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景畫跨越時間與文化,是歷久不衰且靈活多變的傳統,滿足人類對於地方感的需求。中西方畫家透過觀察如山、水、天等自然氛圍與元素,開拓出吸收、渲染風景,並賦之以個人風格的方法。無論是刻畫村莊、河流、樹木還是太陽,風景畫家皆渴望使周圍環境更戲劇化,探求蘊含於熟悉環境之中的深刻精神內涵。
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年)在創作其名聞遐邇的系列作品《冨嶽三十六景》(約1830-1833年作)時已年屆七十,正處於事業巔峰。這一系列傑作描繪從各地遠眺日本最高火山峰富士山時的景色,其中最知名的是《神奈川沖浪裏》(約1831-1833年作)。該作視角別具一格,眺望洶湧巨浪掀捲三艘小船,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亦躍入眼簾。其波瀾壯闊的氣派影響包括龎均(生於1938年)在內的眾多藝術家。龎均的油畫作品《勝似春光》(2022年作)似乎並不含焦點:一株長滿紅葉的樹。
北齋的風景畫以使用靛藍和進口普魯士藍而見稱,其藝術彰顯大膽與精緻並存的日本美學,這亦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在之後幾十年所推崇和借鑒的風格。埃德加・德加、瑪麗・卡薩特、皮耶・博納爾、愛德華・維亞爾、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卡米耶・畢沙羅、文森・梵谷、保羅・高更等無數歐洲畫家均受到北齋版畫,及同輩的鈴木春信、喜多川歌麿和歌川広重作品的影響。畢沙羅在1893年寫道:「這些日本畫家使我們的藝術定位更為堅定。」
山水畫已在中國興盛了一千多年。中國的文人畫家在紙墨間畫出的傳統被部分歷史學家稱為中國最偉大的文化成就。風景畫在歐洲也逐漸盛行,起初,它們是作為民間、宗教和神話故事的背景而存在。雖然描繪自然風景的插畫、壁畫和油畫等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及後續年代逐漸出現,但西方的風景畫直到十九世紀才成為一個獨特的成熟畫種。進入現代後,亞洲和西方的風景畫家均從風格和技法的廣泛交流中大大獲益。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新一代畫家開始接觸西方的油畫技法。他們因自小練習書法和傳統水墨畫而對毛筆駕輕就熟,並很快適應油畫。油畫有色彩豐富的慢乾顏料,可以調配出微妙的形狀和光線效果。浙江工業學校的美術教師常書鴻(1904-1994年)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於1927年赴法國進修美術,在里昂與巴黎學習繪畫和雕塑之後,在1936年返回中國。他在1959年至1961年間創作的《靜物「令箭花/風景」》雙面風景畫,展示其駕馭油畫及其微妙色調的從容自信。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不少舉足輕重的藝術家被巴黎一流的美術館以及與頂尖現代藝術家接觸的機會所吸引,紛紛前往巴黎。他們發現自己的藝術被巴黎所改變,但亦重新發現及肯定他們的中國文化根源。接觸歐美西方現代主義對他們的發展至關重要。
吳冠中(1919-2010年)如今被視為中國現代繪畫發展的核心人物,在1947年透過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在當地被美術館展示的藝術品所吸引,亦深受梵谷和高更作品的影響。吳冠中在1950年回國後,曾執教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向眾多學生介紹西方藝術的重要內容。縱然《四川吊腳樓》(1974年作)與《塞納河II》(1989年作)兩幅作品的創作時間相隔15年,但同樣體現他對當地建築表現力的興趣。
趙無極(1920-2013年)生於北京,自幼習書法,之後就讀於杭州國立藝專(現名為中國美術學院),並師從林風眠(1900-1991年)。林風眠是最早赴歐學習油畫的中國畫家之一。1948年,趙氏移居巴黎,與歐洲著名現代主義畫家結識並接觸他們的作品。他在1957年的美國之行中研習美國抽象藝術和普普藝術。在1962年的一次訪談中,他表示:「無可否認,巴黎對我的藝術修養產生相當的影響,但我亦逐漸重新發現中國……」《無題》創作於1950年,所描繪的內心世界令人聯想到德國畫家保羅・克利(1879-1940年)的作品。漢斯・哈同(1904-1989年)是一名出生於德國的行動抽象畫家,後加入法國國籍,是趙無極的同期藝術家。哈同對亞洲書法有濃厚興趣,並以多變的技法著稱。他在創作《T1976-R3》(1976年作)時,先用滾筒把原來的筆跡擦糊,然後用噴漆和模板創造出一個中間入口。
朱德群(1920-2014年)是趙無極在中國美術學院的同窗。二戰結束後,他在南京教授建築,期後在1949年遷居台灣,教授西洋畫。他在1955年搬至巴黎,並在當地渡過餘生,在此期間,他的風景畫逐漸加入抽象派元素。他在1963年創作的《144號構圖》沿襲中國山水畫的豎版卷軸,但又利用油畫顏料的流動性,營造出一種戲劇性氛圍。蕭勤(1935-2023年)融和中式筆法與西方概念框架,同樣從大自然擷取抽象風格的靈感。蕭勤在其女兒離世之後,於2000年創作的《心靈之體現-39》描繪一個永恆之境,以緩和悼亡之悲。
劉國松(生於1932年)在17歲移居台灣後,曾花七年時間研習中國傳統水墨畫,之後又轉向使用西方技法。他在創作生涯中振興並重塑水墨畫的古老傳統,廣受讚譽。他是唯一一位獲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的非西方畫家,在藝術中的傳統含義、藝術創作中的政治,以及創作自由的因素等方面著作頗豐。他在1973年到1989年創作的混合媒材作品《日月》中刻畫一個詩意盎然的內在宇宙,體現其美學及哲學思想,同時亦表達他對抽象藝術的興趣。
陳逸飛(1946-2005年)自幼隨家人移居上海,在師從蘇聯畫家康斯坦丁・馬克西莫夫時逐漸形成獨有繪畫風格,並深受共產主義影響,追求表現社會現實。陳氏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蜚聲國際的一批畫家,在1980年到美國紐約的亨特學院深造,並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出於對印象派的興趣,他常常描繪光、自然風景和建築在流水上的倒影。他在1990年返回中國後,以自己在西藏和家鄉浙江之行為靈感,創作一批印象派風格的風景畫。他除畫家身份之外,亦是紀錄片電影導演和企業家,有酒店裝潢、建立時尚品牌以及管理模特公司的經歷。
透過藝術家具洞察力之眼欣賞風景畫是一種跨越國界的體驗。上述每一位畫家均在尊重風景繪畫傳統,幫助其吸納適應新媒材、新風格的過程中扮演獨特重要的角色。風景畫與所有藝術一樣,基於對藝術力量長久、極度的尊重,從文化交流中大受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