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elm Kiefer, the ridge way
Anselm Kiefer, the ridge way, 1983. Sold for £825,250

新表現主義

關於新表現主義

何謂新表現主義?

Georg-Baselitz, Der Jager (The Hunter).jpg
格奧爾格・巴塞利茲,《獵人》,1966年作,成交價:3,615,000 美元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表現主義在畫壇復甦,人們把這種國際性的復興現象稱為「新表現主義」。為了反抗極簡主義和觀念主義對理智主義和意識形態純粹性的過分崇尚,新表現主義者回歸到具象表現形式,結合繪畫性的表達與後現代主義的挪用手法,孕育出情感暴烈、肌理豐富的作品。當時,在世界各地相繼出現的新風格——如德國的新野獸派、意大利的超前衛派和法國的自由具象,以及尚・米榭・巴斯基亞、朱利安・施納貝爾等美國年輕藝術家的新風格中,都滲透了二十世紀初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和普普藝術所帶來的影響。在進取的行銷策略推動下,新表現主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成爲歐洲和美國藝術市場的主導力量,且與當時社會中的頹廢和過剩現象息息相關。

新表現主義的特色

新表現主義一詞並非指一種正式的藝術運動,而是指對具象表現手法和繪畫性的一種國際性復興,涵蓋了多元風格。一般而言,新表現主義作品的特點是强烈的主觀表達、肌理豐富的顔料、對比鮮明的色彩以及大型的敘事意象。新表現主義借鑒了歷史、神話和民俗文化,同時顯出象徵主義和原始主義的特點,以不同程度的抽象形式來描繪出扭曲的原型人物形象。新表現主義作品是後現代世界的映照,經常流露出緊張感、疏離感和模糊感,並帶有玩味和戲仿手法的使用。新表現主義以繪畫爲主,但新表現主義藝術家還將稻草、沙子、木頭和陶瓷等現成物件加入畫面,創作半雕塑形態的作品。

A Basquiat canvas with scrawled, graffiti-like images in orange, yellow and red palette.
尚・米榭・巴斯基亞,《無題(炸雞)》,1981-82年作,成交價:25,701,500 美元

新表現主義的影響

Anselm Kiefer, dein goldenes haar, margarethe!!
安森・基弗,《你的金髮,瑪格麗特!!》,1981年作,成交價:1,594,500 美元

有人批評新表現主義風格是懷舊的、非歷史的,而最受詬病的是其商業化的自我意識,但它依然極受歡迎,產生深遠影響。新表現主義者回歸到繪畫可辨認的物體,它們充滿了個人、歷史和原型意義,以此突出繪畫媒介的物質性,呈現其情感潛力。今天,它被視爲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之間的重要橋樑,預示了一種轉變,正如評論家邁克爾・布倫森所言:「從只能指涉自身的藝術,到可以指涉一切的藝術」。


收起
展開

新表現主義簡史

  • 1963
    德國新表現主義的關鍵人物格奧爾格・巴塞利茲在西柏林的沃納和卡茨畫廊(Galerie Werner & Katz)舉辦首次個展,其中兩幅畫作因包含挑釁意味的表現主義意象而遭當局扣押,引發了一場公共醜聞。

    (左)格奧爾格・巴塞利茲,1971年攝於米爾海姆。攝影:洛塔爾・沃勒
  • 1978
    新野獸主義在德國興起。藝術家吸收戰前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探討納粹主義遺留的問題和對戰後德國社會的衝擊。

    (左)1981年威廉港美術館展覽「Mülheimer Freiheit – 出航與死亡」的邀請函。「Mülheimer Freiheit」是科隆新野獸主義團體的名字。圖片來源:Mülheimer Freiheit,彼得・波梅爾斯檔案庫。
  • 1979
    意大利評論家阿奇列・博尼托・奧利瓦提出「超前衛藝術」一詞,描述具象藝術、象徵主義與神話意象的復興,此現象在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和桑德羅・基亞的作品中均有出現。

    (左)手持自畫像的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1991年。圖片來源:莎莉・拉森
  • 1980
    意大利新表現主義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引起廣泛關注。

    (左)第39屆威尼斯雙年展海報,1980年
  • 1981
    「自由具象」於法國創立。

    (左)「自由具象」創始人羅伯特・康巴斯在位於巴黎的工作室,1991年2月。圖片來源:休伯特・范托姆 /《巴黎競賽畫報》(Paris Match),Getty Images 提供
  • 1982
    尚・米榭・巴斯基亞初次亮相。他在同年舉辦了六次個展,成爲1980年代最重要的美國藝術家之一。新表現主義一詞的誕生時間並不明確,但此時已被廣泛用於描述德國、意大利以及美國藝術的發展趨勢。

    (左)尚・米榭・巴斯基亞與安迪・沃荷在百老匯860號的「工廠」工作室,1982年10月12日。攝影:克里斯托弗・馬科斯
  • 1987
    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崩盤,蓬勃的藝術市場走勢放緩。

    攝影:Roger Hsu ;圖片提供:Flickr

藝術家

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

在德國,藝術家們參照喬治・格羅斯和愛德華・孟克等表現主義畫家的手法來探討戰後德國的身份議題。 格奧爾格・巴塞利茲因其「倒畫」中有力的筆觸和帶有挑釁意味的意象而聞名,被視為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先驅。 安森・基弗使用厚塗顏料及現成材料,創造出發人深省的作品,直面德國納粹的歷史問題。 其他與新表現主義相關的德國藝術家包括約爾格・伊曼多夫、馬庫斯・呂佩爾茨和A・R・彭克。

新表現主義在意大利化身為超前衛藝術,並試圖擺脫1970年代貧窮藝術運動的分散性。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 、桑德羅・基亞和恩佐・庫奇等藝術家吸收了各種藝術史、神話和流行文化的影響,創作出富有表現力及敘事性的作品。

在美國,朱利安・施納貝爾將藝術史挪用和個人情感表達兩者融合到創作手法中,為作品編織出豐富的層次,在藝術界掀起一股旋風。尚・米榭・巴斯基亞於1970年代以先鋒塗鴉藝術家的身份嶄露頭角,而在1980年代,他糅合街頭藝術、爵士樂、嘻哈和非裔加勒比海的民俗意象,形成張狂不羈的視覺效果,藉此一舉成名。 上述兩位藝術家以及大衛・薩利、艾歷克・菲施爾等人,都與新表現主義運動的反偶像主張和過剩現象產生密切的關聯。

相關拍品

申請估值

申請估值

想知道您的物品是否適合在蘇富比上拍?

上傳物品的資料和照片,即可申請網上估值。

申請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