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去逾15年間,亞洲當代藝術市場迅速崛起,白思齊可謂功不可沒。2006年,他為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首度帶來中國當代藝術品;2013年,他在香港蘇富比代表客戶以破紀錄價格投得一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立下亮眼的里程碑;2021年,他獲委任為蘇富比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
白思齊在2004年加入蘇富比當代藝術部,2012年升任倫敦當代藝術部主管,2016年更擢升至歐洲區當代藝術部主管。他促成了拍場上多次破紀錄的成交,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數2020年由挪威奧斯陸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委託拍賣、來自英國藝壇巨匠弗朗西斯・培根的《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 ,這幅以希臘悲劇為主題的巨幅傑作最後在紐約蘇富比以逾8,455萬美元售出。
去年,這位戰功彪炳的當代藝術專家升任蘇富比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白思齊一直非常欣賞中國當代藝術,加上多年來積極在香港以至全球主要市場大力推動中國藝術市場,使香港已儼然成為他過去十多年來第二個家。如今,他正式移居香港,為蘇富比亞洲現當代藝術部制定發展策略,引領市場未來的走勢與方向。在香港秋拍到來之際,白思齊與我們分享了他對香港藝術市場最早的印象、他對未來的設想,並解釋為何現在就是購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黃金時機。
自2000年代中起,您都會來香港參與蘇富比拍賣會。您對那段時期有甚麼深刻印象呢?
我初次來香港的時候,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專家,我跟隨幾位對中國當代藝術開始頗感興趣的倫敦收藏家來到這裡。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剛開始獲得西方收藏家關注,但我們已經感受到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令人躍躍欲動的吸引力。
2006年,我們首次在倫敦晚間拍賣呈獻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到了2007年左右,市場對曾梵志、張曉剛、劉野和許多其他傑出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需求銳增,市場價格亦隨之不斷攀升,勢不可擋。
中國當代藝術無疑在全球各地都有市場,但香港占盡地利之宜,發展尤為蓬勃──亞洲各地的藏家都非常樂意來香港參與拍賣盛事,一年兩度的拍賣週總會吸引來自中國內地、台灣、日本和東南亞多國的識珍之士到訪。
曾梵志2001年的作品《最後的晚餐》以2330萬美元(1.804億港元)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最成交高價。你能否談一下這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拍賣?
那次拍賣適逢蘇富比亞洲40週年,《最後的晚餐》在拍賣前就特別受到期待。我代表一位在電話線上的藏家出價,因爲他不希望公開身份,但又想參親身與拍賣,感受現場氣氛。到了這件拍品時,他走出拍賣廳去接電話,線路卻不通!當時那位藏家在拍賣廳後方,那裏擠滿了人和相機,我只能時不時瞄一眼,接收暗示信號,再將出價傳達給拍賣官。那是一場決戰到底的競逐,大概持續了十分鐘,過程非常刺激,我心跳得很快,因為我不想在那一刻犯下任何錯誤。
《最後的晚餐》由蓋伊和米莉恩•尤倫斯委托拍賣,他們是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的早期收藏家之一。蘇富比在這季秋拍將推出另一位中國藝術收藏先驅的精彩藏品(藝術新潮烏托邦:重要歐洲私人珍藏中國當代藝術),你可以介紹一下嗎?
這個收藏的建立者與1980及90年代的先鋒藝術家交往密切,他很多時候直接從藝術家手上購藏作品。這個收藏是中國藝術史以至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時期的縮影。
我相信偉大的藝術產生於劇變時期,無論是社會、政治還是經濟的劇變。對於許多在1980年代投身創作的中國藝術家來說,僅僅是成爲前衛藝術家這個選擇,就是一種反抗的行為。成爲一名藝術家,完全不是一個輕鬆的選擇。
香港M+博物館正在舉行的展覽就是以第一代中國當代藝術家為核心。在我們這場拍賣中,你會發現相同的藝術家,其中一些作品是這場前衛藝術運動的關鍵,部分更曾參與過去一些很重要的大展,例如198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這場拍賣機會難逢,藏家有機會以相宜的價位購藏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要收藏這一代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過去十年,拍賣會的本質有沒有變化?
