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762
  • 762

金煥基

估價
1,200,000 - 1,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Kim Whanki
  • 白瓷與鶴
  • 款識
    Whanki
  • 油畫畫布 畫框
約一九五〇年代作

來源

巴黎,Theresa Jelenko* 收藏
歐洲私人收藏
現藏者繼承自上述來源

*Theresa Jelenko (1884-1967) 為麥可與莎拉‧斯坦夫婦兒子的鋼琴老師,於一九〇三年跟隨斯坦家族移居巴黎。斯坦夫婦的收藏包括馬蒂斯及畢加索之作品,Jelenko 亦因此結識了藝術家及歐洲藝術圈中與斯坦夫婦來往的人。

Condition

This work is generally in good condition. There is minor wear and handling around the edges. There is an original strip of minor flaking of paint near the bottom left edge. There are stretcher marks at the top and lower edges and also small paint separation on the head of the crane and stems of the peach blossom.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examination, there appears to be intervention at the lower half of the canvas.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繼往開來的藝術大師
金煥基

一提起當代韓國藝術,金煥基這位頭號代表人物的影響可謂極之深遠。由傳記式的小型作品以至盛大的回顧展,總圍繞著他,甚至遠乎其文化、傳統與哲學:誠然,他的名字對韓國藝術的發展舉足輕重。金煥基的影響力,更伸延至整個亞洲當代藝術運動;他在藝術路途上孜孜不倦,為世人留下多姿多采的傑作,當中跨越油畫、紙本、拼貼、陶瓷及木雕多項媒介。今次兩項拍品來自金煥基兩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白瓷與鶴》繪於五十年代,當時藝術家在巴黎作短暫旅居,而《無題》則是紐約顛峰時期的作品,繪於七十年代。

三十年代後期,金煥基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當時已創作了約五百件作品,完全表現出這位藝術家由始而終的熱忱。剛離開藝術學院的他,以《雲雀鳴聲》(一九三五年)入選日本二科展。作品採用西方浪漫時期手法繪畫,流露出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神采,兩種風格相信是金氏在日本留學時期所學。儘管表現手法充滿西方色彩,作品同時審視藝術家的韓裔身份,亦採用了當時的流行藝術題材,如日常耕作、捕漁及家居景象,切合現代韓國藝術特色。傳統與現代揉合為一,成就了金煥基的藝術基礎。

韓國的藝術文化精髓,在金煥基首次旅居海外時意義特別重大——這正是他創作《白瓷與鶴》(拍品編號762) 的時期。一九五六年,他和妻子一同前往巴黎。身處這個洋溢現代藝術氣息的偉大城市,同時遠離家鄉,讓他更集中鑽研與自身文化有關的藝術路向。遠赴巴黎留學或工作,是不少韓國年輕藝術家的目標,能夠在該處展出作品的話,更有如夢想成真。金煥基初抵埗時,正是「無形式藝術」過渡至新現實主義的轉捩點,伊夫克萊因就是當中佼佼者。但由於他在學時期以經典大師為藍本,因此他轉而向其他藝術家汲取靈感,如畢費、馬內西爾,還有畢加索,他對後者高度評價:「畢加索是世上唯一的藝術家,我謹此向他致敬——他實在是超乎常人!」1

《白瓷與鶴》是對韓國現代藝術的致敬之作,但風格亦開始稍有偏離。白鶴、花瓶和梅花都是傳統韓國藝術的重要符號,但金煥基選擇以獨一無二的手法重新演繹。白鶴向來是長壽和忠誠的象徵,常見於東方藝術。當與身經苦寒、春暖花開的梅花配合起來,就特別能夠表現出白鶴的長生不老和不屈不撓的力量。醉心陶藝的金煥基,也在畫中加入韓國李朝時期風格的花瓶,他從五十年代開始,便喜愛在作品裡加入這項元素。談及他對陶藝的濃厚興趣時,其妻Hyang-an說:「煥基鍾情於李朝的陶瓷及木製工藝品。由一九四四至五〇年間,他幾乎每晚都帶至少一件瓶子或木製品回家...... 對於煥基來說,這些瓶瓶罐罐都是有生命的、懂得呼吸的東西。」畫中三項主體以山巒和雲朵為背景,可解讀成金煥基眼中純粹的快樂,亦解釋了這些元素經常出現在其素描草圖的原因,他更將自己的畫簿命名為「長生不老的事物」。他認為萬物稍縱即逝,但韓國的歷史文化精髓——白鶴、梅花、花瓶和山巒——則可達致永恆的境界,珍而重之地保存在他腦海中詩情畫意的一角。

在《白瓷與鶴》裡,不難察覺到畢加索的影子。該畫繪於金煥基的巴黎旅居時期,當時他擁有很多接觸名畫的機會。當然,他的學習對象畢加索本身也非常喜愛陶器和雕像,其傳世名作《亞維農的少女》(一九零七年)靈感正來自非洲雕塑和面具。另外,金煥基這件作品的風格,亦與畢加索的立體派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無獨有偶地,他倆都在巴黎展開發現自我的心路歷程,可說是兩者最強而有力的連繫點。其後,金煥基提到:「我在巴黎的時候,感受到詩歌的靈魂。藝術裡有歌——很多傑出的作品都擁有震撼人心的旋律。在感受巴黎明媚陽光的同時,我終於認識到自己哼唱多年的那首歌究竟是怎樣。」2

