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
阿凡迪
描述
- Affandi
- 自畫像
- 款識
Affandi,1968 - 油畫畫布
- 129.5 x 97.5 公分;51 x 38 1/4 英寸
來源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印尼,私人收藏
展覽
出版
〈槌下〉凱倫·馬素科維奇(亞洲華爾街日報週末版,二〇〇一年),W1與W6頁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阿凡迪喜歡自稱「tukang gambar」(情景再現者),而不是「plukis」(畫家)。他赤手空拳地作畫,作品彷彿是圖像化了的腳本,別具風格。作為一位用情幾深的畫者,他的作品浸潤著發自內心的情感,他只畫他所看到的,從不試圖從哲學或是理性分析的角度起筆,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從舊對象中迸發出新情感。這也解釋了他對於特定主題從不消減的熱愛之情。
阿凡迪的自畫像系列貫穿了其藝術生涯始終,他以自己為範例研究人類存在,籍此尋求內心平靜。早期自畫像顯示,藝術家運用寫實主義風格,試圖記錄自己日常所思所感。阿凡迪的自畫像系列記錄了一位成熟藝術家的一生,並揭示了後期影響其創作風格的元素。
是幅《自畫像》作於1968年,為阿凡迪藝術生涯中最充滿活力的作品之一。畫布表面厚塗顏料,奔放激昂。紅、綠、黃、白、黑五色交錯,畫面生動活潑。畫中的阿凡迪鬚髯如戟,目光如炬,透露出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阿凡迪的自畫像並不應被視作是自我迷戀,而是對現實世界的生動冥想。多幅畫作中均有太陽意象,藝術家認為太陽最能夠代表自己,因為那是他力量與智慧的源泉。
縱觀藝術家整個創作生涯,肖像畫為其提供的靈感與手段無窮無盡,可能比其他任何題材都要多。阿凡迪的自畫像系列好似其自傳式的視覺文檔,反映了藝術家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而產生的自我認同感。只有在自畫像系列中,觀者得以充分感受藝術家的快樂瞬間。是幅《自畫像》中大膽使用結構、色彩及表達方式,傳遞一種生機勃勃的能量,顯示了藝術家的澎湃激情,並肯定了他對於現代運動基本原則的深刻理解。同文森·梵谷的自畫像系列一樣,阿凡迪的同名畫作也透射出一種果敢、智慧與敏銳,因為「(藝術家在自己的畫作中)思考自身存在……可以說在這個階段,藝術家的作品傾向於精神性,而非哲學性」[1]。
同其他愛好創作自畫像的大師一樣,阿凡迪內心渴望為後世留下一筆藝術財富。「阿凡迪的《自畫像》中,重要的並不是他的面龐,而是他筆下所傳達出的情感」。是幅《自畫像》代表了藝術家心靈的力量及人文精神,更是其一生寫照。
[1]〈阿凡迪,卷二〉薩迦納·蘇米坎著(雅加達,比娜·萊達·布達亞基金會;新加坡藝術博物館,二〇〇七年)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