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6
  • 126

博特·莫克塔

估價
500,000 - 7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But Mochtar
  • 審美元素雕像
  • 雕塑:118.5 x 108 x 40 公分;46 1/2 x 42 1/2 x 15 3/4 英寸
  • 底座:13.5 x 100.5 x 41 公分;5 1/4 x 39 1/2 x 16 英寸
  • 約一九七〇年代作

來源

直接購自藝術家
此作為雅加達人民代表會議廳(DPR)大型雕塑之唯一複製版本

Condition

The sculpture is in good condition overall. There are minor chips and nicks and traces of faint oxidation on the edges, although only evident upon close observation. No restoration has been done to the sculpture.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博特·莫克塔不僅是一位畫家,他更運用雕塑的立體性表達語言的微妙之處。在印尼現代藝術運動中,他是最先選取雕塑作為創作媒材的藝術家之一。《審美元素雕像》是雅加達人民代表會議廳(DPR)外大型雕塑作品之縮小模型。此雕像作於1970年代,正值印尼經濟騰飛,國際地位上升的時期。莫克塔在其雕塑作品中採用建築和幾何美學,表達他所重視的國民團結性。

1950年,萬隆理工大學(ITB)開展了視覺藝術部,自此萬隆派的藝術家成為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先驅。當時為美國抽象主義盛行的時候,傑克森·波拉克、克里夫·斯蒂、威廉·德庫寧及馬克·羅斯科都是走在運動最前沿的藝術家。在萬隆(西爪哇)學習的印尼藝術家探索將他們的藝術技法與立體、抽象和極簡主義等西方美學風格相融會貫通。

莫克塔受畢加索、布拉克和格里斯等立體主義藝術家的理念啟發,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創作眼光。作家艾寧·蘇比彥托曾如此形容其作品:「抽象畫家的主要創作策略之一建基於線條、形狀、圖案和顏色的佈局和相互襯托… 所畫對象有可能在其中變得面目全非。他(莫克塔)把自己的經驗、理念及情感轉換為線、形、面、色,沒有直接對社會型態作出任何明確的評價。」[1]所以說,莫克塔以新雕塑為藝術形式,挑戰當時的主流價值觀。

莫克塔在萬隆理工大學隨畫家兼教育家利斯·默德習藝,後往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及紐約雕塑中心深造,後者培養出他對雕塑的濃厚興趣,探討具象、抽象等各種風格。莫克塔在學生時代接觸到如亨利·摩爾和理查·塞拉等不少領銜藝術家,兩人對他的藝術表現和最終建立起的雕塑美學都起到關鍵的作用。

在《審美元素雕像》一作中,莫克塔以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個重要的基礎概念,象徵印尼人民的自主權、希望與和諧。時間走過歷史,也將成就未來,藝術家把所繼承的文化傳統注入新的藝術模式中。藝評家克萊爾·霍特曾說:「印尼藝術家的精良技術、對形和色的認知,以及獨特的思想概念都是新時代抽象理念和價值觀背後的推動力,即使這種手法可能與過去的價值觀和理念有所違背…」[2]

通過《審美元素雕像》,觀者可以感受到一個作為美學架構的空間。它是一個美學元素,把所有根基穩固在一起,它代表一股力量,連接印尼歷史與核心文化價值。莫克塔的其他大型作品現可見於雅加達 Manggala Wanabhakti 國家林業博物館和新加坡福康寧。

莫克塔在已有的框架中鼓勵觀者思索事物間的關聯,因為每個動作都會對周遭產生影響,環環相扣。觀者承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重要性,更加自覺他們在社會的角色,以及其行為對下一代的影響。

[1]艾寧·蘇比彥托,〈印尼繪畫之路:Bentara Budaya 收藏〉(Bentara Budaya,二〇〇八年),18-19頁

[2]〈印尼藝術〉克萊爾·霍特著(康乃爾大學出版社,一九六九年)213-2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