金煥基在旅居巴黎短短三年,已舉行過五場個人展覽,其中兩場分別位於尼斯和布魯塞爾。這位本來寂寂無聞的藝術家,因而贏得不少支持,一位藝術商人更提到,他的作品「美麗、充滿詩意和耐人尋味的情感」3,畫面質感更「讓他想起陶瓷的表面」。以上所有細節,都可以在《白瓷與鶴》裡感受得到。這幅既簡單又富魅力的畫作,充滿象徵韓國文化的符號,也就著長生不老的概念作出闡釋。但同樣重要的是,《白瓷與鶴》構圖元素的整合,已為金煥基日後的抽象作品埋下伏線。

他曾經這樣說:「我所有畫作都以白瓷為靈感,包括顏色在內。」這番話預示了隨後在韓國當代藝壇興起的「單色畫運動」,特色是以單一色調為作品源頭,讓人靜心冥想。再者,《白瓷與鶴》裡的枝條和山脈均以簡約曲線呈現,不難聯想到後期另一作品《無題》在單色調和弧線方面的運用。

一九六三年,金煥基移居紐約,並於同年以特派藝術家的身份,參加巴西聖保羅藝術雙年展,是參與該展的首位韓國藝術家。在巴黎旅居的一段日子,他更專注內在,鑽研韓國藝術的精髓,對他而言甚具個人象徵意義;至於紐約則促使他向外看,推動他突破創作領域,並邁向比韓國更廣闊的藝術世界。

在紐約生活期間,金煥基的藝術路向取得極大轉變。根據他在六十年代中所撰的日記所述:「...... [我] 思鄉得不得了,所有作品都與首爾不可分割...... 我對自己的未來風格感到振奮。簡單的構圖,還有那種淡淡然的藍——我的宇宙要靠自己開拓。外面越來越暗了。」4

他的藝術風格,就在這個時期明顯轉移,由富於象徵性的作品進化至純粹的抽象派。到了一九六五年,圓點和廣大的平面已成為其畫作的唯一元素。那些曾經在十年前多番出現的山巒、月亮和靜物,都在他的畫布上統統消失——更顯出《白瓷與鶴》的彌足珍貴。

回到《無題》(拍品編號763),它創作於金煥基的藝術高峰期,體現出他多年來的發展進程,以及從困境中的解放。他繪畫這幅作品時,羅森伯格剛以普普藝術家的身份贏得威尼斯雙年展大奬,而抽象表現主義亦熱潮未退,金氏的作品因此經常受到誤解。根據一篇流於簡單化的《紐約時報》藝評,作者認為「這位韓國藝術家的作品,絲毫沒有亞洲特色,他被抽象表現主義影響太深......」5

但實情是,金煥基為了塑造一套獨到的藝術語言,付出了大量心血,綜觀他一生所有階段作品時,風格便顯而易見。到了一九七〇年,他的命運有著翻天覆地的轉變,當年他勇奪韓國藝術大奬——亦將創作焦點完全集中於宇宙星系,他不再繪畫高山懸崖了,取而代之的是星體和銀河。

《無題》與金煥基其他六十年代作品大相逕庭,畫面上的圓點或點陣,並非純粹覆蓋在背景上,而是塑造出恰如浮動的效果,產生浮網的錯覺。這幅讓人心神恍惚的作品構圖奇趣,瀰漫著一股幽靜的氣氛。上面倒三角形的尖端,剛好對正下方三角形凹面的中央,營造出精確和歸一的感覺;而在佈滿長格網狀圖案的背景上,更透現出多顆粉紅圓點。迷人不已的《無題》,堪稱韓國抽象藝術的代表作,而更重要的是,它是金煥基最後藝術階段的絕響之一。

金氏在一九七四年與世長辭後,不少人都在紐約為他舉行紀念展覽,此外還有一九七五年十一月的聖保羅雙年展。但意義最重大的一環,或許就是煥基美術館在一九九二年於首爾隆重開幕。金煥基的藝術創作,終於擁有一個永久的展出及珍藏場地,也讓世人對他作出崇高致敬,鞏固他作為韓國最有影響力現代及當代藝術家的地位。

1 金煥基,《山》,69頁

2 金煥基,《山》,82頁

3 Kim Hyang-an,《Pusan Period: 1951-1953》,133頁

4 吳光洙,《Kim Whanki: A Critical Biography》(韓國:Youl Hwa Dang 出版社,1998年),97頁

5 吳光洙,《Kim Whanki: A Critical Biography》(韓國:Youl Hwa Dang 出版社,1998年),102頁

圖片說明︰

i) 金煥基, 無題》(《永恆事物》草稿), 墨水紙本,一九五五年作,ⓒWhanki Foundation • Whanki Museum

ii) 金煥基, 《無題》(《永恆事物》草稿), 墨水及水彩紙本,一九五五年作,ⓒWhanki Foundation • Whanki Museum

iii) 藝術家於紐約工作室,一九七二年,ⓒWhanki Foundation • Whanki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