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氏家族藏珍,承載的不只是個人傳記,而是從十八世紀肇始歷經沉澱的史詩。家族庋藏,由潘有為(1743-1821年)奠基,經過潘正煒(1791-1850年)聽颿樓的擴展,傳到潘祖堯(1942-2022年)所立的小聽颿樓,集思博識,是累積兩世紀品鑑、學問的結晶。縱歷中國社會興衰變遷,九代傳承至今,歷史意義無庸置疑。
「余夙有書畫癖;三十年來,每遇名人墨蹟,必購而藏之。」
聽颿樓的故事,得從第三代啟官潘正煒 (1791-1850年)說起。潘正煒學有所成,授翰林院編修。他又通法書、擅鑑辨,在潘家大院建聽颿樓庋藏墨蹟、丹青、銅印等,當中名家書畫罕珍,時人稱絕。莊申列為清末廣東五家名藏,實不為過。
聽颿樓藏珍首推宋仁宗與高宗臨王羲之《蘭亭序》卷,宸翰稀珍。王羲之《蘭亭序》其文膾炙人口,其書被奉為法書至高經典,歷代書家無不精研臨摹。宋代第四位君主仁宗,在位時間最長,史評「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雖然日理萬機,閑暇時寄情筆墨。仁宗法書著錄已稀,傳世作品更罕。趙室四代後,宋朝第十位皇帝高宗,又即南宋開國君主,也臨《蘭亭》。二帝法書合裝一卷,題跋自南宋至清代道光,跨越七世紀。直至道光年間,宋代宸翰乃與《定武蘭亭唐榻本》共裱一卷,但現已分道揚鑣。 潘家珍存此卷,從潘正煒聽颿樓到潘祖堯的小聽颿樓,逾一百七十寒暑。
聽颿樓舊藏書畫,還得須提及石濤(1642-1718年後)的《搜盡奇峰圖》卷,筆墨豪放,峻嶺雄渾,公認乃其頂峰絕作,展中國古代山水繪畫之極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潘正煒為所存書畫古物,出版詳細著錄,有《聽颿樓書畫記》、《古銅印匯》 、《聽颿樓集帖》傳世,至今仍見再版印行,極為難得。前者附價目表,為史家提供了絕佳的文獻資料,可從中窺視當時廣東文人品味,見證士紳透過締結姻親、拜師學徒、財政贊助、交朋識友等組成錯綜複雜的社會網絡。是以藝術史學家官綺雲指,由文人主導定義的經典,長期向北京和長江下游江南地區的文化中心傾斜,聽颿樓卻為抗衡此狹隘思路引來一股重要清流。
在中國貿易與社會發展的歷史背景下,聽颿樓的故事強調尊榮尚古的傳統。潘家原藉福建,正煒屬家族立業廣州、定居番禺後的第三代。他的袓父潘振承(1714-1788年),洋人以啟官稱之,奠定家族基業,功不可沒。生於福建,振承少時隨父在呂宋從事貿易生意,在馬尼拉信奉基督教、通曉西班牙語。十八世紀中葉,振承返國定居廣州,乘著「一口通商」之利,與丹麥、法國、英倫多地均有貿易往來,經營絲綢、茶葉等買賣。
「潘氏乃廣東洋行殷商中的名門望族。他們是唯一能夠經營海貿逾百年的家族⋯⋯潘氏在貿易上舉足輕重,很難想像沒有他們的歷史。」
潘振承促成公行重設,並出任商總,在廣東叱吒風雲。公行除了管理貿易事務,還得負責徵收關稅,以及保證外國商人與海員在華操守。公行在滿清政府與外商中間擔當緩衝的角色,有需要時更暫代外交官員,協助處理與歐州各國關係,負起斡旋、簽約之責。1760年代,隨著自家商號同文行的成立,以及個別洋行退出競爭,潘氏在貿易76份額中便佔了12。到了1770-1780年代,潘振承同文行的生意蒸蒸日上,尤其在絲綢出口及與西班牙的貿易上獨佔鰲頭。在清廷出口限制與歐洲市場需求之間,面對原材料供給不穩、海難損失等,潘振承總是沉著應對,在滿清官員之間,更是游刃有餘,深得外商信賴,備受敬重。
1788年潘振承辭世,四子潘有度(1755-1820年)繼承父業,接管同文行。潘有度為人低調,但隨著歲月增長,他成為行商元老,在海上貿易中的地位無庸置疑,先後兩回出任商總,廣受尊重。 然正因如此,即使他後來決心辭退職務、結束經營近半世紀的同文行時,滿清政府迫使潘有度重返商壇。在1814年,退休不過七年後,潘有度以新商號同孚行續營外貿。
在潘振承的基礎上,潘有度續為家族子嗣的仕學前途籌謀。受益於父親潘振承的支持,門第溢書香,潘有度多名弟兄科舉有成,功名既得,供職清廷。有度在番禺的宅第潘園中設私塾,積極栽培後代。他的兒子潘正煒,即前述聽颿樓主人,在他辭世後接管同孚行,經營得道,同受景仰。
