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年十二月,蘇富比誠獻「Contemporary Discoveries」當代藝術網上拍賣,涵蓋冰島以至尼日利亞藝術家的動人之作,風格各異,但無不活力盎然、色彩斑斕。就如置身於冬日舒適愜意的鄉間小屋內,讓我們在炙烈的壁火旁烘暖雙手,細味最後一口鬆餅和熱茶,再一同環顧房間內各幅藝作,感受畫中的明眸目光。
奧盧沃勒・奧莫費米(Oluwole Omofemi)在《靈魂冥想 II》(2018 年作)這幅暖色調畫作中,描繪了五位正在休息,溫婉深情的女子,她們的五雙眼睛正輕閉著,遁入冥想沉思。畫作以壓克力彩塗出女子苔蘚綠色的皮膚,與呈太妃粉紅及皇家紫的眼影形成對比,色彩配獨特生動;構圖燦爛炫目,讓人聯想起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夢幻而慵懶的風格。這位來自伊巴丹的藝術家,在四年前曾以約 1,200 美元的價格向朋友出售 12 幅作品。後來他被委託為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繪畫最後一幅肖像,畫作後被刊登在2022年《Tatler》的白金誌慶特刊。奧莫費米被《金融時報》形容為「尼日利亞藝術界的貴族」,從此蜚聲國際,改寫命運。35 歲的奧莫費米將敏銳、明亮的色彩與古典肖像畫家沉着而優雅的感性結合,將畫中主體提升至讓人崇拜和敬畏的地位。他所繪畫的所有對象,包括已故的英女王,都是讓人尊崇的人物,值得在壁爐上方佔一席位。
ob的畫作《舊傷》(2017 年作)為是次拍賣尺幅最大的畫作,高度及闊度對稱,同近兩米。畫布上的人物也呈對稱狀:一雙靈動的眼睛,有如滿載共鳴與傷感的深邃之井,真摰地直視觀者。它們被銀白色頭盔般的頭髮框起,其彎曲的髮絲連接少女纎幼的脖子,將彩虹般的地平線一分為二。這大眼少女為藝術家的招牌人物,她填滿整幅畫布,坦率地邀人直視,同時反過來審視觀者。ob及其他藝術家被統稱為「社交媒體一代」(SNS Generation),他們將物理世界與線上/遊戲世界交匯在畫布上,形成一種嶄新的綜合現實。同時,藝術家的靈感亦來自其生命中重要時刻的回憶。正如ob 本人所說:「懷舊、憂鬱及青春期——這些穿越時間的情感波動,構成我作畫的基礎。」
藝術家尚農 · 卡地亞 · 露西(Shannon Cartier Lucy)出生於納什維爾,現居當地。她的超現實主義畫作繪有清晰實在的邊緣、意想不到的情境,以及幾近突如其來的暴力,為納什維爾這座音樂之城增帶來騷動。在《黑莓串》(2021年作)裡,藝術家為各物件小心安排位置;碟子隨時可能傾倒,神話生物侍機躍動而出。這幅靜物畫有如蓄勢待發的彈簧,彰顯出藝術家對戲劇性及動作感的追求。本作中橫豎有致的線條,與碟子和花瓶的圓形,在構圖上交織成強烈對比。畫作溫暖的櫻桃和艷紅色調,帶領觀者目光穿過被棄於桌上的雜物,進入遠處深邃而美麗的黑暗之中。
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作於 1987 年的網版印刷《迷彩(F. & S. II.407)》,是藝術家另一幅沒有人類存在,卻又充滿生命力之作。此作創於沃荷去世前不久,是一幅讓觀者細看同時宏觀的鉅作。綠、米和灰各色彩如海浪般互相冲撞,彷彿在觀者眼前湧動,叫我們遊走於動盪與歇息之間。《迷彩(F. & S. II.407)》拒絕運用任何複雜的元素,以令人安心的簡單方式展現世界,鼓勵觀者接納周圍一切,跟藝術家的世界觀互相呼應。正如沃荷曾說道:「有時,人們會被同一個問題困擾多年。然而他們只需要說:『那又如何』,就可放下。這是我其中一句最喜歡說的話——那又如何。」
漫畫是構成日本超扁平藝術家高野綾的創作靈感之一,對其影響深遠,當中以《小飛俠阿童木》和《火之鳥》作者——傳奇動畫插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尤甚。高野綾是日本最炙手可熱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亦為村上隆的藝術經紀公司「Kaikai Kiki」之成員。在《給祖先的獻供:水果、日本糕點、鮮花及蔬菜》(2014 年作)這幅畫作中,西瓜及水果包圍着空靈幽雅的三人,其面孔緊貼一起,呈深灰調,毫無表情。她們似乎同時屬於今世與來世,只露出三隻眼睛,另外三隻則被遮擋。這些妖媚迷人的精靈在預示著什麼?在如仙女般的紅潤臉頰背後,隱藏這未能明言之秘密。
現居巴塞隆納的西班牙藝術家喬迪・里伯斯(Jordi Ribes)的作品《嚮導》(2021 年作)體現出藝術家最具代表性、充滿矛盾的風格。畫中人物缺乏眼睛等人類特徵,似乎缺乏人類情感或同理心。然而,這位「嚮導」似乎在助我們一把;那如在伸展的手臂,由左至右堆疊出一條條垂直的青綠色,令人聯想到安東尼・葛姆雷的雕塑《北方天使》(1998 年作);人物下方的火環,可能叫人想到基督教五旬節的火焰,為此作增添精神面貌。畫中人物既像一位神秘天使,亦似救贖者,其實際目的不明。這位「嚮導」的頭望向下;就算他有眼睛,目光亦是低垂的。我們應否感到擔憂?我們可以問問「嚮導」,我們將被帶到何方?這趟旅程是否值得我們全程投入,還是必須避之則吉?
巴爾杜・赫爾加森(Baldur Helgason)的《虛榮之最》(2021 年作)是一幅反叛而略帶諷刺的作品,其標題取自《傳道書》,表達出人類努力的徒勞。畫中可見「Salvator Mundi/救世主」字句,或許是引自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轟動全球的同名畫作——該作在2017年拍出歷史佳績。赫爾加森出生於冰島、現居芝加哥,他運用卡通美學風格,描繪生活中時而可見、扣人心弦的荒謬之事。畫中人物的臉龐、眼睛及耳朵皆由近乎同心的圓和橢圓組成,表情滑稽俏皮;他那呈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色調的雙手緊握着水晶球,正在思考未來之事。此作或許寓意追隨虛假先知的危險,他們屢屢出現在現代政治,正準備帶領我們走上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