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客李津:筆墨西行

Sotheby's

2017年春天,李津到美國度假,途經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與紐約,經歷了一場饕餮美食之旅,他用筆墨記錄下旅行中的見聞賞知。對李津而言,生活給予了他源源不斷的驚喜和靈感,賦予了他滿腔表達熱情,由其激勵下的創作呈現別具一格的靈性和生動。

今次洛杉磯展售會呈獻藝術家李津四十幅設色紙本作品及兩件青銅上釉雕塑,他的慧眼觀察、機智幽默、饕餮食慾皆反映在畫布之上,帶觀者走進一場豐盛妙趣的藝術饗宴。展覽開幕前夕,蘇富比邀請李津聊聊他的藝術理念,以及此次西行的經歷感悟。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2017年作

您會如何形容自己的風格?

我是一個感性的,用傳統的水墨語言表達自己的生活體驗,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和喜愛的藝術家。

作為藝術家,是否有一些自我秉承的習慣,和規矩?

由於我是學院科班出身,又在學院任教,所以對水墨技法的掌握會有一些語言程式。但生活始終能夠不斷給我帶來新鮮感,只要我對生活的感受沒有麻木,在藝術上就能保證一種鮮活的狀態。所以在繪畫語言建設上即使沒有創新,我的畫面依然會給觀者帶來生動的感覺。

您的個人/文化背景如何在藝術中體現?

每個階段的故事都不一樣,比如1980年代初期,當時我很年輕,在西藏時期創作的作品和今天的作品風格有很大區別,當時西藏的特定環境,文化和宗教背景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記。我後來又在北京胡同裡面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在跟普通的老百姓打交道,看到的都是市井,世俗的風情,那個階段的作品一下就和西藏時期不一樣了,畫了很多老北京胡同裡的故事和情感。再後來我經常出國,比如去歐洲也好,日本也好都會有一種新的感受,表現出不同的氣息和風格,對跟我對當地當時的體驗有關,所以我經常說我一個體驗型的藝術家,憑直覺畫畫的藝術家。

《加州溫情》2017年作

您認為您的畫作如何突破了傳統的界限?另一方面,您的畫作如何在傳統紮根?

傳統是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傳統的美學追求,另一種是對傳統的技法,技巧掌握,這兩部分在我作品裡都有體現,我始終認為古人打造的水墨語言,水墨方法不是束縛我們走向當代,走向國際的障礙,反而實際上是一種優勢。我們總說一句話,筆墨當隨時代,語言的方式跟著你的生活走,跟著你的感覺走,那麼它無疑就是當代的。任何傳統如果不生存在一個活在當下的生命體裡的話,它會休眠。所以說傳統不是擋在我們面前的山,而應該是我們腳下的路。

各地藝壇有時充滿隔閡,有時連結共生,您對此有什麼見解?

我們所處的時代,世界從各個方面來看都越來越小,越來越雷同。想絕對的封閉是不可能的,但越是在看似文化大同的趨勢下,尊重個人就越顯得重要的。就是說沒有必要去故意區分什麼,但是你要活的很自我。
文化也是一樣,中國文化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一種血緣的東西,本能的東西,比如說我們對筷子的掌握會比對刀叉的掌握容易的多。這裡面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從先輩傳承下來的一種關係。

(左)《百樂宮的回憶》2017年作;(右)李津的拉斯維加斯之行

對拉斯維加斯、洛杉磯和紐約這三個城市印象如何?

洛杉磯很西部,很好萊塢,陽光明媚,很酷。拉斯維加斯每天都像在舉辦盛大派對,不分晝夜,五顏六色,每個人都很健康,快樂。 紐約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並不年輕,她的積澱和歷史給我感到一種時光和滄桑。這座城裡雖然充滿活力,但感覺更像是一個時尚的老貴族紳士,有活力同時又很深沉。

美國旅行給了你怎樣的創作靈感?您用語言形容美國的風土人情?

這次創作中,我畫的漢堡包也好,熱狗也好,跟美國的快餐文化有很多聯繫。我覺得從餐飲的角度以及從文化的角度,都很有代表性,尤其熱狗很性感。美國文化裡頭也有這一層,既大眾又很新潮,而且簡潔。
洛杉磯有她特有的環境,地理上處於西部,寬廣甚至有點荒蠻的感覺。加上熱帶植物和陽光,給人特別積極向上的活力。所以我對洛杉磯的印象就是一個隨意又輕鬆又快樂的城市。跟中國人要比的話,我覺得美國人更單純一些,更簡單一些。更願意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的那麼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

《雪中樂》 2017年作

您認為您是食客嗎?最愛的食物、菜品是什麼?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吃的人,應該說是一個吃貨。美國是一個非常有包容性的國度,世界各地的經典菜系都會在美國出現。這些餐廳菜品的精緻和經典,不輸給任何一個這些原本國家的餐廳。我感覺漢堡包、披薩、火雞是美國飲食的符號。 不過我個人更喜歡這裡的日料,意大利餐以及土耳其菜。

是否有類似的異國長途旅行經驗?是否有其他國家給您帶來創作靈感?

這些年經常在海外旅遊,去了日本、歐洲、還有澳大利亞等地。無論何地,我都是會帶上繪畫工具。我在旅行當中去創作,我選擇這種創作的方式是因為一個新的地方會給我很多新鮮的感受,創作的衝動。這些靈感是我自己在中國的時候想像不到的。

 

(左)《饕客西行記》2017年作(局部);(右)李津在旅途中創作

是否可以向我們簡單介紹下您這次展覽的作品?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這次展覽仍然還是先生活後創作的模式。 這些城市對我有各個方面的吸引,帶給我靈感,激勵我進入創作。某些特殊經歷也影響我的創作,比如,我在紐約趕上了暴風雪, 那種寒冷給我很深的印象。然後又在紐約丟了護照, 我的情緒會跟著不同的狀態來調整,對我的創作形成影響,我的畫面就會呈現出不同味道。這正是我選擇邊走邊畫邊體會的意義。當我們的藝術創作裡有很多不平淡的經歷,不平淡的生活,才有可能產生不平淡的藝術。

您覺得作品的那些方面最讓您期待?

最好的創作狀態是一種你有話要說而不得不說的狀態,當表達的熱情戰勝了一切雜念,作品中會產生一種靈性和生動,這是我特別希望看到的。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