潘氏以至聽颿樓的源起故事,不是個別富商的和寡曲高,而是整個家族對中外事物的好知敏求、孜孜不怠,共同以書香學養,讓廣州成為不可忽視的文化樞紐。以潘有度兄長潘有為(1743-1821年)為例,他曾參與校對《四庫全書》。乾隆帝下旨編修《四庫全書》,收錄書目數千,是中國歷代叢書之最。潘有為辭官後醉心蒐集書畫古物,藏藝番禺潘園中,收蓄甚豐。潘正煒堂弟仕成(1804-1873年),同樣經營海貿致富,在粵築建海山仙館以藏書畫。
十九世紀中葉,國運逆轉,但憑著百折不撓的家族精神,潘氏乘風破浪,奮力進取。隨著清廷與西方列強關係逐步惡化,對外貿易首當其衝。潘正煒身為三代行商,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多次捐資抗英。但首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被迫開放其他港口,從此十三行不再壟斷市場,同孚行步向夕陽。清末時勢所逼,潘家各房更是顛沛流離。
縱然如此,仗賴前人慧智,奠基立業,潘家人才輩出,族中多人入仕,或能書、或擅繪。潘正煒四子師徵(1831-1894年)乃國學生,翰林院待詔、登仕佐郎,書法得歐陽詢意韻,擅畫梅花。 師徵三子寶珩(1862-1927年),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從仕,又歷任咨議局、財政局議紳。辛亥革命後,投資廣州電力公司,出任總理,對粵地電力發展貢獻良多。他又樂善好施,創辦廣東公醫學堂(現廣州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河南仁濟留醫院,澤延後世。 除了祖傳古物,潘寶珩也嗜好蒐集陶古物,豐富其藏,尤好鈞瓷之雅澤麗彩,蒐集不少絕世禹州佳品,為世傳頌。
二十世紀初,部分族人移居香港,心仍緊繫社稷,續寫文化傳承美史。潘寶珩次子恩愷(1912-1973年)在牛津大學攻讀法律,回港後成為首位華人法官,曾任中央裁判處首席法官,為人尊敬。潘恩愷也以藏物為好,主攻郵票、鼻煙壺。香港淪陷日治期間,悉心存珍,力保家藏器物免受損傷佚失。
「收藏的原則只要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或留給子孫永享……只要有其他藏家接手,那保存古物的使命就得到落實。」
潘恩愷次子祖堯(1942-2022年)建築事業有成,且熱心公共事務,對社會貢獻良多。少時因著熱忱,原以藝術家為理想。及後受恩師啟迪,望能對社會所需有更直接的貢獻,決心立志,終成建築名家。歷任多項公共要職,包括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創會會長、亞洲建築師學會第一任會長、香港房屋協會主席、中國全國第八、九、十及十一屆政協委員,在不同崗位惠澤社群。
眼見不少聽颿樓舊物流散,潘祖堯在祖傳瑰寶的基礎上,擴建收藏,命名「小聽颿樓」,以念先恩。受惠於黃寶熙(樂在軒主人,1907-1979年)及其子黃仲方(藝術家、樂常在軒主人,1943-2022年)的指導,祖堯尋珍集雅。又時與知音雅集,如建築師鍾華楠(1931-2018年)、書法家林悅恒(1935年生)、現代畫家如朱屺瞻(1892-1996年)、程十髮(1921-2007年)、黃永玉(1924-2023年)與黃冑(1925-1997年),志同道合,相知相交。祖堯博觀約取,搜羅法書、繪畫、陶瓷、家具等,門類寬廣,精品琳瑯。且又竭誠推廣中國藝術知識,積極提高賞鑑品味,1991-1993年更出任香港收藏家協會敏求精舍主席,對文化事務不遺餘力。
「從潘振承到潘祖堯,作為收藏家,他們以尊古臻善為旨,追求至善至美,勉力不懈。對探索的好奇、對生命的禮贊、對真諦的渴求,正是潘氏家族的故事。」
潘氏成就,九代傳承,豈能以一個收藏概之?他們共創的卓犖峻業,是望族的傳奇。他們的文化足跡,猶如其海貿輝煌,永垂青史。從潘振承到潘祖堯,作為收藏家,他們以尊古臻善為旨,追求至善至美,勉力不懈。對探索的好奇、對生命的禮贊、對真諦的渴求,正是潘氏家族的故事。