亞洲的現當代藝術市場最令人振奮的其中一點,是東西方之間日益頻繁的交流對話。比如在香港上一個拍賣季中,我們見證了露易絲・布爾喬亞的《蜘蛛IV》成為亞洲區內成交價最高的雕塑作品;畢加索的《多拉·瑪爾》由一位日本藏家投得;還有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的作品亦屢創佳績。與此同時,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如程心怡、岩村遠和路易絲・伯內特等,也吸引了大批藏家關注,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收藏家。
在這個文化往來越來越密切的基礎上,我們會再接再厲,給香港帶來更豐富多樣的作品選擇。我們希望在每個季度都呈獻超水準的大師傑作,還有最令人期待的新晉藝術家作品。
這個拍賣季有甚麽亮點值得關注?
本季當代藝術晚拍的焦點是一幅1990年的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畫。它上一次拍賣是十多年前,也是當年倫敦蘇富比拍賣會的焦點作品,此後一直屬於一個亞洲私人收藏。當年我參與籌備了那場拍賣會,這幅畫更創下了里希特抽象作品歷來第三最高成交價。這次在香港再次看到它作為重點拍品登場,我自然感到特別欣喜。
除了里希特之外,我們非常高興能帶來亞洲拍賣史上一幅最重要的彼得・多伊格作品,還有英國杰出抽象藝術家布麗奇・萊利的精彩作品。這次上拍的作品來自她一個受到1979年至1980年冬天一場埃及之旅所啟發的系列。
經歷這數年疫情帶來的挑戰,您認爲香港作為藝術市場中心的前景如何?
我對亞洲市場的前景以及香港作為全球交易平台的地位非常樂觀。即使面臨疫情的挑戰,我們仍然看到增長,加上目前許多地方已經解除隔離,我預計市場會出現一波回彈。香港固然有傳統的稅收和體制優勢,也與內地聯繫緊密,但首要的一點是香港這個城市充滿活力,大家都喜歡來這裡。香港已經建立起蓬勃發展的藝術生態系統,而最近在西九龍文化區開幕的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更為香港的藝術生態注入一股强大力量。
其實不僅是香港,整個亞太地區都充滿活力和能量。上個月,Frieze弗里茲藝術博覽會首次在首爾舉行,而明年在東京和新加坡也將會舉行新的大型博覽會,我們也剛剛在新加坡舉行了十五年來蘇富比在當地的首場拍賣會,並取得卓越成績。目前整個亞太地區都令人躍躍期待。
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作為蘇富比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您為未來制定了什麼發展方向?
在疫情下,我覺得我們有時候過分依賴電子科技。誠然,我們在這段時間確實需仰仗科技的幫助,但這並不應該成為常態,科技亦不應成為我們做所有事情的首選工具。我想重拾疫情前的習慣,與客人一同站在藝術作品前細心觀賞,討論作品的獨特和精彩之處。沒有甚麼可以取代站在里希特或常玉的傑作前那種觸動心底深處的感受。我鼓勵大家前來香港蘇富比的秋季拍賣預展,親身感受這種奇妙的觸動。
雖然我已加入蘇富比18年之久,但在很多方面來說,剛剛來到香港蘇富比的我仍然感覺像一個初來乍到的轉學生。我需要向熟悉亞洲市場多年的同事請教,而我亦向他們分享這些年在歐洲舉行拍賣與領導團隊的經驗。作為蘇富比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我最大的目標是促進香港蘇富比與全球各地其他分部的聯繫、培養香港本地專家,以及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對我來說,取得成功與享受過程同樣重要──蘇富比的員工一直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從而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最後,作為初來報到的香港居民,您對這次藉十月秋拍初次來港的旅客有甚麼推薦或建議呢?
香港除了中環和灣仔等商業地區外,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探索的地方。香港的郊區與市區非常相近,只需很短的車程,就可到沙灘嬉水或到山徑登山。如果您來到香港後要克服時差,這些在大自然進行的休閒活動可謂最佳良藥。許多旅客都會驚訝於香港除高樓林立、萬家燈火外,原來還有山靈水秀的一面。如果大家在拍賣期間前來香港,不妨在行李箱中放進一雙運動鞋,趁機登上香港的山徑,欣賞沿途的美麗景色。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Cathy Li, Michelle Wong; reviewed by Lee Ng
中文翻譯:李穎琪、黃梓鈴
翻譯審稿:吳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