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創立於1744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宏大的國際知名藝術拍賣行,在各地設有80個辦事處,現時每年成交總額已超越40億美元。
山姆·貝克:吾人之父
蘇富比創辦人山姆·貝克(Samuel Baker)是一位企業家,他曾出版書籍,是成功的書商,並於1744年3月11日以自己的名義舉行了首場拍賣會,拍賣會上,約翰·史丹利爵士(Sir John Stanley)的「數百本珍罕文學藏書」總共拍得826英鎊。
貝克製作的宣傳廣告非常吸引人,出版的圖錄亦極富學術性。同事形容他是一個「開朗的人」,喜歡穿著紫紅色的外套。在公司裡,人人都尊稱他為「吾人之父」。
早期歲月:帝王將相與古籍藏書
歷經一個多世紀,貝克和他的繼任人在拍賣中經手了無數珍貴藏書,它們的主人包括桑德蘭伯爵、霍普敦伯爵、彭布羅克伯爵、德文郡公爵、約克公爵和白金漢公爵。拿破崙死後,隨他流放聖赫勒拿島的藏書在蘇富比上拍,壓軸拍品是這位皇帝生前使用過的玳瑁黃金手杖。
1767年,貝克正式與喬治·利(George Leigh)合夥。喬治·利擁有演員般的敏銳觸覺,對時機拿捏恰到好處,彷彿生來就應成為拍賣官,他的象牙鎚至今仍在倫敦蘇富比展出。1778年,貝克逝世,他的遺產分別由喬治·利和外甥約翰·蘇富比(John Sotheby)繼承,後者的家族在隨後的八十多年裡一直參與公司營運,業務範疇也在那段時間裡擴展到版畫、錢幣、獎章及古董交易。
1842年,公司資深會計師約翰·威爾金森(John Wilkinson)晉升為合夥人。1861年,蘇富比家族的最後一位後人離世,威爾金森從此接手。三年後,他提拔了愛德華·格羅斯·霍奇(Edward Grose Hodge),並把公司改名為「蘇富比、威爾金森及霍奇」(Sotheby, Wilkinson and Hodge),名字一直沿用至1924年。
戰爭危機、女性員工加入與鄉間別墅收藏拍賣
1907年,霍奇逝世,其子湯姆為公司帶來新的合作夥伴:辯護律師兼國會議員蒙塔古·巴洛(Montague Barlow)、銀行家菲利克斯·沃爾(Felix Warre)及年輕的外交官傑弗里·霍布森(Geoffrey Hobson)。胡思(Huth)藏書拍賣是他們取得的首次成功,藏書在1911至1922年間的12個拍賣會分開上拍,淨收益高達30萬英鎊。
他們在1917年夏天迎來第二場勝仗,把公司搬離河岸街,從威靈頓街(Wellington Street)移師至梅費爾的新龐德街(New Bond Street)34-35號。此舉象徵蘇富比離開書籍買賣的心臟地帶,進駐藝術世界的中心。
倫敦新總部曾是法國藝術家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的畫廊、香水作坊和一間名為「黑馬」的旅館。大樓酒窖改裝成畫廊,蘇富比的非官方吉祥物──古埃及神祇塞赫麥特(Sekhmet)的半身像在正門頂上安家落戶。
此次搬遷還帶來了其他轉變。不少男職員在一戰中參軍,因此有史以來第一次,女性得以加入蘇富比工作或成為專家。艾米莉·米莉森·索爾比(Emily Millicent Sowerby)是蘇富比第一位女性圖錄編製員,她曾說過:「這是最具啟發性及最有教育意義的經歷。」
一戰結束後,蘇富比的拍賣重心移至繪畫與裝飾藝術。當時英國鄉間別墅的生活方式逐漸崩解,蘇富比在大勢所趨之下,愈來愈擅長在各處宅第迅速籌組拍賣,出售宅內藏品,相關的專門團隊甚至被人稱為「飛行小分隊」。
二戰期間,蘇富比繼續在倫敦進行交易,並把地庫改裝成防空洞,供在場人士躲避空襲,但是不少藏家因為不想錯過出價,而堅持留在拍賣場上。
日新月異:畫廊裡的熠熠星光
彼得·威爾遜(Peter Wilson)戰前在家具部任職實習生,戰後則以公司主席的身份帶領蘇富比,激勵人心。他在1950年代中開設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在注重業界買家的同時發展與私人買家的關係。1957年,蘇富比拍賣溫伯格收藏(Weinberg Collection),連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都出席了預展;翌年,戈爾德施密特收藏(Goldschmidt Collection)的七幅印象派傑作隆重上拍,甚至令女王臨御的溫伯格收藏都相形失色。
