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
馬堡中 內傷 油畫畫布 一九九一年作
描述
- Ma Baozhong
- oil on canvas
馬堡中,MBZ,1991
來源
展覽
中國,北京,KU藝術中心〈意外 失控〉 二OO七年
中國,北京,新北京畫廊〈接觸 — 馬堡中新作展〉二OO八年, 22頁
中國,黑龍江美術館〈世界 — 馬堡中作品展(1987-2008)〉二OO九年,47頁
中國,北京,Proud 畫廊〈馬堡中〉二O一O年九月至十二月
出版
〈中國當代藝術史1990-1999〉呂澎著 (中國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二OOO年),59頁
〈馬堡中〉(中國,湖南美術出版社,二OO六年),44頁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馬堡中
馬堡中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獨樹一幟,無法簡單地將他如大部分其他同輩藝術家一般歸類於玩世現實主義、政治波普或新生代。他以逼真而又超現實的手法描繪政治家和歷史事件,作品如《志願軍總部》和《中國,中國》得到高度的評價,被譽為是對抗九十年代中國主流藝術現有框架的一股極富可塑性的力量。著名藝評家及策展人鄒躍進曾經寫道︰「與政治波普藝術相比,他政治(軟、中性)但不波普;與玩世現實主義相比,他現實(更銳利)但不潑皮,甚至比最典型的現實主義藝術的態度更加嚴肅;與新生代相比,他關注現實,但不調侃,且尊重某些普世的價值標準。」1《內傷》(拍品編號720)是藝術家的早期大型傑作,首次以戰爭為主題,而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藝術家備受稱譽的「史詩式敘事」風格。它也是中國最早對冷戰結束作出回應的繪畫作品之一,因此罕有非常,兼具重大的藝術史意義。
一九六五年生於黑龍崗省訥河市一個軍人家庭,馬堡中指出戰爭、政治和個人的痛苦經歷是他的創作基礎。「我喜歡思考戰爭、武器和國際事務等問題。自小已對冷戰期間的軍事衝突和武器充滿好奇。後來,我被迫中斷了學院學業,感受到生存的嚴峻,對自己的未來和個人命運作出反思。在我的油畫之中可以感受到這些人生經歷的痕跡。」2 受到兩位熱愛繪畫的兄長的影響,馬於一九八三年在哈爾濱開始修讀繪畫課程。他的作品受到當時省內一位受人敬佩的藝術家李斌所賞識,在他的鼓勵之下,投考中央美術學院。其後入讀中央美院油畫系第二畫室,得以打好各種不同西方繪畫風格的根基,從蘇聯巡迴展覽畫派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以至法國的浪漫主義。他尤其受到阿爾布雷希特· 杜勒、漢斯· 霍爾班和埃貢· 席勒等西方大師的啟發,並巧妙地將他們的風格元素融入自己的藝術語彙之內,創作出扣人心弦、
以人類生存和權力遊戲為主題的作品,包括是次拍賣的畫作《內傷》。
創作於一九九一年的《內傷》代表藝術家走出過往的人像速寫,是藝術家於冷戰結束不久之後首次進行的大型創作之一,引入了軍事圖象和原創性的構圖。看起來就像是一件在進行中的事件的陰森快拍,各式主角按透視法比例分佈在策略性的位置,構成著名的史詩式敘事結構。最突出的是左方一名高大的女子,站立在一幢兩層高的建築物前面,雙手張開,仰望天空。無助的神情和姿勢暗示對自由的渴望,冀求擺脫社會或政治上的束縛。事實上,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女性引起了策展人和藝評家的不同詮釋。策展人賈方舟寫道︰「畫家在用濃重的暖紅色調對她們的形體和肌肉的描繪中,明顯渗透着一種被燒灼的痛感。此外,在這個由男權支配着一切的社會中,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女性常常成為人為的災難的犧牲品。而所謂『人為的災難』,正是為男人所為。因此,以女性為主體的圖式結構,就成為馬堡中的一個最適宜的選擇。」3 同時,栗憲庭也提出了他的看法︰「而戰爭的恐怖、殘酷與現代時裝化女性的並置,又形成一種莫名的對比,勾劃出一個和平、戰争、難民、失業等各種世態的對立、不平衡地混染於這個世界的現實圖景,而作為他作品中前景的女孩渾然不知。這正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悲哀,一些人高高興興過日子的時候,地球的另一端卻發生著戰争、流血與死亡。」4
在女人的背後,有軍人、直升機、平民,光禿禿的樹和難民,以及一大片雪地,進一步加深對戰爭所造成的悲劇的反思。這種反思在藝術家九十年代中期的作品中一再出現。在畫中的背景,馬出色地將中央美術學院的畫室化為建築物的原型,並將故鄉融入雪景之中,而畫中的人物都帶有一份僵硬和冷漠,類似埃貢· 席勒的風格。正是這種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並置,使馬堡中獨立於主流以外,佔據著一個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
馬於一九八九年離開中央美術學院,也就是創作《內傷》的前兩年,如今回首,當年輟學對藝術家來說反而是一個有建設性的轉變。在此期間,馬堡中得以自由嘗試武器的速寫,為日後成就卓越的創作奠定基礎。
1 鄒躍進,〈視角︰關於馬堡中的藝術世界〉,《世界—馬堡中作品展》,黑龍江省美術
館,2008年。
2 〈常常有些人是不能選擇的﹗︰與皮力訪談〉,《馬堡中》,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年。
3 賈方州,〈中國,中國—馬堡中藝術述評〉,《馬堡中》,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年。
4 栗憲庭,〈為馬堡中講幾句話〉,《馬堡中》,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