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季氏子組壺是金石界著名重器之一。此器身世顯赫之至,於清代陝西鳳翔出土,極有可能於乾隆末年已出。虢季氏子組壺承載著一個時代的金石記憶,其曾先後為金石大家吳雲(1811-1883)、李鴻裔(1831-1885)以及鄒安(1864-1940年)珍藏。通過閱讀這些前輩大家們留下來的文字,字裡行間滿是金石意趣以及殷渥之交,點滴間,尚古之情切,淋漓盡致,足見一代金石盛世的錦繡多彩。
吳雲,字少甫,號平齋,又號退樓,祖籍安徽歙縣,后迁歸安(今浙江湖州);吳雲本人多稱自己為歸安人。吳氏曾中举人,並做過幾任地方官,最后從蘇州知府退任,此後寓居蘇州,建「聽楓園」。吳雲好古精鑒,喜好收藏古籍善本、金石字畫,在江南頗富盛名。因曾獲兩件有名的青銅罍,故名其書齋「兩罍軒」。
《兩罍軒彝器圖釋》是吳雲最重要的金石著作。吳氏在此書中對虢季氏子組壺做了詳細的圖繪及測量,並記錄了其銘文和文字的考證。
吳雲與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如潘祖蔭(1830-1890)、吳大澂(1835-1902)及陳介祺(1813-1884)交往深厚,幾乎無日不以書信往來,常常在收藏、銘文考證、辨偽和拓片製作等方面交流經驗。
《兩罍軒尺牘》為吳雲致友人信件的彙編。其中吳雲在寫給潘祖蔭的一封信裡即提到寄送本壺拓本以及另外幾片拓本給潘氏「……吳壺、虢壺拓本,遵即檢奉,外又附拓本三件,統乞鑒定……」。
潘祖蔭,號伯寅,亦號少棠、鄭盦,江蘇吳縣人,晚清重臣,曾力保左宗棠,並留下千古名句「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潘氏更為當時的收藏大家,藏書、金石皆大宗,並有著作《滂喜民齋叢書》及《攀古樓彝器款識》等,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盂鼎及上海博物館之大克鼎均為其舊藏。
在吳雲另外一位金石摯友吳大澂所編寫的《愙齋集古錄》中,亦可見到虢季氏子組壺銘文的拓本。拓本上出現的三方印分別為吳雲之《歸安吳氏藏器》、《兩罍軒考藏吉金之印》以及吳大澂之《愙齋》。
吳大澂,原名吳大淳,字止敬,號恒軒,晚號愙齋,亦為江蘇吳縣人,清末著名官員、學者、金石大家,留有多部重要金石文字著作。
吳雲在《兩罍軒彝器圖釋》中虢季氏子組壺記錄的篇尾寫道:「……此器與商立戈父丁彝已贈李眉生方伯」。
李眉生也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金石大家。李鴻裔,字眉生,出生於四川中江,早年入曾國藩(1811-1872)幕府,以軍功見稱,官至兵部主事,又官江蘇按察使加布政使銜。致仕后居蘇州,置「蘇鄰小築」。李眉生工詩詞,精書法,於收藏亦有所好,據說藏書過萬,特喜金石碑帖,并與吳雲、潘祖蔭、吳大澂、莫友芝(1811-1871)等藏家有著深厚的交誼。
吳雲將虢季氏子組壺及商立戈父丁彝贈予了李眉生,而我們亦知吳氏從李眉生處獲得了其收藏的「周愛壺」;此壺後入不言堂坂本五郎收藏,並曾於2014年上拍紐約蘇富比(「藝海觀濤.坂本五郎珍藏中國藝術:青銅鴞壺」)。
《兩罍軒尺牘》中吳氏在寄給陳介祺的一封信裡清楚記錄了「周愛壺」的來歷「……此器辛酉冬,閒有金蘭生者,得自滬上廢銅鋪中,後售與李眉生廉訪鴻裔,弟博易得之……」。
吳雲在《兩罍軒彝器圖釋》的自序中曾寫下過一句話「夫物有聚必有散」。虢季氏子組壺在經過吳雲及李眉生珍藏之後,繼為鄒安所得。鄒壽祺,字景叔,號適廬,因得漢代鄒安銀印改名為安,光緒年間進士,晚清民國金石大家,著多部重要金石書籍。褚德彝在《金石學錄續補》中描述鄒安「……所集諸家彝器拓本多至二千餘種分類編次,名《周金文存》,粲然可觀。藏有無期敦、虢季子組壺……」。
鄒安將虢季氏子組壺收錄在其著作《雙王鉨齋金石圖錄》,並且隨附了一張照片,當為此壺最早的影像著錄,尤為難得。
通過鄒安《周金文存》中的記錄,我們可知虢季氏子組壺後於1919年被鄒安的友人以重金購去「……己未三月,子組壺為友人以重金博易去……」。此後虢季氏子組壺沉寂逾百年之久,並流散海外,今此重寶重現於世,實為不易,正可謂是金石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