戈爾德施密特收藏拍賣是一場衣香鬢影的盛會,當晚社交名流、賢達顯貴雲集,包括演員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安東尼·昆(Anthony Quinn)和邱吉爾夫人。拍賣會創下藝術拍賣的世界紀錄,成為媒體寵兒,據《西方郵報(Western Mail)》報導,它「就像一場柯芬園盛典」。
此次里程碑之後,蘇富比在1950年代末及1960年代繼續多次獲委託,舉辦了不少舉世矚目的拍賣會,包括魯本斯的《東方三博士來朝》和薩默塞特·毛姆的印象派藏畫(包括一扇高更繪飾的大溪地木框大門)。在威爾遜掌舵之下,蘇富比用了短短幾年就永遠改寫了藝術拍賣的未來。
放眼全球與股票上市
蘇富比隨後在紐約設立辦事處,並於1964年收購了美國當時最大的藝術拍賣行帕克-博內(Parke-Bernet)。接續而來是連番擴展計劃,蘇富比成為第一家在香港(1973年)、俄羅斯(1988年)、印度(1992年)和法國(2001年)舉行拍賣,及第一家進駐中國市場(2012年)的國際拍賣行。
1977年,在白金漢郡蒙特摩爾塔樓(Mentmore Towers)舉行的拍賣成為彼得·威爾遜的告別之作。同年,蘇富比正式上市,並獲得26倍超額認購。威爾遜在1980年榮休,1983年突然身故,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1983年秋,阿弗烈·陶博曼(Alfred Taubman)成功收購蘇富比,蘇富比再次私有化,從此翻開嶄新一頁。全新總部在紐約約克大道(York Avenue)1334號落成,1988年,蘇富比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知名收藏與當代藝術
從1980年代到千禧年,蘇富比見證了二十世紀的藝術傑作在拍場上屢創紀錄,例如在紐約,畢加索《拿着煙斗的男孩》以1億420萬美元成交(2004年),沃荷的《銀色車禍(雙重災難)》則以1億840萬美元成交(2013年)。在倫敦,魯本斯的《希律王屠殺男孩》以4950萬英鎊成交(2002年),打破西洋古典油畫的拍賣紀錄。
名人珍藏藝術品拍賣一向反應熱烈,包括1988年的安迪·沃荷收藏、1990年的葛麗泰·嘉寶收藏、1996年的賈桂琳·甘迺迪收藏、1998年的溫莎公爵及公爵夫人收藏及2001年的詹尼·范思哲(一譯凡賽斯)收藏,可見來源顯赫有緒的藏品備受垂青。2008年的專場拍賣「Beautiful Inside My Head Forever」匯集了一系列達米恩·赫斯特的作品,獲得空前佳績,成為當代藝術市場圭臬。
蘇富比近年舉辦了不少好評如潮的拍賣會,傳為佳話。2012年,愛德華·孟克的《呐喊》擄獲了全球目光,《紐約時報》將之形容為「藏家無法抗拒的極品」。2016年,單一藏家拍賣「德文郡公爵夫人黛博拉:最後一位米特福姊妹」和「寶兒 / 收藏家」──樂壇傳奇大衛·寶兒私人收藏──受萬眾期待,各地藏家爭相角逐,人數創歷史新高。
開疆拓土
時至今日,蘇富比依然是創意的代名詞。除了公開拍賣,蘇富比亦致力拓展私人洽購服務,包括蘇富比S|2藝術空間; 另外還有蘇富比鑽石及蘇富比洋酒兩項零售業務;蘇富比金融服務讓 藏家尊享全球絕無僅有的全方位藝術金融服務支援;旗下機構AAP藝術顧問公司更為客戶提供藝術品收藏諮詢服務。
蘇富比近年尤其重視科技發展,各類網上平台相繼推出,如蘇富比博物館網絡,網站蒐羅世界著名藝術機構的影片,包括泰特藝術館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網上專場拍賣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2016年,為了追求更出色的科技及數據分析,蘇富比將兩間國際知名企業收歸旗下:一是由世界一流科學鑑證師及藝術品鑑定專家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創辦的Orion Analytical;一是藝術市場的頂尖分析機構The Mei Moses Art Indices。
蘇富比由始至終秉承著創辦人山姆·貝克的精神,銳意進取,放眼未來,邁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