他出神入化地將之轉化成複製的自畫像,觸目國際,引起極大的關注。
1《岳敏君》,四川美術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