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張荔英
描述
- Georgette Chen
- 舢舨翩翩
- 款識
CHEN - 油畫畫布
- 92 x 92 公分;36 1/4 x 36 1/4 英寸
- 約一九五〇年代作
來源
自此家族收藏至現藏家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康絲坦斯·薛爾[1]
張荔英是南洋藝術運動中極為知名的一員,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藝術家。她在1985年獲頒新加坡文化獎,肯定了其對南洋運動的貢獻。張荔英受西方現代藝術影響與啟發,尤其對十九世紀末後印象派運動中對形的強調產生共鳴。
張荔英與許多同代南洋藝術家都視繪畫為對外界的內在表達。她最愛海邊風光,作品中常有水的元素。其不少畫作具有後印象派和野獸派的影子,在構圖和對光線的處理最為明顯。「… 她的用筆和用色是法國藝術家調教出來的,她將之運用在中國山水和人物上,畫面除了媒材和技法來自西方,其餘都是中國的。」[2]
1949至1980年間是張荔英藝術創作最活躍的時期。她在南洋運動中與男性藝術家平起平坐,逐漸完善其構圖、風格和調子(圖1至圖3)。其1950年代的作品反映出一些微妙改變,用色變得較為淺淡,調子柔和,題材著重於百姓的日常點滴,素雅細膩,靈感就來自於張荔英的身邊。
《舢舨翩翩》作於1950年代,筆法輕快,以光影加強構圖效果。畫面遠近有序,既有波中倒影,亦有綿綿山色。果斷不羈的畫風令人想起野獸派所崇尚的孩童本性。張荔英的友人兼藝術家劉抗曾說:「海浪晶瑩、輕舟蕩漾,(張荔英的畫作)馬上激起觀者的感觸。」[3]
此作體現張荔英對此藝術形式的充分掌握。她筆下的東南亞海岸與文森·梵谷的《隆河星夜》(圖4)、保羅·席涅克的《聖特羅佩港口》(圖5)與安德烈·德安的《曬船帆》(圖6)都有相若之韻味。她希望把東南亞的宜人景緻盡收畫布之上。藝術家曾說:「我作畫喜歡從大自然出發,並不適合於傳統中國技法 … 我傾向在戶外作畫,決定好所畫對象,便即席開始,時常這樣完成整幅作品。」[4]
[1]康絲坦斯·薛爾,〈新加坡先驅藝術家:張荔英1985年回顧展〉(新加坡,社區發展部與國家博物館,一九八五年),6頁
[2]〈張荔英〉珍·謝著(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一九九七年)13頁
[3]劉抗,〈新加坡先驅藝術家:張荔英1985年回顧展〉(新加坡,社區發展部與國家博物館,一九八五年),15頁
[4]陳世集,〈新加坡先驅藝術家:張荔英1985年回顧展〉(新加坡,社區發展部與國家博物館,一九八五年),1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