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521
  • 521

伍澤樞 自畫像 油彩畫布

估價
280,000 - 38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David Wu Ject-Key
  • oil on canvas
款識:
JECTKEY 藝術家鈐印(左下)

來源

美國重要私人收藏

Condition

This work is overall in good condition. The canvas is relined with wax adhesive. There are abrasions along the borders. Across the surface there are very slight craquelures only visible under close examin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restoration under UV light.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美國重要私人收藏
旅美華人藝術家伍澤樞 

雖然我能夠隨心所欲地分別繪畫中國與西洋畫,但我更致力於調和兩家、合二為一。因此,即使我以純粹的西方繪畫技巧創作,仍能飽含中國藝術獨有之韻味。


伍澤樞〈從東方到西方〉,美國《藝術家雜誌》,1958年10月

世外風華 行者迴聲 

二十世紀是華人大規模向外墾殖的世紀,而中國藝術的發展藍圖,亦隨這股移民潮擴大到本國疆域以外,並以留歐、日、美三派至為重要。三派之中,以留美派的早期資料較為不足,幸而憑藉各方努力,許多被湮沒的藝術家和作品,陸續獲得發掘,其成就往往令人驚艷,留美華人伍澤樞(1890-1968),正是如此一位重要的藝術家。是次登場的伍澤樞十一件拍品,完整回顧了他的藝術生命,配合伍澤樞當年公開發表的的創作理論,更能印證他在謀篇佈局和滙通中西上的用心,期待藉此呈現能為觀者帶來一場嶄新的發現之旅。

篤學美加 初露鋒芒

伍澤樞祖籍廣東中山,出生於世代顯赫的書香世家,自小獲良好的國學教育;1902年,十二歲的他隨家人移居加拿大,開始學習素描和人體寫生,由於具有國畫訓練的根底,使他學西洋畫進度神速,他先考入加拿大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anadian Academy of Arts),專攻西洋美術史及油畫,畢業後於1931年左右至紐約中央藝術學院(Grand Central School of Art)和學生藝術聯盟(Art Students League)深造,接受堅實的西方美術訓練。

華裔藝術家在二十世紀的美國社會處境艱難,如比伍澤樞年輕16歲的朱沅芷,便曾在舊金山和紐約同業的嚴苛批評下吃盡苦頭,但以伍氏的生平看來,他的藝術事業無疑順利得多。自學生藝術聯盟深造後,他因表現優異受邀留駐任教,成為該校首位華人藝術教師。學生藝術聯盟創校於1875年,是美國一所重要的藝術學校,校內風氣有如巴黎的大茅屋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提供學生自由的創作環境。在1920至1930年代,正值學院聲名鵲起之時,當時執教者高手雲集,在戰後更成為抽象表現主義和普普藝術家的淵藪,許多國際級藝術大師如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羅斯科(Mark Rothko)等,俱出於此門下。伍氏在該校獲得教席,殊非易事,此亦證明他深得同儕認同。

活躍藝壇 成就斐然

除教學外,伍澤樞當時還積極參與許多著名的畫會,如美國聖瑪甘地俱樂部(Salmagundi Club)、美國水彩協會(America Watercolor Society)、美國藝術家同盟會(Allied Artist of America)、尼克巴克藝術家協會(The Knickerbocker Artists)等,在華人之中尤有聲望,早期便曾在多處舉辦畫展,如1931至1934年,他參加滙聚各派獨立畫家的美國沙龍(Salons of America);1950年代更是他活動頻密的十年,他先後在尼克巴克藝術家協會、聖瑪甘地俱樂部、美國藝術家同盟會、國家設計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及北岸藝術家協會(North Shore Artist Association)等地舉辦個展;至於巡迴展覽,更不計其數,1960年代,伍氏伉儷亦曾至台灣觀光寫生,並在中美協會舉行畫展。除藝術表現優異外,他並曾擔任美加孫中山協會會長。

從這些經歷看來,伍澤樞在藝術創作上並非閉門造車,他活躍於社交和藝術教育上,上面提到的中央藝術學院、學生藝術聯盟和聖瑪甘地樂部,均為有許多成員的藝術社團,伍澤樞身為成員之一,足見他當時並非孤軍作戰,亦唯其如此,他才能在那華人不易生存的二十世紀美國藝壇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說參與畫會和展覽,代表了伍澤樞個人付出的努力,那麼,他所獲得的個人獎項,以及作品的收藏狀況,則反映了藝術世界對他的認同。如1956年,他獲頒聖瑪甘地俱樂部獎;1958年,獲得美國藝術家同盟會獎;1962年連續獲得美國《藝術家》雜誌獎牌;在1957、1961和1963年,更三獲尼克巴克獎;而他的水彩作品《廢墟》(Desolation)在1962年獲得第95屆美國水彩協會周年展覽的榮譽大獎(Medal of Honor),其創作亦曾為華盛頓海軍博物館(US Navy Museum, Washington D.C.)、維珍尼亞州諾福克藝術與自然科學館(Norfolk Museum of Arts & Sciences),以及華盛頓州瑪利丘藝術館(Maryhill Museum of Art)收藏。時至今日,美國水彩協會和聖瑪甘地俱樂部,仍每年向優秀藝術家頒發伍澤樞伉儷紀念獎(D. Wu & Elsie Ject-Key Memorial Award),此見他在美國的影響力至今猶存。

