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藏家:高橋龍太郎談藝術心理學與收藏之道

聚焦藏家:高橋龍太郎談藝術心理學與收藏之道

草間彌生的《帽子》(1980年)呈現她處於藝術生涯另一轉捩點的迷人風采,以活潑繽紛的方式與觀眾回看六十年代她發起的偶發藝術活動。但對已經珍藏《帽子》二十五年的著名藏家高橋龍太郎醫生而言,這幅傑作又有甚麼意義呢?高橋醫生在日本當代藝壇核心迄立四十多年,本文藉著《帽子》即將上拍的機緣,細說這位富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
草間彌生的《帽子》(1980年)呈現她處於藝術生涯另一轉捩點的迷人風采,以活潑繽紛的方式與觀眾回看六十年代她發起的偶發藝術活動。但對已經珍藏《帽子》二十五年的著名藏家高橋龍太郎醫生而言,這幅傑作又有甚麼意義呢?高橋醫生在日本當代藝壇核心迄立四十多年,本文藉著《帽子》即將上拍的機緣,細說這位富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

橋龍太郎醫生是著名精神科醫生兼藏家,所收藏的均是現今最重要的日本當代藝術。他擁有超過三千五百件藏品,曾經在日本逾二十間大型博物館展出,他的收藏匯聚日本戰後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包羅萬象,包括村上隆、奈良美智、會田誠、名和晃平等。

高橋醫生出生於1946年,時值日本戰後,全國瀰漫著努力重建重生的嚴肅情緒;長大後,他在六十年代參與全共鬥學生運動,這場大學鬥爭以野火燎原之勢向政治和藝文舞台蔓延開來。高橋就在國民情緒反差強烈、國內強調重建和試驗的背景下,萌生收藏藝術的熱情。1979年他收藏了第一件作品,那是日本藝術家合田佐和子的布本油畫《葛麗泰・嘉寶》(1975年)。到了九十年代,他已經成為執業精神科醫生,擁有可以掛置藝術品的房宅和白牆,他的收藏也迅速擴展起來。

Dr. Takahashi Ryutaro
高橋龍太郎醫生

高橋醫生的收藏方針建基於活在當下的心態,一直收藏在當地此時此刻創作的作品。自他開始收藏後的數十年間,世界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化,例如戰後全國的重建需求不如以往般迫切,經濟急速發展後由盛入衰,加上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等重大事件。日本為表揚高橋醫生在風雲幻變之世致力推廣和普及當代藝術的傑出貢獻,2020年向他頒贈文化廳長官表彰獎。

在高橋醫生的龐大收藏中,很少藝術家能像草間彌生般扮演如此核心的角色,高橋醫生對草間敬重至今。高橋醫生第一次見到草間,是在1968年看了草間在紐約進行反對越戰偶發藝術活動的影片。此後,他在接受蘇富比訪問時表示:「草間彌生一直是我永遠的靈感繆斯。」他在九十年代開始收藏草間的作品,另外也收藏物派藝術家。

精神科醫生居然被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藝術家(1977年草間自願入住精神療養院接受治療)所深深吸引,也許並非機緣巧合。對高橋醫生而言,運用藝術的療癒和復原力量是了解草間的關鍵,他接受西班牙藝術網Arterritory的訪問時,曾解釋:「只要看看草間如何透過獻身藝術治療心靈,解除精神崩潰的風險,在她這個病例中,就知道這是非常有效的療法,效果很好。」

要了解一個人或者一幅畫,認識背後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帽子》,就要回溯六十年代,當時草間創作無限網繪畫系列備受好評,畫面直接了當,洋溢活力,而且大部畫作都以單色繪畫。1998年,大田秀則畫廊大張旗鼓為草間舉行展覽,展示她的最新作品,高橋醫生在展覽上購藏了人生的第一幅「無限網」畫作。草間在七八十年代用壓克力彩大量創作圓點繪畫後,再次回歸以油彩為創作媒介,高橋醫生對此十分高興。他憑藉獨特的專業見解,以心理和情感用語理解草間的創作技藝。在最近與蘇富比的對談中,他表示:「草間彌生有種強迫傾向,用網紋和圓點填滿空間,這是她應對自己恐懼空間的方式,她的恐懼源於年幼時的幻覺和幻聽。所有無限網作品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草間彌生,《無盡的網#4》,1959年作,香港蘇富比於2019年以港元62,433,000售出

