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克勞德·莫內
描述
- 克勞德·莫內
- 《睡蓮》
- 款識:畫家簽名 Claude Monet 並紀年1906(右下)
- 油彩畫布
- 88.5 x 100 公分
- 34 3/4 x 39 3/8 英寸
來源
杜杭·胡埃畫廊,巴黎(1909年6月購自上述來源)
保羅·杜杭·胡埃,巴黎(購自上述來源)
私人收藏,法國(1928年繼承自上述來源)
售出:紐約佳士得,2000年5月8日,拍品編號21
先藏家購自上述拍賣會
展覽
柏林,保羅·卡希爾畫廊,「第二十屆柏林分裂派藝術展」,1910年,品號174
巴黎,喬治·帕蒂畫廊,「克勞德·莫內」,1924年,品號51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莫內」,品號73
布爾格勒,保羅王子博物館,「十九世紀法國繪畫展」,1939年,品號83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克勞德·莫內」,1959年,品號56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與洛杉磯,洛杉磯美術館,「季節與時刻」,1960年,品號107
巴黎,國家現代美術館,「二十世紀歐洲來源」,1960-1961年,品號474
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柔美法國」,1964年,品號38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克勞德·莫內」,1970年,品號45,圖錄載圖
漢堡,藝術協會,「法國印象派畫展,向保羅·杜杭·胡埃致敬」,1970-71年,品號27,圖錄載圖
東京,西武畫廊;京都,京都博物館;福岡,赤煉瓦文化館,「克勞德·莫內展」,1973年,品號58,圖錄載圖,封面彩圖
巴黎,杜杭·胡埃畫廊,「百年印象派」,1974年,品號34,圖錄載圖
韓雷柏,盧西安那現代美術館,「克勞德·莫內之1880至1926年作品展」,1994年 ,品號12,圖錄載圖
出版
亞森·阿里山大,〈莫內大型展覽〉,《費加羅報》,1928年1月7日,第3頁提及
保羅·費然,〈小型展覽〉,《評論誌》,1928年1月10日,第4頁提及
里奧奈羅·溫杜里,《印象派檔案》,巴黎,1939年,第 I 冊,第422 – 425頁
丹尼斯·胡埃,尚·多米尼克·雷與羅勃·邁雅,《睡蓮與時間的倒影》,巴黎,1972年,第30頁載彩圖,第159頁載圖
弗朗索瓦·杜特,〈從東京展覽了解克勞德·莫內對日本藝術之吸收〉,《藝術鑑賞》,1973年6月,第122-129頁載圖
丹尼爾·尾燈斯坦,《克勞德·莫內生平與專題目錄》,勞桑及巴黎,1985年,第 IV 冊,品號1684,第215頁載圖,信件編號1885、1887、1888、1890、1891、1897及參考資料編號213及221
丹尼爾·尾燈斯坦,《克勞德·莫內,專題目錄》,克隆,1996年,第 IV冊,品號1684,第765頁載彩圖
《莫內之睡蓮》(展覽圖錄),橘園美術館,巴黎,1999年,品號14,第38頁載圖
丹尼斯·胡埃與尚·多米尼克·雷,《莫內之睡蓮全集》,巴黎,2008年,第127頁載彩圖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自初見起,睡蓮成為莫內往後數十年皆取之不盡的靈感泉源。畫家精心設計的庭園成為了他個人的小宇宙;在那裡,他可以忘情地觀察天氣、季節和一日之內的光影和空氣變化,捕捉大自然那無常的光色變幻和韻律。
《睡蓮》系列所表現的萬千動人色彩,與其說是紀錄一地的短暫情景或自然現象,不如說是為著勾起觀者的情感。1905至1907年是個重要的時期,此時莫內試驗了多種方法和繪畫技巧。1905年的作品畫面色彩濃厚稠密,構圖呈橫向發展;1906年的作品則在厚塗法中穿插如水彩般的透明效果 。1907年,莫內創作直幅畫作,並嘗試使筆觸更綿長。這個時期還有另一個特色,莫內摒棄了早期描繪蓮池所用的透視元素,令人無法從堤岸和時而出現的邊界看出作品本身的比例。自印象派誕生之初,莫內已一心專注感受光影與色彩的流動和變化,加上個人的技法創新,造就了其超越同代的理論畫法。
莫內最早期的《睡蓮》系列已開始採用巨大的畫布尺幅,而其晚年的巨型畫連作《睡蓮全景》(Les Grandes decorations)更將之發揮至極。莫內在高達兩公尺的畫布上展現的各種蓮池景色氣派懾人、如幻似真,令人猶如置身莫內的蓮花池之中。今次上拍的作品曾參與過1909年極具意義的杜杭·胡埃畫廊展覽,莫內更為展覽撰題為《克勞德·莫內的睡蓮:水上風光》。該次萬眾矚目的展覽早已籌劃多年,只因莫內的委婉推卻及同年的威尼斯之旅而延遲舉行。莫內堅持先收取幾乎全部展出作品的酬金,使得畫商杜杭·胡埃在無足夠資金開展之下,與伯恩海姆·冉內兄弟合資買下全部畫作。不過杜杭·胡埃旋即買下此作的所有權,往後由其家族收藏多年。莫內與畫商挑選48幅主題相同的作品置於三個展廳中,吸引無數收藏家紛至沓來。誠如丹尼爾·維登斯坦所言:「這些作品完全符合了二十世紀初的審美意識」(D. Wildenstein著,《Monet or The Triumph of Impressionism》,科隆,2003年,頁388)——天生麗質的優雅和茂盛豐美,正是新藝術運動推崇讚美的對象。當時法國作家尚·路易·華度耶(Jean-Louis Vaudoyer)寫及該展覽時嘆曰:「在我們看來,早期的系列……沒有一個可與這美麗異常的《水上風光》相比,這些作品把春天留在了杜杭·胡埃畫廊。淡藍和深藍的水波;流金般的池水;迷惑人心的青綠漣漪反映天空和池畔景色,在迷茫倒影之間一抹抹淡雅的、絢麗的睡蓮在開展、盛放。現在,繪畫與音樂和詩歌相交匯,從來沒有一刻比此更甚。這些畫作的內在美既能為人所見、卻又如不可即的理想」 。(J.-L. Vaudoyer著,< La Chronique des Arts et de la Curiosité>,1909年5月15日,頁159)
莫內晚年作品對後世之深遠影響,在多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作品中歷歷可見,諸如馬克·羅斯科、克里夫·斯蒂、傑克森·波拉克、山姆·法蘭西斯,其豐富奔放的色彩、摒棄清晰具象的表現手法,正是受到莫內《睡蓮》的影響。近代格哈德·里希特的巨幅抽象畫作,例如1990年的《抽象畫》,亦是畫家對莫內這位藝壇先行者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