留美藝術家之中,論年份,數李鐵夫為最早。他在1886年便到加拿大工作,但他學畫的最初九年,卻是在英國阿靈頓藝術學校(Arlington School of Art),回到美國紐約定居和深造,已是1905年之後;相較之下,伍澤樞學習西洋美術,年份上雖然較李鐵夫稍後,但基礎則純然紮根於美、加,在海外華人美術史上,獨具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為:當年華人藝術家在美國排華的風氣中一向難以突圍,但伍澤樞在五十年代,卻屢獲當時的頂尖藝術雜誌《藝術家》邀請撰文,分享他對中西藝術的見解,可見在早期留美華人藝術家之中,伍氏或被視為意見領袖之一。

風景肖像 形神交織

從題材上分,伍澤樞的作品以風景和肖像為主,從風格上分,他則深受寫實主義和印象主義影響。其署名非常特別,由正楷英文「D. Wu Ject-Key」、楷書漢字「伍澤樞」和一方印章組成,有時平行而列,有時一橫一豎,構成「L」字,彷彿暗示著他的藝術之道,也是中西兼顧,經緯交集。《小鎮之日》(拍品編號528)、《溪岸人家》(拍品編號529)、《田舍風光》(拍品編號529)、《洛波特內港》(拍品編號530)、《河畔風景》(拍品編號531)都是他對美國鄉村風景的刻劃,在展現眼前真實所見之餘,亦不忘在以美的追求為目標的前提下,對於素材有所增刪,而《洛波特內港》中海水和天空的表現手法,更明顯融入了國畫中的「留白」精神。

至於《紅衣淑女》(拍品編號522)、《挪威少女》(拍品編號523)、《穿黃花裙的少女》(拍品編號524)、《顧盼生姿》(拍品編號525) 、《裸女坐像》(拍品編號526)和《裸女臥像》(拍品編號526)則表現了他在肖像方面的造詣,尤其在按被繪者的身份塑造氣質,以及按照人物自然膚色處理陰影等精細技巧上的掌握特別高,而《顧盼生姿》更是他人像作品中藝術技巧最具原創性的一幅,足以跟同時代的潘玉良、常玉的裸女作品並列而觀。此外還有兩幅特出之作,分別是畫家本人的《自畫像》(拍品編號521)以及憑回憶創作的《故鄉偶憶》(拍品編號527),雖然顯示著寫實主義風格,卻都不屬於寫生,而是在客體描繪上,貫注濃厚的個人感情,為具有自傳色彩的優秀作品。

現代中國藝術史上,伍澤樞應被劃為早期出洋留學的先輩,他以華人身份投入藝壇,畢生在美國創作與教育,論身體力行之篤切,足與林風眠、吳大羽、徐悲鴻、廖繼春、陳澄波等比肩而立;論其作品,特別是肖像方面,更是數十年後赴美進修的陳逸飛、陳衍寧、艾軒之先聲,在歷史磨礪之後,更顯深厚雋永,其非凡魅力,自有珍罕價值。

《自畫像》

從文藝復興開始,自畫像在西方繪畫中即成為一個重要題材,讓藝術家自我的形象得以流傳後世,許多藝術巨匠如林布蘭特、梵高等,都致力於這方面的創作,達極高的成就。伍澤樞平生最擅長人像繪畫,對於以他本人為主角的作品,更別具意義與代表性。伍澤樞雖然自幼飄洋出國,但未曾忘記自己的華人身份,這從他作品署名上中英並置,與及公開撰文上對於故國藝術傳統的侃侃而談可以得知。在本作的背景,理論上應該是像《穿黃色花裙的少女》和《紅衣淑女》那樣作一片留空的,但在畫面右側,藝術家卻故意安排映入桌子一隅,上方的仕女像和供花,突顯了他來自東方的文化背景,而其手上的畫具,固然也是道具之一,讓即使不認識他的觀眾都能辨認他作為畫家的身份。

伍澤樞曾經公開提到,他會因應主人翁的身份來微調肖像上的輪廓特徵,以突顯其氣質。以本作與伍氏本人的照片比較,雖然相片攝於晚年,與肖像上略有年歲上的差別,但仍然可推測,藝術家在畫中特別把自我的臉部略略收窄,使清秀的五官更為俊俏,微蹙的眉頭、緊閉的嘴唇亦使他看來更深邃自信,倍添才氣,而其肢體動作和造型,如翻捲的衣袖,和側身的坐姿,都突顯了他作為藝術家的瀟灑飄逸,與另一張全套西服出現的全身肖像相比,用心更為明顯。此作可被視為藝術家創作美學的重要例證與代表,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