《帽子》是用色鮮明活潑的出彩之作,標誌著草間的全新實驗時期,也打破了她過往多用單色創作的手法。1982年,《帽子》在東京富士電視台美術館舉行的展覽「執念草間彌生」首度公開亮相,也刊載於隨展覽出版的圖錄中;高橋醫生則在九十年代晚期購入此作。他憶述自己曾向一位「具影響力的畫廊主」展示《帽子》,畫廊主盛讚此作是草間「最後親手繪畫的作品」,因此非常重要。此後,《帽子》在高橋醫生分辨其他草間作品的過程中發揮起重要作用,特別是判斷畫作是否完全出自草間之手,還是她在工作室協助下繪製而成。

高橋醫生提及《帽子》所用的獨特畫法,特別是草間繪畫網紋的方式,他詳細說道:「《帽子》背景所繪的是紅底白網,但值得注意的是,畫中草間並非先畫白色的網,而是先繪畫紅色點塊,留白的地方則成為白網。對草間而言,畫網紋和畫點塊似乎是兩種繪畫技法,但在填塞畫面空間的過程中,兩種技法卻呈現相反而緊密的關係,即是像圖像和背景之間一樣的關係。在我的認知中,沒有任何其他作品能像此作般完美呈現這種美學手法。」

草間彌生,《太平洋》,1958年作,油畫畫布,紐約蘇富比於2024年5月以美元4,658,000售出
「草間彌生時尚」,湯姆・哈爾在她的紐約工作室拍攝。@Tom Haar, 1971

《帽子》是連繫草間早期事業和遠大夢想的紐帶,背景的網紋呼應早年作品《太平洋》(1959年)中脈動起伏的生命力,高橋醫生也是這幅《太平洋》的藏主。草間以帽子為創作主題,可以溯源至六十年代她在紐約創立的草間時裝有限公司,以及她為進行偶發藝術活動而設計的華麗衣飾,而當時她創作的《藍色大衣》(1965年,現藏羅斯藝術博物館)和《花兒—大衣》(1964年,現藏史密森尼博物院)等作品也與帽子的主題息息相關。而連結未來方面,畫中帽子的網紋屬於邊線較硬朗的漁網風格,草間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中才開始大量使用這種網紋,所以《帽子》正好融合了兩個時期的代表特色。

草間彌生,《太平洋》,1959年,高橋龍太郎醫生藏

高橋醫生會不時借出收藏,公諸同好,最近他也將部分藏品借展,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行「日本當代藝術之我見:高橋龍太郎收藏展」(A Personal View of Japanese Contemporary Art: the Takahashi Ryutaro Collection),展出二百三十件高橋醫生的私人收藏,展期至2024年11月10日。在與這次展覽策展人對談的訪問影片中,高橋醫生講述收藏藝術的樂趣,以及日復一日跟藝術品相處後成為它們「同路人」的箇中滋味。涉足收藏數十載,高橋醫生認識到自己的行事有甚麼力量和影響,他一手建立的收藏也已達到似是「推動他或拉著他前行」的規模。

草間彌生與 Harry Shuk 和 János Kender,鏡子表演,紐約,1968 年。2024 © Photo Scala, Florenc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New York

這場展覽也許是下一個重要篇章的預告,高橋醫生曾經暗示,他的終極目標是開設一個永久展覽空間,展示全部的個人收藏。今次他割愛釋出《帽子》,希望拍賣此作可以「向建立高橋龍太郎收藏博物館的目標踏前一兩步。」人生有限,而藝術就像高橋醫生所說「恆久長存」,他口中的藝術恆久呼應著草間創作的無限網、圓點和鏡房,他續道:「對我們這些凡人來說,永恆可能就是我們最珍視的品質。」

蘇富比亞洲 香港拍賣

關於作者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